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宇宙空间与负宇宙空间

羽化


【正见网2014年09月11日】

从物理学的研究中,人类已经认识到这个生机勃勃、繁华似锦的世界,只不过是电子、质子和中子的数目组合而成。由此看来,这个物质世界太脆弱了,只要改变一下电子、质子和中子的组合,这个物质世界就会面目全非,包括人类自身。在理论上,物理学家们并不否认这一点,只是人类在实践中改变这种组合并非易事,不然的话,少数没有道德约束的人早把这个世界和自身变成另一个模样了!

任何物质在微观领域都是由负电子、中子和正质子组成。中子和质子的各种不同组合构成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原子核,从而形成了多种原子,如氢原子、氧原子、铁原子、铝原子和铜原子等。根据相应的关系,人们推测粒子可能存在一个具有相反性质的反粒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和负电子所有的性质都一样,只是电荷相反,运动速率极快,在普通物质中的寿命极短,很快会被附近的电子吸引而湮没。正电子湮没后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成强烈的电磁辐射(γ射线)。

1932年,由安德森用威耳孙云室研究宇宙线和物质的作用后发现了正电子的经迹。50年代中期利用高能物理加速器又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反中子虽然也是电中性的,但它的磁矩与中子有相反的符号。在高能物理试验中,还获得了由反粒子构成的反氘核和反氦核(即由反中子和反质子构成的反原子核)。

当这些反物质被发现之后,物理学家就把由负电子、中子和正质子所组成的物质空间称为正宇宙空间,而把由正电子、反中子和负质子(反质子)所组成的物质空间称为负宇宙空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这个现实空间就是正宇宙空间,人类就生活在正宇宙空间之中。反物质找到了,但由反物质组成的负宇宙空间在哪里呢?这正是科学家所正在寻找的。有人曾假设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各占一半,一些遥远的星系可能全部由反物质所构成,但至今的探索结果都无法证实。

反粒子的存在,人们自然会想到可能存在反原子或反分子,而这些反粒子的性质与普通粒子的性质完全相同,当组合成较大的物体时,你根本就区分不出来哪是反物质组成的,哪是物质所组成的。一个用反物质组成的你和现在的你长得一模一样,在外观上是无法区分的。

反物质和物质不接触时,也像普通物质一样稳定,但当反物质和物质靠得很近时,就会立即发生湮没。在地球上1克反物质和1克物质湮没时,将释放出5*10的7次方千瓦小时的能量,这种能量是相当大的,并以π介子的形式放出。反物质与物质的湮没,会以超过原子弹的程度猛烈爆炸。所以人们认为没有任何星球能包含物质和反物质靠得很近的混合物,这样就开始了寻找宇宙反物质的工作。由于这不仅涉及到宇宙的起源,也关系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本质认识,因此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都颇为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从频率空间、场空间和粒子空间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客观存在的事实已经证明出了眼睛所观察到的这个现实空间外,确实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位置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另外空间。在这些空间中,有不同物质表现形式,有不同的物质存在形式,有不同的能量存在,而且互不干扰。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负宇宙空间并不一定在人们所认为的遥远的宇宙空间。如果真在这个空间中存在着负宇宙空间,那么在负宇宙空间和正宇宙空间接壤的边界就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爆炸,一是人们应该能利用天文望远镜看到这种爆炸的景象;二是这两个宇宙空间会很快被湮没,就不会存在我们这个空间,而现在的事实并不是这样。

那么负宇宙空间究竟在哪里?我们说,负宇宙空间和正宇宙空间是并存的,就在我们眼前,是同一时间在同一位置上并存于另外空间之中。那为什么反物质与物质不会发生湮没而爆炸呢?是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空间,虽然能同时在同一位置上并存,但中间却存在着巨大的间隔,所以二种物质是不会碰到一起的。

为了便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举例说明。科学实验表明,原子核中含有极大的能量,任何物质又都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任何物体,包括人的身体里面都有大量的原子核,可以说人的身体和原子核是同一时间在同一空间位置上并存的,但这些原子核的能量为什么不释放出来呢?人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原子核的能量和热量的存在呢?一般在理论上是这样解释的,是因为原子核没有发生聚变,能量释放不出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就是人距离原子核太远了,无法感受到这种能量的存在。有人可能说,刚才还说原子核就在我们体内,现在怎么又说我们距离原子核太遥远了呢?

理解这样的问题并不困难,但必须打破人们常规的思维观念,不能用观察三维空间物体的方法来理解另外的空间的存在。下面以太阳系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在太阳系中,地球的位置距离太阳本身而言,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所以我们在地球上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和阳光。可是如果在太阳系外层的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上,因距离太阳很遥远,气温在-200℃以下,人类如果在这地方居住,该是多么寒冷阿!所以尽管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的温度高达6000℃多度,但由于太阳系非常庞大,从整体上来说,在太阳系的外面来看,太阳系还是一个冰冷的世界!

同样道理,原子核虽然具有很大的能量,但类比之下,整个原子空间也象太阳系一样庞大,从整体来看,原子和太阳系一样,也是一个冰冷的世界!对于人来说,尽管人体是由分子、原子组成,里面有许多原子核,但是离原子核还是太遥远了。我们知道,地球离太阳比较近,平均距离就有14960万公里,那太阳系外层的冥王星离太阳就更远了。相比较而言,在原子的外边来看,距离原子核该有多遥远呢?所以说人体离真正的原子核是相当遥远的,人类在生理上永远都无法感受自身原子核能量的表现,因为人体是由原子组成的。人体自身的热量是分子运动产生的,可不是原子核产生的!

所以说,正宇宙空间和负宇宙空间虽然可能同一时间在同一位置上并存,但实际相距甚远,人们也不要担心相互之间会发生湮没和爆炸,因为这也仅仅是宇宙的一种存在形式!这仍然是在实证科学的观念束缚下的对宇宙空间的一种认识。

李洪志大师指出:“在很高、很微观的宇宙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这也是真、善、忍最高宇宙特性,在宇宙一定空间层次体现出来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从上往下、从微观至洪观贯穿到一定的空间。越往下两种性质的物质,随着不同层次的法的表现状态,表现越不同,差异越大。从而产生了道家所讲的,阴阳和太极之理。再往下,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就越来越发生对立,那么就形成了相生相克的理。” “然而宇宙是真、善、忍为特性的,常人社会也一样。我所说的这两种物质也只是无数存在于从上到下、从微观至洪观,直到人类社会,反映在生命和物质中能造成两样性的两种物质而已。而构成生命和物质从上到下直至人类社会是由无数的各种各样的从微观到洪观的物质构成的。”(《精進要旨》- <佛性与魔性>)

“宇宙有个特性叫真、善、忍。为什么说物体的微粒中都有真、善、忍?其实真、善、忍就能够把最本源的物质──最本源的那个东西还不能完全叫其物质,把最本源的东西聚合成原始最微小的原始物质。形成后把它结合成各种极微粒物质,又把这种微粒物质分化结合成各层空间的土、石头、金属元素、光和时间──宇宙中的各种基础物质。然后進一步生化,产生更大的物质,因此产生了万物。那么万事万物都产生于这种宇宙特性的时候,里边都自然就带有这种宇宙法的制约性。所以,任何的物质都有佛性──真、善、忍,那就是构成宇宙的东西。佛法,也叫作“道”。”(《转法轮(卷二)》-<在大屿山讲法>)

“爱因斯坦不是一般人,他发现了宗教甚至神学所讲的东西是对的。因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只限制在人类的知识范畴,就象现在下的科学定义。当人真的往下研究下去,再往下发展的时候,发现宗教所讲的是对的。所以更高一层的生命代表着更高一层的科技,他所掌握的科技对世界的认识要超出常人,所以爱因斯坦已经走到人类科技认识的最顶点了,再往下研究发现宗教讲的完全是真的。近代有很多科学家、哲学家最后都走入了宗教,都是很有成就的人。而现在被目前科学水平的框框、迷信僵化了的人一概都说成了是封建迷信。” (《转法轮(卷二)》-<现代科学的框框与佛法的博大精深>)

解忧

时间如水流
人生总带惆
生生为何来
世世都在求
问天天不语
对月雾满头
迷向何人问
真相解天忧
乱世传大法
一定有因由
(《洪吟三》)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