文化课教材(高级):夷陵之战(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4月15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 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1)界,立数十屯,以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督,自正月与吴相拒,至六月不决。汉主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吴将帅皆欲击之。陆逊(2)曰:“此必有谲(3),且观之。”汉主知其计不行,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逊上疏于吴王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4),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无可忧者。臣初嫌之,水陆俱進,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闰月,逊将進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5)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6),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7)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九 魏纪一》)

【注释】

(1)夷陵:本是春秋时楚国先王陵墓的名称,汉置夷陵县,在今湖北省宜昌县东。
(2)陆逊:(公元一八三~二四五年),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他是吴国大将,出身于江南士族,从小失去父亲,寄养在叔祖父家。是孙策的女婿。
(3)谲(绝):诈骗。
(4)国之关限:胡三省曰:“自三峡下夷陵,连山迭嶂,江行其中,回旋湍激,至西陵峡口,始漫为平流。夷陵正当峡口,故以为吴之关限。”
(5)猾:虚诈而不诚信。
(6)掎(挤)角(绝):亦“犄角”。指夹击敌人。掎,拉住腿。角,抓住角。
(7)敕:帝王的诏命。

【语译参考】

蜀军自巫峡建平扎营,一直至夷陵境界,建立数十座营寨,任命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军指挥,从正月开始与吴军对峙,到六月仍未决战。汉王刘备派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扎营,吴军将领都想出击,陆逊说:“这一定有诈,我们姑且观察。”汉王见计策无法实现,于是命令八千伏兵从山谷中出来。陆逊说:“我之所以没有听从诸位進攻吴班的原因,是估计刘备一定有计谋的缘故。”陆逊向吴王上书说:“夷陵是战略要地,国家的门户,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虽然易得,也容易再失去。失去夷陵,不仅仅是损失了一个郡,就连荆州也要令人担忧。今日争夺夷陵,一定要成功。刘备违背常情,不守住自己的巢穴,却胆敢自己来送死,臣下虽然不才,但凭借大王的威灵,名正言顺地讨伐逆贼,打败敌军就在眼前,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我当初担心刘备会水陆并進,现在他却舍水路不走,从陆路進军,随处扎营,观察他的军事部署,一定没有什么其它变化。希望至尊您高枕而卧,不必把这事记挂在心上。”

闰六月,陆逊率军進攻汉军,众将领都说:“应当在开始進攻刘备,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经历了七、八个月,他的各要塞都已固守,现在進攻一定不会顺利。”陆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之经验丰富,他的军队刚集结时,思虑周详,我们不能去攻击他。如今蜀军驻扎已久,却仍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将士疲劳,意志沮丧,再也无计可施。现在正是我们对他前后夹击的好机会。”于是先向蜀军的一个军营发动攻击,战事失利。将领们都说:“白白损兵折将!”陆逊说:“我已知道了破敌之策。”于是下令战士每人拿一束茅草,采用火攻,得胜;这样一来,又乘势领各路军队全面出击,砍下张南、冯习以及胡王沙摩柯等的头,攻破蜀军营垒四十余座。蜀将杜路、刘宁等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向吴军请求投降。

【研析】

夷陵之战刘备因为不听劝阻,被陆逊打得落花流水,趁黑夜逃走,退入白帝城。此役蜀军的船只器械、军需物资,几乎全部丧失,士兵的尸体拥塞江面,源流而下。刘备极为羞愧愤恨,不得不感叹:“我被陆逊挫败侮辱,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因为吴军多次破刘备,计谋都是出于陆逊,也使得原本各自矜夸的诸将不得不对陆逊折服,听命其指挥。

陆逊他是一介书生,从二十一岁担任孙权幕僚开始,所提的各种作战方案及建言,均颇获成效,深得孙权信任,故夷陵之战被任命为大都督,大破了蜀军。他最后官至丞相,愤激忧国,得病身亡。我们从文中,发现他的思考相当缜密,一切策略都是先谋定而后动,异于一般将领,其忍耐的功夫,非常人所及,整整让刘备耗费了七、八个月,当将士疲劳,意志沮丧,再也无计可施时,再发动攻击,从中找出破敌策略,逼得蜀将有的被杀,有的投降,以最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成效,应了作战时,宜攻心为上,一旦士气低落,再多的士兵也无用武之地了,难怪刘备会羞愧悔恨。

【延伸思考】

1.作战计划良窳,是成败的关键。用之于生活中亦复如是,好的计划能达到事半功倍,你做一件事时,是否会先拟定方案呢?
2.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的功夫,非等闲之辈能做到的,你觉得陆逊他是如何做到的?
3.刘备因作战计划错误,导致溃败。你周遭也有因事前计划不周延而失败的例子吗?请提出与大家分享。

【参考数据】

1.资治通鉴(15)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轻松读2 欧惠章编写 希代书版
3.资治通鉴今译(四)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4.三国志的故事 郭丰伟编辑部 添翼文化出版1994年出版
5.http://www.twseasea.idv.tw/viewthread.php?tid=269&extra=page%3D12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