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审判(第五章):思想来源论 (第五节)

小岩


【正见网2013年05月19日】

第五章-思想巅峰的起点阶段——开启人类“后天文明”的“天子时代”

第五节 思想来源论

一、两种知识来源的观点与批判

基于《宇宙智能论》的基点,我们前面在《外部动力论》中给大家论证了在人类文明“天子时代”的开启阶段,存在着一种高于人类的宇宙意志从人类文明之外宇宙空间将思想的种子向人类空间“注入”的现象,因而造就了一种在思想上后人永远都无法超越的“起点就是巅峰”的现象。基于结构体在形成初期必须有“善的思想”、“善的能量”作为外部动力源泉“注入”加持的现象,因此本人就联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关于人类知识来源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本论《思想来源论》要给大家展开讨论的问题。

按照所谓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类知识一般被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做“感性知识”,另外一种叫做“理性知识”。相对应的,也就是说,知识被认为有两种来源,即,对于“感性知识”而言,知识通常是通过个人的具体实践而获得;对于“理性知识”而言,知识往往是通过书本学习而得到。当然“理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性知识”升华而来。但是无论任何,知识的来源似乎就是这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实践,一种就是书本。

所谓“实践知识”往往又被称为是“直接知识”,是个人自己得来的。而“书本知识”又称为“间接知识”,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是别人从实践中升华的“理性知识”。其实,无论是直接来源或者是间接来源,唯物主义认为唯有实践才是知识的最终源泉。所以唯物主义者们一直抱有一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那个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说辞其实也是这种调调,认为实践比真理更伟大。其实这都是一种基于《无神论》的认识。

当然本人根本不认同“实践出真知”的这种说法。起码,这种说法非常不完善,说得非常片面。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这个说法,其实那就更荒谬了。本人以前做过相关的批判。第一,因为“真理”是大范畴,“实践”是小范畴。用小范畴去检验大范畴这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或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第二,其实“真理”是不需要被检验的。需要被检验的那是“假说”或者“假设”而不是“真理”。1978年当年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那位作者是位搞历史的,恐怕连什么是“假说”hypothesis都没听说过,更不要说什么“假说检验”了!

其实唯物主义关于知识的认知都属于“地之理”的层面,只能够认识到一种物质层面的知识来源,其实这种知识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比较低层次的来源,也就是非常“入世”的来源、非常“后天”的来源,是斩断了人类与神佛关联之后所认识到的两种认识来源,那么这种分割之后的认识必定是一种有遗漏、有缺失的知识来源,是丢失了宇宙根本属性之后的认知来源。

二、知识的第三种来源

就象我们前一论关于《外部动力论》给大家讲到的“外”有两种一样,那么如果再把“内”结合在一起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就会面对三种情况。一种是《外学》意义上的“外”,与结构体的《外壳》相关,还有一种则是《内学》意义上的“外”,与结构体《内核》有“注入”的“天人”关联关系。至于“内”,因为《内学》的“内”与《外学》的“内”是相互重叠的,也就是对应于结构体的《内机》部分,只不过《内学》与《外学》的使用方法不同而已。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以前给大家论述过,《外学》把“内”当做仓库,力图堆满;然而《内学》把“内”当做机房,要求通畅。

《外学》之“外”与《内学》之“外”再加上“内”合在一起那就是三部分,实际上与我们本论《思想来源路》所需要讨论的关于知识的三种来源有关。那个所谓的“感性知识”其实可以看做与《外学》之“外”相对应的知识,而所谓的“理性知识”则对应于《内机》“内”部分。更确切的讲,“理性知识”对应于《西学》或者《外学》关于《内机》的使用。而那种所谓的“书本知识”在东方则应该属于是一种“人伦之教”,并不是象《西学》“理性主义”那样将“人性”排除在外,因为东方思想强调对正向人性的加持,是关于“善的能量”的,所以东方思想一直保留着对于“人性”的关注。

基于本人的三分法,“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分类显然丢失了人类从高层宇宙神佛智慧那里获取知识的高级来源,因为二分法在本质上就是丢失、就是斩断与神与上帝的关联。

斩断了与神的联系,实际上人类就缺失了来源于高层宇宙知识的指导与加持。当然把宇宙智慧叫做知识来源似乎有些不敬,确切的应该叫做思想来源或者智慧来源。

因此除了物质实践层次或者“入世”层面的“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以外,或者除了“感性知识”(也就是“物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之外,人类思想还应该有第三种来源,也就是“神性知识”,也就是神佛有意传授给人类的一种知识。其实还是叫做思想比较好,也就是神佛传给人类的思想。这个第三种来源其实才是“百家思想”的本质,是从高于人类自身水平之外而来的高层宇宙思想、智慧,所以“百家时代”才能够造就出来一种“思想的巅峰”。其实知识具有一种水平维度的属性,而思想是一种高低上下的维度,所以高于人类的智慧源泉最好使用“思想”而不是“知识”来描述。

那么无论是叫做识还是思想,我们现在看到了有三种不同的来源,来源于自己实践的,来源于他人总结的,或者来源于神佛告知的。因为《无神论》不承认神佛的存在,所以知识的来源就消减变成了两种,只有“实践”与“书本”了。

然而无论是“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其实都属于“后天知识”。《周易》的原理告诉我们,所谓“后天”,“人理”也。然而除了“后天知识”之外,还应该有“先天知识”,就是超越人类自身的知识,也就是“神性知识”、“神授知识”、“神传知识”。

三、三种知识与三才结构

其实三种知识来源对应于我们所熟知的“天地人”三才结构。“神性知识”来源来的最高,属于“天”的层次,为“先天知识”,是“天理”的部分,为“先天之本”,因此可以超越历朝历代人类的认知的,所以对于人类而言就具有最大的普适性,也是“思想的巅峰”;“书本知识”或者“理性知识”、“理论知识”,特别是东方的“伦理知识”,都属于“人理”的部分,可以是某个个人的理性认知的总结,属于一种“人”的理论,是“人理”的部分,如果可以为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的话,那么具有有限有限的、有边界的普适性,属于“后天之本”,具有一定的“化功能”,是可以“破术归理”的,是已经被消化了的实践知识,因此,“理论”可以看做是“后天知识”之本也;而“实践知识”则属于地,其实包括“感性知识”和一些具体的专业技术知识,都是关于“用”的,都属于“地之理”,是三才结构“地”的部分,因此被具体实践环境所制约,不能够简单的转移复制,相当于“后天知识”的外部来源,相当于知识的食物,具有“术用”的“偏性”,所以不能脱离具体“使用”场景而简单复制,具有偏用专攻的属性,但是专效性很高。

“天地人”三种知识、三种理,“天理”、“人理”、“地理”,我们又可以分别称为“听理”、“说理”与“用理”这三种别称。“天理”、“神性知识”属于神佛慈悲才告诉人类的,人类能够听到就已经很好了,根本没有回嘴的份儿,属于一种“听理”或者“传说”。只是人类听到了以后信不信而已。而“人理”大多是人类自己揣摩出来的理论,都属于个人观点,具有某种主观性,是说给别人的,是可以进行沟通的,也可以是相互争辩的,可以说过来说过去的,属于一种“说理”。也因此人类的各种理论都属于某种“学说”,学着说而已,学着圣人说。那么“地理”实际上就属于是真正的“用理”了,讲求实用效果,也就是短时即刻的效果,所以具有“偏性”,讲求“术业有专攻”。其实“专攻”就是“偏性”。

关于人理,人间的一切理论或所谓的“理性知识”其实都是个人主观观点的表述而已。任何理论其实都是主观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客观主义”。其实“客观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悖论的词汇。所谓“主义”,主意也,就是主观观点,怎么能跟“客观”摆放在一起。理论的主观性,所以并不存在什么人类理论的普适性。人的什么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那种声称一定是忽悠人的骗子。卖狗皮膏药的都说包治百病。放之四海,那只有神的思想,与《无神论》又有什么干系呢?!

四、什么是最高级的学问?

有人讲,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最高级别的学问。本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这种说法实际上与我们前面所讲到的人类知识切断了与“神性知识”来源之后所剩下的两种知识来源的观点是大同小异的。如果只剩下两种知识来源,其实也就是缺少了“天地人”的关于“天”的部分,那么西方科学从物质世界开始着手研究,也就是从“地理”开始研究。因此当西方学术研究从物质研究的“地理”升华到关于人类思想的“人理”研究的时候,那么有些人就自认为已经研究到了认知的最高层次了。

然而认知达到“人”的层次,其实只是到了认知的中间层次而已,根本就没有到达最高认知或最高学问的层次。在“人理”认知之上还有“天理”的层次,还有“神性认知”。在真正的东方思想体系中,认知“人理”其实只是认知的起点而并非终点。只有认知升华到“天理”的层面才能够叫做“最高认知”。其实马斯洛在晚年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马斯洛把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看做是一种中间过渡层次。“人本主义”就是“人理”。而在“人本主义”之上,马斯洛认为还有“超人本主义”。马斯洛晚年在需求心理学五层金字塔之上所加上的第六层级实际上就属于“超人本主义”的层次,也就是通向“天理”的层次。

那么接下来,就再让我们来谈一谈关于“地之理”的一些特征。“实证科学”其实就属于一种典型的“地之理”。“地之理”关注的是一种“用”的层面、“术”的层面,讲求实用效果。因此西方物质文明就是一种“效率文明”。这是由“用”层面属性所决定的。我们讲“术业有专攻”。“专攻”实际上所代表的就是“偏性”之效。其实所有所谓“用者”皆在于物质的“偏性”。“一招先”就是“偏性”。所谓偏者,那么一定就是擅此就不能够擅彼也,擅一就不能够擅二也,更不可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偏性”不具有“通用性”。那么在“用”层面的“实践知识”其实就是一种“偏性知识”而已。

我们知道“实证科学”是一种关于小尺度“点”方面的认知,属于一种“点思维”。那么这种在小尺度方面的“偏性认知”在脱离了具体“地点”的时候,如果简单复制的话那就一定会出问题,就会遇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问题。这就是“实践知识”的局限性。也因此,我们就必须批判关于“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因为“实践知识”其实所能够提供的只是一种很低层面的知识,一种关于具体之“用”层面的知识而已,比较容易受到具体实践地点的特性、偏性制约,根本不具有普遍意义。更加实际的讲,“实践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其实具有一种“知识壁垒”的属性。这是由其知识“偏性”所决定的,“偏性”因为有壁垒所以可以守得住,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专攻”才能够“有效”。因为“偏”,不是“通用知识”,所以“实践知识”不容易简单复制。其实“实证科学”无论如何强调“理性主义”、强调理论的意义,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地之理”,因为要进行“实证”。

五、批判将实践知识的作用无限放大

其实,实践所能够出的绝不是什么“真知”。实践只能够出“假说”,一种激发思考的启发而已。而“实践知识”的升华必须遵循一种“破术归理”的法则。“实践知识”在“用”的层面,“知识的能量”其实已经耗尽,根本就不可能再有额外的能量向其它场景进行转移。“实践知识”的边际效益实际上已经归零了,那么拿到其它地方还能够再发生什么用吗?!根本就不可能再起什么作用了。

而“破术归理”机制其实就属于将“实践知识”向“理性知识”的提升,实际上也就是向“实践知识”再次注入能量以供场景转换之后能够再次被使用。因此任何“实践知识”如果缺乏“破术归理”的支撑而进行简单复制的话,那早晚一定会出问题的,早晚一定会失败的。

因此过分宣称“实践知识”的价值那其实是非常误人子弟的。其实“实践”真正意义在于获取信息,因为实践并不能够直接提供知识。知识是从信息中提取的一种精华,而理论又是从知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精华,然而理论的提取又需要思想的指导。其实所谓的“提取”就属于一种“破术归理”。

另外,谈到“实践”的意义,当代中国人最为熟悉就是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然而这句话根本就是错误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当代中国人思想毒害最为严重的一句话。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然而以下这段文字与我们前面的分析还是有些不同,因此决定还是给大家保留下来吧。

首先在逻辑上,“真理”是一个大概念,“实践”是一个小概念。用一个小概念去检验一个大概念、检验一个大范畴在逻辑上其实是有问题的,是根本就不能够成立的。第二,什么叫做真理?真理是不需要检验的,才能够叫做真理。需要被检验的那一定不是“真理”。其实需要被检验的那叫做“假说”。第三,“真理”是“天理”的层级,“实践”是“地理”的层级。两个层级的逻辑也根本不同,甚至是一种反理状态,那么用“地理”思维去检验“天理”,即便是可以“检验”的话,那么这种“检验”到底应该遵循使用什么样的逻辑或标准呢?就象用蚂蚁的逻辑去思考人类的行为,那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

我们讲,“地理”与“人理”其实都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地理”受地点制约,“人理”受主观制约。那么其实只有“天理”才具有普遍性,“天理”、“神性认知”超越人类层次太高,当然不会被人世间的那点儿事给约束了。

因此,只有“天理”才具有成为“真理”的资格,因为“天理”无需人类去检验,人类也没有能力去检验,剩下的就唯有信不信的问题。然而即便是“天理”,其实也存在宇宙高层上的层次划分问题。许多人质疑“绝对真理”是否存在,实际上这种怀疑也是由于人类认知层次的局限所决定的。其实即便是已经达到了如来佛那样高的宇宙认知层次,释迦摩尼还谆谆的告诫后人,不要把他讲的话当做绝对的真理、不变的真理。“如来”其实是一种佛的层次,在如来佛以上还有无数的宇宙智慧层次,只不过是人类不知道而已。比如我们讲“天地人”,“天”其实也是一个层次,那么在“天”之上又应该是什么层次呢?也就是“天理”以上又应该是什么层次的“理”呢?这已经完全超越了人类“实证科学”的认知与想象。其实罗汉法、菩萨法、如来法就是更高一层宇宙空间“理”的层次的划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小层次之内的宇宙层级划分。

六、通天道

我们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被人类尊为大师们的思想往往具有某种共通性。有人会说,那是因为谁的思想影响了谁,或者谁的思想受谁谁的思想影响。我们这里所讲的思想共通性根本就不是这个意义。我们所讲的思想共通性是讲两个不相干的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一块儿去了。是这个意思。两个人之间互不知晓、互无影响,最后却想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的,我们在本书第二章关于对《进化论》批判的时候,曾经引述过曹凯先生的一个论述,也就是,“如果一个理论是正确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能证实其真理性,而且不同方面的证明互为补充”。比如牛顿与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克劳修斯与开尔文发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曹凯先生还列举了相对论的证明以及DNA基因的证明。

我们前面刚刚讲过“实践知识”、“专业知识”属于“术业有专攻”的偏性知识。“实践知识”的局限性所形成的恰恰是一种知识的壁垒,这些知识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如果多位大师在思想上能够想到一块儿去,其实就是大师们的思想通了,都通了“天道”了,也就是都不约而同的摸到“天理”了,摸到“真理”了。也就是说,唯有“天理”才可能是一种“通理”。我们说马斯洛心理学所说的“巅峰状态”其实指的就是这种“与天沟通”的状态,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根本不存在与外部社会人群沟通或认可的必要,而是一种进入灵性或神性的状态,即与“天理”通。因为不同的大师都与“天理”相通了,所以那些大师们的思想之间也就“不约而同”的“相通”了。马斯洛超越层级的“物我两忘”其实非常说明问题。所谓的“物我两忘”,“物”是“地理”,“我”是“人理”。如果“地理”与“人理”都忘了、都超越了,那当然就是通“天理”了。

七、关于悟性认知

谈到了三种知识,谈到了知识的三种来源,“先天”有一种,“后天”有两种。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有三种不同的认知方法。一种是“感性”的方法,动用人的各种senses,即便是没有“实证科学”存在的时代,即便是不使用逻辑分析方法的时候,其实感知的方法也一直存在着。那么接下来的第二种认知方法就是“实证科学”的“理性”方法。

如果只承认知识有两种来源,那么人类认知方法只此两种或许就可以停止了,就不需要再去探求关于第三种认知方法了。然而如果知识有三种来源的话,那么我们显然就需要找寻相对应的第三种认知方法。我们这里给大家提出的第三种认知方法叫做“悟性认知”。是完全东方式的一种认知方式。确切的讲应该是一种具有佛家思维特征的认知方式。至于“悟”的结构,本人认为与智慧、心理、伦理有关,具有不同于“理性认知”的逻辑与法则,具有一种垂向向上突破的机制,比如佛教禅宗的公案方式。这种“悟性认知”并且与人的“右脑”结构也就是《内脑》结构也有关。我们这里就不再给大家展开讲解了。唯一需要给大家说明的一点就是,“感性”、“理性”与“悟性”其实是三种层次的认知,相互之间是一种认知升华的关系,千万不要把这三种认知方法放在同一个水平认知层级上来理解。

(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