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君臣的“互依共生”关系(数文)

慧勉


【正见网2016年09月28日】

一、君臣的“互依共生”关系

燕昭王问郭隗:“我们的燕国是小国,地狭人少,南边有强大的齐国压迫,北方又被强悍的外族骚扰,时时有亡国的危险。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确保生存?”

郭隗说:“把臣子当成老师一样事奉的,才能成为‘帝’;把臣子当成朋友一样平等相处的,才能成为‘王’;把臣子当成宾客一样礼遇的,才能成为一霸。至于那些把臣子看成奴才一样随意使唤的,差不多一个个都成了亡国之君。”

燕昭王问郭隗:“哪里有值得尊为老师的贤人?”郭隗说:“像我这样一个平凡、没有才干的人,如果都被你当成师长一样来敬重,还怕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不闻风跑来吗?不如就从我郭隗开始吧。”

于是,燕昭王以弟子之礼,事奉郭隗,并筑台于易水东南,设置千金以招天下之士,是为“黄金台”。

果然,这场“善意骗局”的双簧演出,极为成功!乐毅、邹衍、剧辛等人,一个个来归燕国。燕国迅速强大起来,东下齐国七十多座城,几乎灭了齐国。后来因燕昭王逝世,他的儿子燕惠王不肖,赶走了乐毅,接下来便是齐国反败为胜的“田单复国”了。

【简析】

这段历史,后来成了敬贤求才的最佳范本之一,也是历代自认怀才不遇的人,最缅怀的掌故。唐代李白的《行路难》诗咏道: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慧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说起来,昭王和郭隗的合作,十分美好。昭王如愿以偿的做叫了富国强兵,郭隐也因此尊贵无比。这就是君臣之间的“互依共生”关系。

二、杨因的履历表

杨因听说赵简子广求天下之士,特地前去拜见,自我介绍是:“我因为和邻居不和,被迫搬了三次家;事奉过五个不同的君王,也都以罢官收场;现在听说您广求天下之士,所以特地前来求见。”

赵简子一听,饭也来不及吃完,就赶快吩咐大礼迎接。左右侍臣觉得奇怪:“三次被邻居赶走,一定是行为不容于众人;五次被罢官,显然是事君不尽心尽力。杨因有这八次不良记录,为什么还要接见他呢?”

赵简子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就像美女一定遭丑妇妒嫉一样,在如今这个乱世里,有才能的人,一定被庸人所排斥;行事正直的人,一定被恶人所憎恨。”

于是,赵简子以大礼,迎见杨因,经过深入细致的交谈、了解,拜为国相。果然赵国大治!

【简析】

这实在是一则神奇得不得了的故事,“居乡三逐,事君五去。”这样的履历表,有人敢填写。竟然也有人敢要这种人。应征的还是国相,这个最好的职位!这可能是全世界最神奇的谋职术了。赵简子也是一位高人,卓尔不群!

三、阳昼的钓鱼心得

宓子贱出任单父一地的邑宰时,先去拜访阳昼:“您对我有什么赠言吗?”

阳昼说:“我出身贫贱,哪里懂得什么治民之道?只有一些钓鱼的心得,说给你随便听听;你一投下钓丝,马上就冲过来吃饵的,这种鱼叫‘阳桥’,肉很少,味道又差。另外有一种鱼。你不太感觉得到它的存在,也不太肯吃饵,这是‘鲂鱼’,肉质肥厚,滋味非常鲜美!”

于是,宓子贱上道赴任,还没进到单父的地界,就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出城来迎接。密子贱一看,赶快吩咐车夫:“车子开快一点,阳昼说的那些‘阳桥’鱼,都来吃饵了。”

车子直入单父地区,宓子贱立刻亲身拜见没出来迎接自己的、当地贤达父老,请他们一起来治理单父。果然政绩很好。

【简析】

故事写得精粹,寓意十分深长。中国的神传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所以应该认真学习,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当今的社会,特别需要宓子贱!

四、蹇卦的意义

《易经》里的蹇卦 说:“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意思是讲:忠直的臣子劝谏君王,为的不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希望国家能避免危难。君王犯了过失,是国家危亡的开始,见到君王有过失而不劝谏,等于是不把国家的危亡当一回事,这是忠臣做不出来的。但劝谏了三次不蒙采纳,也就可以离开了。不离开,则恐怕自己的生命会有危险,这种护惜自己生命的行为,却也是仁人所应该有的。

至于在劝谏的方式上,孔子赞成用非正面的、隐语婉言的方式,称之为“讽谏”。因为不劝谏恐怕国家会有危难,劝谏得太激烈,又恐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险,虽然说国家远比自己的生死重要,但是如果丢了性命又不蒙采纳,也还是得不到劝谏的效果。所以必须考虑君王的性格,当时的实际状况,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以找到一个最适宜的劝谏方法,最好当然是能兼顾国家和自身的安危。春秋时,泄治(人名)劝谏陈灵公,而遭到杀身之祸,曹羁(人名)三谏曹君不听,而离开曹国。孔子作《春秋》,虽然都称赞两人是贤人,但真正比起来,曹羁才合于劝谏的礼法。

【简析】

谏官是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是中国历史很独特的现象,也关系着我们对历史的权力结构、官僚制度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这段文字,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均据西汉刘向《说苑》)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