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44):干解应宗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6月24日】

干(ㄍㄢ)。(gàn)

【历史来源】

1、以国为姓。古代有干国(今江苏扬州一带)。春秋时被吴国所灭,国人便以国名为姓。

2、春秋时,宋国有一大夫干?,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也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

3、周武王之子邗叔之后,本来是叫邗,后去邑作干,成为干姓。

4、以邑为姓。根《姓氏考略》记载:“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殪以邑为氏。干隧,战国时地名,越王擒吴王夫差之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

【郡望】

1、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分河南郡一部设置荥阳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即郑州地区。

2、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许昌一带。

【堂号】

良史堂:晋朝人干宝博览强记,做散骑长侍,著《晋纪》,求实存真,人称良史。

【历史人物】

○干宝,晋代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所撰《搜神记》为魏、晋神异小说的代表作。

○干吉,三国时代人,相传从一个仙翁那儿学得道家经典,能治疗百病,祈神求雨。

○干桂,明代顺天人,正德年间中進士,官至督御使,政治严明,所官之处,强豪不敢妄为,邪风收敛。


解(ㄒㄧㄝ?)。(Xiè)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西周初期,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有位儿子良受封在解邑,良生活采食于解,所以称为良解。他的子孙后代于是以良解的采食之地作为姓氏。

2、源自于古代地名。春秋时期周王朝的京畿分为大解和小解。居住在这两个地方的人后来便以解为姓。

3、出自于复姓改为单姓而来。南北朝时,北魏有复姓解毗氏,后改为单姓解氏。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期魏国置郡,治所在平阳,即今天的山西临汾县西南。

【堂号】

梁都堂:晋代人魏时担任梁州刺史,考察政绩的时候为天下第一。被封为梁都侯。

【历史人物】

解缙

解缙(公元1369-1415年),江西吉水县人,年纪尚小时已出口成章,工对句,能言善辩, 素有神童之称。明朝洪武年间考中進士,为官历经三代。首为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后因屡次仗直敢言而罢官;待建文帝朱允z杉次唬?忡聘闯鋈喂伲恢撩鞒勺嬷扉κ保?忡粕??擦郑?鸪莆?庋?浚??鞅唷队览执蟮洹贰:笠颉八疥钐?樱?奕顺祭瘛保??胱锵掠???415年被锦衣卫处死,英才薄命,在世仅四十六年。

朱元璋驾崩后,小皇帝是个昏庸无能之人。解缙和众位大臣商议如何好好劝告皇上。解缙却道:皇上昏庸,光劝不行, 要狠狠揍他一顿。大臣们都吓得面无人色.。第二天,大臣们照例上朝,解缙忽然跑到皇帝面前,照面就是一巴掌。皇上结结巴巴道:反了,快把解缙拿下来。众人只想解缙今次要斩头了,殊不知皇上却捂着脸道:

解缙恶,解缙打,解缙揍皇;

众大臣却觉得好笑, 皇上挨揍, 还有心思出联. 解缙却不慌不忙地说:

蚊子咬,蚊子叮,蚊子欺君王。

皇上更气,怒道:胡说,何来蚊子?

解缙却道:皇上请看。果然有一只蚊子在他的掌心。皇上立即命人为解缙松绑, 并升他为翰林学士。

应(ㄧㄥ?)。(yī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o硌粽颍????睿?蟠?铀锉阋苑夤??铡?p>2、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应氏。蒙古族中有的姓应氏。

【郡望】

1、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颍川郡: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

【堂号】

1、淮阳堂:汉初,应曜在淮阳山里隐居。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2、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应氏宗祠,堂号为“燕翼堂”。

3、报本堂:浙江省宁波市慈城应氏宗祠,堂号为“报本堂”。

4、征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应氏大祠堂,堂号为“征德堂”。

5、择善堂: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西应村祠堂,堂号为“择善堂”。

6、彝叙堂:浙江省诸暨“暨阳义门应氏宗谱”载,祠堂为 “ 彝叙堂”。

【历史人物】

应璩

应璩(公元190年-252年),字休琏。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人。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应?之弟。

应璩博学好作文,善于书奏。历官散骑常侍。张方贤《楚国先贤传》:“汝南应休琏(应璩)作百一篇诗,讥切时事,遍以示在事者,咸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何晏独无怪也。”

应璩参与曹丕的宴会,朱建平为应璩看相,说:“您的寿命是六十二岁,那时可以官做到常伯(皇帝的近臣),将有灾难发生。您去世的前一年,会看见一只白狗,只有您能看见,别人却看不见。”

应璩六十一岁时当了宫内省的侍中。后来有一次他果然独自看见一只白狗,别人都看不见。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应璩六十三岁时逝世,追赠卫尉。

宗(ㄗㄨㄥ)。(zōng)

【历史来源】

1、以官职命氏。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的后代,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2、出自于子姓。春秋时,宋襄公母弟敖在鲁国作官,其中孙宗伯被三嘤所害,宗伯之子州犁便逃到了楚国,他的小儿子连,迁居在南阳,后来便以祖父的字为姓。

3、春秋时有偃姓宗国(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郡望】
1、京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2、河东郡:秦始皇时置。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堂号】

忠简堂:宋朝时抗金名将宗泽,文武全才,抗金战争中屡战皆捷。金人呼为“宗爷爷”。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复失地,被奸臣压抑,未达到目的,忧愤而死。临终时,还三呼“渡河”(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谥“忠简”。

【历史人物】

宗泽

宗泽(公元1059-1128年),字汝霖,浙江义乌人。曾为东京留守,大破金兵。他不是诗人,然文章甚精。著有《宗忠简公集》。可他却是个抵抗金人侵略的民族英雄,宋代把他和岳飞并称。他的诗平平实实,并不在文字上用工夫,可字里行间,那治军严谨的威武雄姿、名将胸怀表露无遗!

而这位抗金英雄身上,却有个典故流传:

宋朝名将宗泽,他是浙江义乌人,常年在京任职,很少回家。有一年,他由京城返乡探亲。回朝的时候,家人用盐与硝,腌了一只猪腿肉,让他带回任所食用。

因为怕闷放在袋子里会坏,所以就把它挂在马车上,一路风吹日晒的回到京城。取下来时,那腿猪肉变得又干又硬,而且外皮还长了一层霉。可是想到这是家乡带来的东西,便舍不得丢掉,于是吩咐下人用力将外层削掉。没想到,切开后竟然发现那腿肉鲜红似火,蒸熟了的味道竟是香甜无比,大别于新鲜猪肉的风味,于是便称之为“火腿”。

他将这块肉分送同僚食用后,获得大家一致的赞赏。于是将之传扬开了,他的乡亲纷纷制作,并且拿到邻县的金华去卖。由于风味特殊,深受江南人士的喜爱,于是“金华火腿”从此声名大噪,名扬全国。

其实真正的发源地是义乌,只是金华的地方大、交通便利、通商发达罢了。一直到今天,提起火腿,无一不以金华为誉,无一不感激这位无意中的创制者!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