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3月05日】
【原文】
王彦章败卒有先至大梁,告梁主以彦章就擒,唐军长驱且至者,梁主聚族哭曰:“运祚(1)尽矣!”召群臣问策,皆莫能对。梁主谓敬翔曰:“朕居常忽卿所言,以至于此。今事急矣,卿勿以为怼(2)。将若之何?”翔泣曰:“臣受先帝厚恩,殆将三纪(3),名为宰相,其实朱氏老奴,事陛下如郎君(4)。臣前后献言,莫匪尽忠。陛下初用段凝,臣极言不可,小人朋比(5),致有今日。今唐兵且至,段凝限于水北(6),不能赴救。臣欲请陛下出避狄,陛下必不听从;欲请陛下出奇合战,陛下必不果决。虽使良、平更生,谁能为陛下计(7)者!臣愿先赐死,不忍见宗庙之亡也。”因与梁主相向恸哭。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二 后唐纪一》)
【注释】
(1)祚(音作):福气。
(2)怼(音对):怨恨。
(3)臣受先帝厚恩,殆将三纪:胡三省曰;“梁太祖镇宜武,敬翔即为幕属,以至为相,迄于梁亡,故自言受恩殆将三纪。”纪为古代的纪年单位,十二年为一纪,三纪为三十六年。
(4)事陛下如郎君:郎君,主人的儿子。敬翔自谓朱氏老奴,故谓梁末帝为郎君。
(5)小人朋比:小人们结党营私,指赵岩、张汉杰之流。
(6)限于水北:本年八月梁主下令在滑州所决黄河之水,本为阻止唐军,却成了梁军回师的障碍。
(7)虽使良、平更生,谁能为陛下计者:张良、陈平佐汉高定天下,屡出奇计,后之言智者率以为比。
【语译参考】
王彦章部队的败兵中有先逃回大梁的,告诉梁主,王彦章已被后唐军抓获,后唐军长驱直入,马上就要到来的消息。梁主聚集族人边哭边说:“国家的世运完了!”于是召集群臣询问对策,结果大家都没有什么办法。梁主对敬翔说:“我平时忽视你的建议,才会有今天。现在事情非常紧急,你不要再怨恨过去。该怎么办呢?”敬翔边哭边说:“臣蒙受先帝的厚恩,差不多有三十多年了,名义上是国家的宰相,其实是朱家的老奴,侍奉陛下就像家奴侍奉少主人一般。臣以往所提的种种建议,无一不是忠心耿耿。陛下当初起用段凝时,臣曾极力反对,认为不适宜,朝中小人们相互勾结,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现在后唐军将要到来,段凝大军又被阻隔在黄河以北,无法赶来救援。臣想请陛下暂时出去到北面狄族躲避,陛下一定不肯;如果建议陛下出奇兵和敌军决一死战,陛下一定不会果断决定。即使能让汉代的张良、陈平重返人世,谁又能为陛下想出好办法呢!臣请求陛下赐我先死,我不忍心看到宗庙灭亡。”于是和梁主君臣面对面痛哭一场。
【研析】
梁主为人温和恭敬而简朴,没有荒淫方面的过失,只是宠幸赵岩、张汉杰之流,默许他们作威作福,疏远了敬翔、李振等一班旧大臣,不听他们的建议,所以最终走向灭亡。我们只能说梁主,他在用人方面没有体会先贤的智慧,《论语》早有明训“亲贤臣,远小人。”可是他却用了一批小人,对国家忠心耿耿的敬翔,反而有名无实被他束之高阁,等到国家面临灭亡了,又无力解决困境,才想起敬翔,但已回天乏术,只能君臣抱头痛哭,成了后梁的亡国者。他甚至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还是请求皇甫麟杀死他的,皇甫麟在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先杀了梁主,自己再自杀;而敬翔也是不做贰臣走上上吊自杀的路,此对于一个忠于国家三十几年的老臣,真是情何以堪。
【延伸思考】
1.敬翔面对无力可回天的残局,只能悲伤的哭泣。请你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2.领导者用人得当与否,将影响国家的兴衰。可是历史事件却是不断的重复上演,经常因为小人得宠,导致国家灭亡,为什么会如此?
3.历朝历代均经历了成住坏灭的过程,此历史的轨迹演变,让你想到什么?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65)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十四)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九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4.《资治通鉴轻松读》4 欧惠章编写 希代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