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2年02月25日】
【原文】
jian ān qī zǐ ,da li shi ren 。
建安七子,大历十人。
ㄐㄧㄢˋㄢ ㄑㄧ ㄗˇ,ㄉㄚˋㄌㄧˋㄕˊㄖㄣˊ。
建安七子,大历十人。
【注释】
(1)建安七子: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间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除孔融外,其他皆为曹氏父子的僚属,聚集魏都邺下,又称“邺中七子”,为三国时期的文学代表。其诗歌内容充实,风格刚劲雄健,令闻者动心,形成建安风骨。
(2)大历十人:唐代宗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卢纶、吉中孚、韩劣、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 、夏侯审、李端。多在郭暧门下,号称“大历十才子”。诗作格律工整、语词优美,但诗歌内容较狭窄,风格不及盛唐。
【语译】
东汉建安时期有七名优秀才子,唐朝大历年间有十位著名诗人。
【人物故事】
据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如此。人都善于自我炫耀,但文章并非一种体裁,很少人能够擅长各种体裁,所以各以自己的长处,互相轻视对方的短处。俗语说:“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家有破扫帚,却视为千金之宝,即“敝帚自珍”。)此为没有自知之明的缺失啊!当今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汝南应?、东平刘桢。这七位文人,所学无所遗漏,文辞从未抄袭,都自以为是奔驰千里的骏马,昂首并驰,互不相让。要他们彼此信服,也实在很难啊!君子先审察自己,才衡量他人,所以能免除这种弊端,我以此方式而作《论文》。
王粲擅长辞赋,徐干时常有齐人舒缓的文气,然而可与王粲匹敌,但他们的其他文体则未能和辞赋相称。陈琳、阮?的奏章书信,是当今最优秀的。应?为文温和而不雄壮;刘桢雄壮而不细密。孔融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之处;然而不能立论,说理不如文辞。
据《旧唐书.李虞仲列传》,李虞仲之父李端,善于写诗。唐代宗大历年间,与韩劣、钱起、卢纶等人以诗文唱和,闻名京师,号称“大历十才子”。当时郭子仪最小的儿子郭暧,娶代宗之女升平公主为妻,郭暧贤明有才思,尤其喜爱诗人,而李端等十人,多为郭暧的门下食客。每次宴会作诗,公主坐在帘中观看,谁写出优美诗句,就赏赐百匹丝绢。郭暧因为封官,会合这十位才子说:“先完成诗作的人有赏。”当时李端先奉上诗作,公主立刻赏他百匹丝绢。钱起说:“李端确实有才思,但这篇是预先构思好的吧!希望能另起一韵赋诗,请以我的钱姓为韵。”李端即刻折纸作诗而進奉说:“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教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郭暧说:“此诗更工巧了。”钱起等人才信服。
【说明】
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寿命有穷尽的时候,荣华富贵仅止于自身,都有终止的期限,不像文章能千古流传无穷。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易经八卦,周公显达之时而制定周礼,他们不因穷困而不努力,不因安乐而更改想法。古人轻视璧玉而重视光阴,而现在的人大多不肯努力,贫贱时害怕饥寒,富贵时沉迷享乐,图谋眼前之事,却遗忘了千秋功业。此为有志之士之大痛啊!孔融等人已死,建安七子中唯有徐干著书《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大历十才子中的李端,应钱起的要求,当场写下钱韵一诗,令钱起不得不信服。其实不只建安七子、大历十才子有互不相让的弊病,也不只文人容易犯敝帚自珍、轻视对方的毛病,往往人们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喜欢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这种妒嫉心也是人致命的弱点。倘若改变向外找的习惯,无条件向内找自己的缺失,便能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框框,逐渐提升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