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6月21日】
虞(ㄩ?)。(yú)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妫姓。舜帝有一个称号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称作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由于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他的子孙于是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姓。
2、出自于姬姓。西周初,武王执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建立了虞国。春秋时期被晋国消灭,虞国的人民于是以国为姓,是为虞姓。
【郡望】
1、济阳郡:晋惠帝的时候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2、会稽郡:秦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江苏省东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3、陈留郡:秦代设置陈留县,汉代改设陈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地区。
【堂号】
五绝堂 源自唐太宗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历史人物】
虞世南,字伯施,生于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享年81岁。越州余姚(今浙江)人。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为人温良恭俭、沉静寡欲,对于朝政则又刚正不阿、勇于進谏,可谓是硕儒兼诤臣,深得唐太宗器重。唐太宗称赞虞世南有五绝即“一曰忠谠、正直, 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因此虞世南被称为“五绝书家”。唐太宗这段“五绝赞赏”刻画出一位对上忠直、对下友爱、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
他在陈、隋二代都做过官,入唐时已上年纪,唐太宗让他当了“参军”。贞观七年封为永兴县子,又一年進封为县公,故后人也称虞永兴。
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笔法。相传唐太宗临右军书法,写到“戬”字时,虚其“戈”,令世南补之,然后拿给魏征看。魏征说,圣上之书惟“戈法”逼真。所谓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书法所领悟到的一种独特笔法。
书如其人,虞世南的书法也体现出“君子书法”平实稳健、内敛而不露锋芒的风格。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称得起接魏晋之绪,启盛唐之作。他的楷书笔圆体方,外柔内刚,无雕饰气。
虞世南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孔子庙堂碑”是较有名的一件,而单这一件作品,就足已使虞世南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屹立不摇,宋朝书法家黄庭坚就曾如此称赞:“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孔子庙堂碑”整幅作品恬淡宽和,散发出超脱尘世的静穆气息。其用笔含蓄朴素,朴素却无一丝呆滞;结体平实端庄,平实端庄之中处处可见从容不迫、合宜而不纵意的舒展。每一笔的笔姿似乎皆出于静如止水的心态,然笔笔心气相应,带出每个字最完美的形态。从作品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涵养丰厚的醇儒,在臻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后而顺乎自然大道。
相较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不强调激烈的提按顿挫的书法,在视觉上没有强烈的形式感,也许因为如此,今日学虞书者并不多见。所谓“君子藏器”,虞书之可贵即在含蓄自持的谦冲之气,需要吾人更纯静的心神始能与之遇合。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把虞世南召来说:“朕近日来,已命人将大明宫的巨幅屏风装饰一新。你才思敏捷,书法精妙,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传用工楷写在屏风 之上。”唐太宗边说边拿出稿本,把这些烈女的主要事迹一一介绍给虞世南听。虞世南听完圣意,来到大明宫,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一边挥毫,一边构思,在屏风上写了起来。为了保持脸部与屏面平行,虞世南忽而垫凳而上,忽而又弃凳蹲下,笔法纯熟,姿态稳健。只花了一昼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务。虞世南写毕屏风,犹无倦意,细心校阅,竟一字不误,一笔未改!
他的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可与《兰亭序》媲美。
明朝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因母病而致力攻读医学,精于脉理,能诊断生死。著有《医学正传》、《苍生司命》等书。
据记载,有一妇人,因多食青梅得痰饮病,日间胸膈中痛如刀割,到了晚上,胸中痛止而膝头大痛,这是痰饮随气升降的缘故。一般医者当作胃寒而久治不愈。再找虞抟诊六脉洪数而滑,作痰治,开始大吐,半日里就吐顽痰约一小桶,其痛始脱,后以薄粥调理就痊愈了。
虞抟又治过一人,此人遍身出疹块子如肿毒,即痰也,以二陈汤加白芥子、姜炒黄连,服数剂后,疹块子就消了。
万(ㄨㄢ?)。(wàn)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有位大夫受封在芮国(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城南),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经一度官到周王的朝司徒,但是后来因为芮伯万宠姬实在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省芮城),所以后代子孙便以祖父的字“万”为姓。
2、也出自于姬姓,但却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根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位大夫叫毕万,是毕公高之后。因为辅佐晋献公有功劳,受封在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西历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所以子孙便以祖父的字“万”为姓。
3、出自于他族改姓。根据《魏书•官氏志》资料记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因为跟随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后,便改为汉字单姓万氏。有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带。)三字姓万纽于氏改为万氏。又根据《齐东野语》记载“方臣山,名岳,为南仲丞相,幕客赵父名方,乃改姓为万”。方岳乃宋理宗赵葵的参议官。
4、其他源流。史载,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郡望】
1、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历前104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相当今陕西麟游、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
2、河南郡:汉高宗二年(西历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3、槐里县:汉高祖三年(西历前204年)始置。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至德二年(西历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
【堂号】
1、隰西堂 明末万寿祺,万历举人。明亡以后,誓不降清。穿着儒士的衣服,戴着和尚帽子,往来吴、楚之间,世称“万道人”。他的书房叫“隰西堂”。他和阎尔梅被人称为“徐州二遗民”。他的著作有《隰西堂集》。
2、万姓的主要堂号还有 “扶风堂”、“河南堂”、“成孝堂”、“滋树堂”、“永思堂”、“敦睦堂”等。
【历史人物】
没人知道万宝常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生性聪颖,富有音乐天分,尤其擅长乐器的“八音”(古代的八音指金、石、丝、竹、匏、土、草、木)。
有一次,宝常在野外遇到了十几个人,他们衣着华丽,车马豪华,随从如云,好像在等候什么人,宝常赶快回避开他们。但是他们派人把他叫到车前说:“天帝见你有音乐天才,将把快要失传的八音音律传授给你,以挽救败坏的音乐,然而正宗的八音你从未听过,故让天界的乐官把八音的要诀告诉你。”于是仙人让他坐下,将历代的正宗音乐一一传授给他,宝常牢牢将其记住。不久,仙人们凌空而去。尽管与仙人一起只有一会儿,可回到家时,却已过了五天的时间。
自从仙人传与宝常历代的正宗音乐之后,他对人间的音乐,无不精通。有时,他与朋友吃饭聊天谈及声律,手头没有乐器可供演示,就以筷子敲打碗碟餐具和各种杂物,奏出“宫、商、角、徵、羽”五音俱全的丝竹之乐,为当时的人所欣赏不已。
他历经南北朝的北周、隋朝,落拓不羁,一直没有入朝作官。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重新修订了宫廷中的乐谱和与音乐相关的礼仪,文帝召见宝常,询问他郑译修订的音乐可不可行。宝常说:“那是亡国之音,哀怒浮散,不是正宗的宫廷音乐。”他极力反对使用这种音乐。
于是文帝下诏令宝常创造新的乐曲和乐器。一经演奏,果然与郑译修订的乐谱大不一样。宝常还说过:“以前有按《周礼》创作并以十二律与七声相配的《旋 宫》乐曲,但自汉、魏以来,《旋宫》曲乐失传,连懂音乐的人都听不懂了。”宝常就将此乐创编了出来,却惹来人们的嘲笑。但是文帝又让宝常试着演奏《旋宫》 曲,宝常即兴就演奏出来了,众人都感惊异。宝常对当时的乐曲和乐器的改革,不可胜记。然而他的乐曲雅致澹泊,不合世俗的口味,人们不喜欢,也就得不到流行。
每当他听到掌管宫廷礼乐事务的“太常寺”演奏乐曲时,就哭着对人说:“这种音乐淫厉而哀,天下不久就要大乱,百姓又要遭殃了。”当时天下太平、富足,处处莺歌燕舞,一派全盛之势。人们听了他的哭诉,并不以为然。
隋炀帝大业十四年时,果然天下大乱,证实了宝常所言。当时郑译、何妥、卢贲、 苏道、肖吉、王会言等人皆能创作雅乐,安马驹、曾妙达、王长通、敦金乐等人都能创作新乐曲,他们对宝常是心服口服,称他的音乐才能是上天所赐。
万宝常没有孩子,他常对朋友说:“我要有个三长两短,身边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一次生病,他的妻子将家财席卷一空,宝常几乎饿死。忽然有一天晚上,先前传他八音的神仙降临到他家,对他说:“你本就是天界的仙人,舍弃了天宫里的高逸,贪念尘世之爱,沦落在此,如今你在人间的期限已到。你应该还记得天界的云亭宫盛会吧?”宝常一时有些茫然,过了很久才悟到是怎么回事。第二天他对邻居说:“我本是仙宫里的神仙,被贬谪到人间,很快就要回天上去了。”过了十天,他忽然不见了,人们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支(ㄓ )。(zhī)
【历史来源】
1、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他的后代世子孙便以支为姓(见《高士传》)。
2、周朝的后代有姓支的氏族。《路史》记载,周代王公、诸侯后的支子,一部分后人有以支为姓。
3、出自于姬姓,为后稷后代。周朝时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长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当初他们在分封时,支子有的以支为姓,而且在古代王公、诸侯的支子中,有的就用“支”字作姓氏。
4、出自于古代西域部族月支人的后代。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贵姓何来》资料所载,秦汉之际,西域有个国家叫月支国,部族游牧在敦煌、祁连之间。西历前177年至西历前176年,遭到匈奴的攻击,大部分西迁到今新疆西部伊黎河流域,称为大月支。而有少数没有西迁,進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有大月氏国人跟随来中国,他们的后代居中国就用部族名中的“支”字为姓。
【郡望】
1、邰阳郡:治所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2、琅?郡:学术界多数认为,支姓在我国的出现,应以唐朝统一天下算起。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支氏的老家、出处应为山东琅?县,统一天下后的第一个支姓始祖应是支叔才。望族居琅?郡(今山东省诸城县)。
【堂号】
1、琅?堂。
2、自立堂号 孝感堂、五经堂等。
【历史人物】
支遁
支遁 (西元314~366年)字道林,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东晋高僧,陈留人。本姓阙氏,二十五岁出家为僧,与谢安、王羲之等交游。
魏晋时代,玄学流行,名士清谈,蔚然成风,支遁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也很 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曾着《即色游玄论》、《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
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 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相传他善草隶,尤好畜马匹,人或谓“此非道人所宜”,而支遁却回答:“贫道爱其神骏。”自此支遁爱马被传为佳话。
柯(ㄎㄜ)。(kē)
【历史来源】
1、源出姜姓。齐国姜太公之裔孙有被封于柯邑〈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其子孙遂以邑为氏。
2、出自于姬姓。春秋时,吴王之子有名柯虏者,其支庶子孙便以其名为氏,遂成柯氏。
3、出外族之改姓。如:北朝后魏鲜卑族柯拔氏改为汉姓柯姓。
【郡望】
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晋惠帝时分陈留郡之一部而置,南渡后废,故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历史人物】柯九思
柯九思(西元1290~1343年),元代人,专精文物鉴藏及书画,是其中的佼佼者。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浙江仙居人。幼年从父读书,承家学,爱好书画,聪颖绝伦,被视为神童。及长,能诗善画,墨竹师法文同,为湖州竹派的继承者,有《清轶阁墨竹 图》、《双竹图》传世。
柯九思出生在群山簇拥、碧溪环绕的今仙居县田市镇柯思岙村。也许是自幼饮神龙瀑之甘泉,受括苍山秀灵之气熏陶之故,长大后,柯九思才华横溢,艺冠画坛,成为元代著名书画家。
他任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宝和礼用玉器)时,以善于鉴定书画与鼎彝等古代器物,为文宗皇帝所赏识,特授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正五品),凡内府所藏古器物、法书、名画,均命柯氏鉴定。有的经其鉴定后收入内府,如王献之《鸭头丸帖》、苏轼《寒食帖》等法书。
皇帝对柯九思颇信任,为让他能自由出入禁中,皇帝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与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一起常侍皇帝左右。柯作画,虞题诗,“宠顾日隆”。虞集寄词柯九思的长短句《风人松》中提到的“晚值金銮殿”、“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就是当时的一种实录。后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束装南归,退居吴下,流寓松江(今属上海市)姻脂桥。
柯九思集诗人、词家、金石鉴赏家于一身。然而,柯九思最擅长的还是书和画,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他尤善画墨竹,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别开生面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融于画法之中,“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即颜真卿)撇笔法”,这是卓越而独特的创造。柯九思笔下的墨竹“各具姿态,曲尽生意”,新竹拔地而起,枝茂叶盛,欣欣向荣;老竹稍稍倚斜,枝叶扶疏,劲节健骨;幼竹奋发向上,稚叶初长,充满朝气。
至正三年 (1343)十月,柯九思暴卒于苏州,年仅五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