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三乘解法(4)

凌悟


【正见网2008年12月30日】

(十六)

唐僧师徒一行坐上葫芦法船渡过了象征着世间恶水的八百里流沙河,实际上他们已然超凡脱俗,脱胎换骨,业已進入到出世间的修炼境界。而这具体表现就是他们已经走到了万寿山上的五庄观。到了万寿山实是在说明他们已经超脱六道生死轮回,得以永生;而五庄观,也就是自我身体五脏的返观内视。要说五庄观的主人是镇元子,即真元子也。他的观宇中有一棵奇异大树,所结的人参果,象三朝未满的孩童,“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可以说,吃得人参果,就表明此人身体内已修炼出元婴来,也就是佛家讲的金刚不坏之体。而与五行相畏,说明他不能过来到我们这个空间,但他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道家讲性命双修,可以修出元婴来;同理,有许多佛家高深的修炼方法,同样也是本体也要,修出金刚之体即佛体来。孙悟空、猪八戒与沙和尚作为护法的副元神,他们明白所以各自偷吃了一枚,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唐僧因附着肉眼凡胎,是主意识修炼,可能是潜意识中不二法门的缘故,使他不敢轻易妄为吃下。而道童手里拿的金击子,托着的丹盘,丹盘上的人参果,不正是人的身体内丹田所产生的元婴形象的体现吗。而清风、明月两个道童也正是体现了修到这等境界的胸怀之朗照。但是由于孙悟空兄弟们的不良举动,也惹得他俩大动肝火,孙行者一怒之下又将那棵参天大树撂倒了,断了灵根。致使镇元大仙回来,又对他们师徒皮鞭相加。其实这有一个修炼者仁忍的功夫在里面,第二十六回开篇诗作便是明证:“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修炼人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何况有时又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太好的时候呢。

其实唐僧一行来到五庄观吃得人参果,这是修炼到高层次境界的体现。而孙行者撂倒大树,断了灵根,其实也是断了自我身上的本真之根苗。要想从新修炼,就得自我悔过,自己修补才行。所以他又到十洲三岛遍访三老九老欲觅得一灵丹妙方,好让大树起死回生。无奈这些神仙的能耐只能施用于世间人事,这出世间的活计还非观音菩萨这个上师来办不可。其实这又是一次孙悟空向内找、学好法之后的改过自新,从新“树”立正信,坚定正念的过程 。最后当唐僧晓得了个中缘由后,欣然也就吃了一枚人参果。这也正是他本人悟道得道的实践所得。

(十七)


唐僧一行又行至白虎岭时,遇见了一个女妖精,她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叫做白骨夫人。并且三次化作人形,骗取唐僧的肉吃。只道唐僧、猪八戒蠢动时,多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妖精的诡计,先后三棒才将其真魂灵光打死,登时化作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尸魔三戏唐三藏”,其实这尸魔也就是佛教常讲的“三毒”:贪、嗔、痴。世间有此三毒,便永无宁日。贪欲之心,能制造色胆包天,恣意妄为;嗔怒之心,能使人妒火中烧,铤而走险;痴迷之心,心智无明,痴心妄想,乃一切苦难之母。这也正是唐僧与猪八戒的软肋弱点所在。到了唐僧还是听从了猪八戒的怂恿,将孙悟空赶回了老家花果山。从此唐僧便失去了一颗坚定不迷的本心,这才教雪上加霜。

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山上的小猴只存活了一千二百多个。这也证明了他在修炼的这条路上已修去了很多的执著烦恼。但是他这一走,唐僧自然要六神无主,魂不守舍,犯了难,竟投向南边“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住的地方,不期被绑在了定魂桩上。黄袍怪原是二十八星宿奎木狼下凡,它所抢占的百花羞是宝象国国王的三公主。原也是天界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与奎木狼爱慕私情,思凡下界,与它配了十三年夫妻。这真是英雄爱美人。美人慕英雄。所以说,这一回书讲的是如何过好“名”这一难关的故事。正如书中写的那样:“一个为声名,怎肯干休?一个为师父,断然不怕。”声名即是夺取功名也,谁人都知道,人活着无非是为了名利情。而这浪得虚名却占了头名,“黄袍加身“在所难免,有自吹自擂的成分在里面。倘如果是修炼人不站在法中修好自己,便容易自心生魔,随心而化,弄出一些连自己都无法逆料的事来,毁于一旦。不是证实法,而是证实自己,有意无意都会出此差错。特别是修炼了一段时间,自己已有了一些明显的身体变化,天目神通是开着修的,更要警惕、谨慎行事。

宝象国正是庄严宝相的代名词。当唐僧一行進入宝象国时,说明他们作为修炼人无论从内在与外表来看都与众不同,非同凡响。这是有目共睹的,无论自己或他人都能感受的到。但是由于唐僧的禅心本念被迷,孙悟空之本心离位,沙僧之本性被妖魔俘获,猪八戒之本能变得散漫,白龙马之本意心有意而力不足,亦是苦苦支撑,正如诗曰:“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这正是为名所累,反被魔欺心。那黄袍怪到了宝象国竟把一个好端端的唐僧变成了一只老虎,被其妖魔化了一回。心性出的问题还须心治。当猪八戒到花果山请孙悟空搭救师父时,悟空道:“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并道出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至理名言。当孙悟空收心并下海净净身子,去去妖精气,证明作为水之法源,修炼者是须臾不能离的。守住自己的一思一念,方能一心同体战胜心魔,遂得到通关文牒,走上通往西天的正道。

(十八)

唐僧师徒四人一山一山的走,一难一难的过。有时但有人言,山中有妖怪,唐僧被唬得怕心陡起。失了方寸。这时,孙行者便及时安慰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心无挂碍,方无恐怖,是啊,没有怕的因素,那怕心自然会荡然无存。随即唐僧又发出慨叹:“几时能够此身闲?”在修炼了一段时间,到了一定境界之后,这安逸心,求清净心就会泛起。佛法修炼是要勇猛精進的。这一颗心一有,那么必将招致邪魔的侵扰。这不,当他们走到平顶山莲化洞时,就遇到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二位魔头,他们原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看炉的童子。他俩偷了老君的五件宝贝,下到凡间也想炼丹成仙。但他们一听说,“唐僧乃金禅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寿长生哩。”就开始邪悟,顿生歹念。修道者本讲清净无为,所居莲花洞正合此意。但其一念不纯,目标不高,只为延寿长生,所以他们才有缘身处平顶山。其实,佛道两家所走的路虽不尽相同,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应是一致的,那就是都要开功开悟,成佛成道,修成觉者与真人。所以说,佛道两家的修炼,各有各的上师,各有各的修炼方法与机制,根本就不能掺合着修的。一掺合保准乱套,就连自己的意念都要求专一,就守住一门修,直至开功开悟。如此说来,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的炼丹术,是需要他们的五件宝贝来助阵的。而唐僧一行的佛门修炼,却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悟即刹那成正”。倘从唐僧一行修炼的角度来看,遇上这两个邪魔,正是由于唐僧怕心与安逸心,以及猪八戒这一本能在巡山等做事上的偷懒耍滑,贪吃贪睡,自己糊弄自己所造成的。如果修炼者只满足于安逸心,认为自己修炼的不错了,从而自满,走不出自我,那么这一层天就无法再突破,这就真的住在了“平顶山”了,修炼也就因此止步不前了,去西天取经这个目标何时才能实现?修炼就是这么回事,不進则退,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好在孙悟空这个本心真性看得分明,不会上当受骗。正是由于这个主人公在修炼路上的勇猛精進,“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也才最终战胜修炼上这两个拦路的魔障。要说起端由来,这还是观音菩萨设计用来考验,看他们“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虽说是上师的精心安排,但作为修炼弟子,你本身没有那个难,师父也是不会给你强加上去的。凡是还得向内找,都是有原因的。从正理讲,他们师徒所遇莲花洞,也表明他们的丹田之上已经生出了一个莲花盘,那先前产生的元婴就当坐在这个莲花宝座上了。

(十九)

当唐僧师徒来到宝林寺欲借宿时,寺里的僧官因前次一些云游僧留宿在寺里的恶行,拒绝唐僧的请求。这旨在揭示修炼人在生活细节问题上,诸如借钱、借物、留宿、吃饭与交往等等都应该检点注重自我形象,并且行的正才对。随后当他们暂住在寺里后,唐僧对着当空一轮皎洁的明月,吟诵了一首古风。孙悟空则给他解释了温养二八,九九成功的道理。而沙僧也道得一首诗:“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三家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月在天。”既然五行的配合全在于土,那么,从做人的角度看五常:仁义礼智信,其根本还在于信,无信则其他四项无存,而信属于土。所以说,人的意念相当重要,一思一念都要归正。

话说乌鸡国的国王,三年前被钟南山来的一个全真推下了八角玻璃井里,溺水身亡。那全真道士摇身一变遂成了假国王。一晃三年灾满,国王鬼魂托梦给唐僧,请求降妖报冤一事。因太子从中周旋,问清缘由,使得真相大白,孙行者兄弟捉妖拿怪也就顺理成章,手到擒来。原来这全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当年国王因亵渎菩萨,致使如来佛降旨,遭此孽报。这表面的故事叙述尚且如此,但是倘从深层阐释,象征的意义非常明显,同时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国王落得此难,皆因自己一时恶念所致。而命中能做得帝王,皆是仰仗神佛的恩典与赐予。行者说“立帝货”是也。其次,国王的落难处是八角琉璃井,这“八角”便是人心勾心斗角之意。半信半疑,疑心重当是修炼者的一大禁忌。尤其是真国王的手中还持有白玉硅,表明他的身体净化的如白玉一般,意即是个佛体了。这时的修炼者无论从心态、境界与思想上都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个真国王,也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的法王就会死掉,被假国王替代。还有,太子可看做是修炼者身上所修出的元婴,也就是佛体。倘或这时他还出外杀生打猎,口舌之欲未断,扪心自问,所修出的慈悲心又到哪里去了?再有,乌鸡国,这“乌”字便做“黑”讲,而金鸡报晓,不久将大白于天下。证明唐僧师徒的修炼与西天取经之路,这时已经看到了一线曙色光明。将这个妖怪变成的假国王除掉,乌鸡就将从新换上金鸡。及时扫除修炼路上的魔障,自我真性更加净化与纯洁,明慧增智,神通法力也会更加高强。最后,唐僧在登上西牛贺洲后,特别是来到宝林寺,看到寺庙里塑立起的神佛与菩萨的大型雕塑,感慨万千,叩神拜佛之心油然而生,“遇佛拜佛,逢塔扫塔”。但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话又说回来,现在的人们又有多少是真心拜佛,求得正果的。你拜、我拜,大家都来拜,就容易拜出个假佛假菩萨来,这都是人们的有求之心所造成的恶果。一旦修炼人也去拜,问题的严重性也就相当大了。这也就是那个青毛狮子所以能做怪的原因,“狮”亦有“师”之意,但不是正路;同时,也因此被那妖精变做个假唐僧出来,使他们师徒难认,真法假法难辨。凡是不要被假我、假象控制,要让真我作主。严格讲来,唐僧这个师父其实也是个修炼之人。他自我也是遵循佛法的标准才能一步一步的修上去,直至功成圆满的。所以说,谁是真正的佛,真正的师父,哪个是真法、正法,第三十八回开篇一首诗,叙道的再明白不过了:“逢君只说受生因,便作如来会上人。一念静观尘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欲知今日真明主,须问当年嫡母身。别有世间曾未见,一行一步一花新。”“尘世佛”也就是尘世中的修炼人。你的来源并非你所看到的表面那样,也许你的来源与背景,通过真修才可能知道。一言以蔽之曰,真真假假重在悟。不悟什么也不可能得到。

(二十)

凡性命双修的功法,是可以修炼出元婴来的。但是倘心性把握不住,一念不正,虽是正法门修炼,也有可能修到邪法那去。圣婴大王红孩儿就属于此类。还有就是一味的行有为的善事,掺杂着人情,致使陷入做事当中不能自拔,误中恶人的圈套。唐僧不辨真假搭救红孩儿就属这种情况。但它们的性质却是相同的,其实就是走了邪道。第四十回的一首诗讲的明白:“道德高隆魔障高,禅机本静静生妖。心君正直行中道,木母痴顽口外口。意马不言怀爱欲,黄婆无语自忧焦。客邪得志空欢喜,毕竟还从正处消。”正因为唐僧心思用的不对,猪八戒这个本能也就易犯昏智的毛病,同样被那红孩儿擒了去。这红孩儿住在号山枯松涧水云洞。正因为居住的地方火旺心盛,又修炼出“三昧真火”,凡人不可近前,且又算计着想吃唐僧肉,得以长生自在。这正是心性不正,修炼不走正道造成的。也是唐僧有此心魔的外化体现,固有此难。“三昧真火”乃三昧大定,但是过去的修炼都是修炼人的副元神、副意识,如此坐禅定功,也许真正的自我并未修炼。也就是说自我容易被表象所迷,而干坏事。而红孩儿每一出战必推出五辆车子以示五行运功配合之用。说明他对自己固有的一套功法的相当自信而不能自拔,终是走不出世间法的修炼。那六健将: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兴烘掀、掀烘兴也正是这性格的外在表现与总结。再有就是他假变成观音菩萨形象哄骗猪八戒。这可说是犯了逆天大罪,这是直接对佛法的亵渎。而菩萨给他幻化的莲花盘也就只是一个想往、虚幻与陷阱。但由于菩萨的大慈大悲,收伏了红孩儿,便将金箍儿带在了红孩儿的头上,以示对他的时时管束。如来佛给了观音菩萨“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带在了孙悟空头上以示对心的时时管束;另一个禁箍儿给了守山大神熊山君,以示对事业心与雄心的管束。其实这三个箍儿对于收伏并修去自我的心魔,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特别应注意的。特别强调的是,孙悟空包括沙僧,这个本心真性一直没有被迷惑,意识清醒,誓与红孩儿拼杀到底,也险些搭了性命。幸亏孙悟空向内找,找观音菩萨,也就是找真法与学法的过程,心念纯正,一路正信,才将这个心魔彻底制服,实属不易。他们师徒一路走来,可以说退悔之意全无,尽心尽意尽力,前程一片光明,但是他们所走的修炼之路,离目地地――灵山,还早着呢。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