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7月21日】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基石,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特别是朝代更替的历史部分,作出了极其卓越的心血付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历时十八年,后来又经删削改定,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疆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史实纪录。
此书在司马迁辞世后才渐为人知,汉宣帝时期,由其外孙杨恽的推崇与传布,《史记》终于得以流行于世。唐宋以后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与喜爱,盛传至今。
司马迁(约西元前145—前87年),字子长,西汉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家族在战国时代效忠于秦,在军事方面颇有贡献。父亲司马谈是一个博学的人,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指》(“指”与“旨”通用)一文,对流行于当时的先秦各家六大主要学说──儒、道、墨、法、名、阴阳的长短,進行了中肯的批评。汉武帝时恢复太史一职,任命他为太史令。司马谈怀有著述历史的构想,着手搜集史料,也有可能完成了部分初稿。
父亲的这种作为,对司马迁的启蒙教育极具重要意义。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谈到,这一次游历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 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以后,仕为郎中,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以后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有很大的裨益。
汉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转移给司马迁,司马迁流着泪说:“儿子虽然不才,情愿将先人所积存下来的重要史料,全部加以编撰,不敢缺略!”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最严肃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重责:谢绝宾客之知情造访;舍弃与变卖屋室居家之产业;日夜所思所想,全都是如何竭尽其棉薄之才力,一心经营份内职务,以求报答于主上和完成父志。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孜孜不倦地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充分准备。
在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他又受命主持改革历法,制成新历,名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历法史上一次大变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对农民生活与农业生态颇有建树。接着就开始了继承史实编撰的工作,亦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在这期间,不巧发生了一场巨变。天汉二年(西元前99年),李陵领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和斥骂李陵。司马迁看不惯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而分析李陵兵败之因,实乃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他曾一度想到自杀,又想到著述尚未完成,不应轻言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在著述历史中求得心安与完成父亲的未竟之愿。
司马迁曾撰有《报任安书》,这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散文。文中叙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即腐刑──男子割势、女子幽闭,与墨、劓、剕、大辟,并称五刑)的过程,抒发了忠而见疑、无辜受刑的冤屈;由于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赎身,司马迁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对此他曾表示过“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的心声。
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可在其他人眼中根本与宦者无异,但他的著述工作却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动力。到了太始四年(西元前93年),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心路历程。
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身为诰命大臣、掌管编撰、记载史实的司马迁,在面对屈辱时做出的抉择──隐忍苟活、完成父亲遗志的宏愿,是文臣不折的气节,是忠君无怨的表现,是太史直书的职分!
而他对于与自己没多大交情的李陵变节一事,却能按理分析,站在他人立场设想,不惜触怒龙颜直言不讳,那更是同朝为官之情、同为朋友尽道义之交的表现!我认为这也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最佳诠释。
无论如何,能用正面的积极态度处理逆境,过后必定获益匪浅,将来再度面对困难,肯定更容易解决,这样的人,必得上天护持而能有一番大作为。
(事据《汉书˙司马迁传》、《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