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北周武帝立而访道于于谨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12月09日】

【原文】

周主将视学,以太傅燕国公于谨(1)为三老(2)。谨上表固辞,不许,仍赐以延年杖(3)。戊午,帝幸(4)太学。谨入门,帝迎拜于门屏之间,谨答拜。有司设三老席于中楹(5),南向。太师护升阶,设几,谨升席,南面凭几(6)而坐。大司马豆卢宁升阶,正舄(7)。帝升阶,立于斧扆之前(8),西面。有司進馔,帝跪设酱豆(9),亲为之袒割。谨食毕,帝亲跪授爵(10)以酳(11)。有司撤讫,帝北面立而访道(12)。谨起,立于席后,对曰:“木受绳则正,后(13)从谏则圣。明王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又曰:“去食去兵,信不可去;愿陛下守信勿失。”又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進,为恶者日止。”又曰:“言行者,立身之基,愿陛下三思而言,九虑而行(14),勿使有过。天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莫不知,愿陛下慎之。”帝再拜受言,谨答拜。礼成(15)而出。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九.陈纪三》)

【注释】

(1)于谨:字思敬,河南洛阳人也,小名巨弥。个性沉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有智谋,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享年七十六。
(2)三老:相传古代设三老五更,以尊养年老的官员。
(3)延年杖:取其延年益寿的意思。
(4)幸:幸临。
(5)中楹:厅堂的正中央。
(6)凭几:倚几而坐。
(7)正舄(音细):把鞋子放正。舄,鞋子。
(8)斧扆(音以):画文为斧形。扆,屏风。
(9)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状似高脚盘。
(10)爵:杯子。
(11)酳(音印):古代宴会时的一种礼节,吃完食物用酒漱口。
(12)访道:请教治国之道。
(13)后:君主。
(14)九虑而行:考虑周详。
(15)礼成:胡注:“三代而下,视学、养老、乞言之礼,唯汉明帝、周武帝行之。”

【语译参考】

北周武帝宇文邕将要视察太学,任命太傅燕国公于谨为掌管国家教化的三老。于谨上表章坚决推辞,没有得到准许,还是赏赐他延年杖。二十五日,武帝驾临太学。于谨進门时,武帝亲自在大门屏风之间迎接他,于谨答谢还礼。主管礼仪的官员在厅堂的正中央设三老席,座位朝南。太师宇文护登上台阶,摆了一张小桌子,于谨升堂入席,面朝南靠着小桌子坐定。大司马豆卢宁走上台阶,把于谨的鞋子放正。武帝登上台阶,站在画有斧状图案的屏风前,面朝西。主管膳食的官员送上饮食,武帝跪着放好盛放调料的食器,挽起袖子亲自为于谨割肉。于谨吃完饭,武帝又亲自跪着送上漱口的酒给他。主管膳食的官员撤去饮食器皿,武帝面朝北站着向于谨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

于谨起身,站立在席后,回答说:“木材经过绳墨矫正,才能平直,帝王若能接纳忠臣劝谏就可达到圣明。圣明的帝王能虚心纳谏,就可以知道政务的得失,这样天下就能安定。”于谨又说:“可以失去粮食,失去军队,但不可失去信用。希望陛下要守信用,不可失信于民。”又说:“对于有功的人,一定要奖赏;有罪的人,一定要处罚,那么为善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为恶的人一天比一天减少。”又说:“言论和行为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希望陛下凡事三思而后言,多考虑以后再行动,不要发生过错。天子的过失,如同天上发生的日蚀、月蚀一样,没有人不知道的,希望陛下言行要谨慎。”武帝再次拜领受教诲,于谨答礼回拜。礼仪结束后,武帝才离开太学。

【研析】

古代帝王能亲自视学者不多,记载中,三代以来,也只有汉明帝和周武帝行之。若没有虚心纳谏,谦谦风范者,欲以其帝王之尊,如此谦卑对待臣下,大概很难做到。我们看周武帝对于谨,以极为诚恳的礼节侍奉他。不管迎接、送食均甚为慎重,直到于谨食毕,才向他请教治国之道,而且是立着洗耳恭听,可见武帝将“访道”视为一件非常严肃之事。难怪于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揭示“守信”、“赏罚分明”、“三思而后行”的重要。而一个人能得到别人如此尊重,当然有其德高望重的一面。据史书记载,于谨功勋愈高,事奉皇上却日益恭谨,即使上朝参谒,骑马的随从不过二三人。朝廷若有军国大事,也都找他商议。所以于谨竭尽忠诚贡献他的才智,在功臣中特别受到皇上的敬爱和信任,他还教育儿子们一定要恬静谦虚,故其子孙繁衍,都很显贵。

【延伸思考】

1.谦虚的美德,从于谨身上是那么的自然流露,你想他是如何做到的?
2.课文中于谨告诉武帝那几件事,你觉得哪一件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积德行善得福报,于谨即是最好的例子。不但他自己享年七十六岁,而且荫及子孙显贵。请你以此检视周遭的人,谦虚与骄傲者,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有什么不同?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40)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九)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二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