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原论(八):什么是中国画

天外客 见善


【正见网2018年10月14日】

什么是中国画?这个话题本来没有谈的必要,但是在今天的绘画圈里它却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造成这种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人在绘画表现形式上的观念分歧,同时这也是分化出传统中国画与当代中国画这两种说法的原因。

其实在民国以前,并没有“中国画”这个叫法,更没有“中国”这个国家概念的名词。中国画这个叫法是在近代西洋绘画引进中国时而相对以地域来命名区分出现的。在古代,绘画主要是以所用材料、媒介来命名,比如最早在2000多年前画在丝织品上的图画叫做“帛画”,更原始画在岩洞石板上的画叫“岩画”,以及到后来逐渐盛行的在寺院、宫殿墙壁上作画,叫“壁画”,又有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等;按绘画题材命名叫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按技法命名叫重彩、水墨、白描等。因为早期绘画所用颜料主要以矿物的红色和青绿色为主,所以绘画又以“丹青”来喻指,后来“丹青”一词一直被延续下来,就作为了中国绘画的代名词了。包括现在的西方绘画也是以作画媒介来命名,因为作画要使用松节油来调和颜料,所以叫做“油画”,更早时期他们用蛋清或蛋黄来调和颜料,盛行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那时叫做“蛋彩画”。其实这种以作画媒介来命名的叫法更能准确区分不同的绘画,之所以叫中国画,从某种意义上是有突出中国文化背景及中国画本身独到特点的内涵。

那么现在对什么才是中国画的这种争议是源于什么呢?是对于中国画的技巧表现及表现内容上产生了不同观念的碰撞造成的。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中,衣食住行已经与古代社会有很大不同了,所以有些画家就想去表现当代的环境与人文内涵。由于环境的变化与西方绘画造型理念在广大画家思想上的普及,很多人借着与时俱进的潮流,喜欢尝试融合不同艺术的手法,虽然得到了一些创新的改变,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同时也使得传统中国画的独特形式感及韵味被弱化。看上去还是中国画所用的材料与技法,但表现出来的意境距离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太远,所以遭到习惯于传统绘画形式的画家们的不认同。但是这些看似传统的画家们,在创作题材及表现形式上又大量在模仿古人,而且主要是摹仿明清时期的作品,尽管提倡的是宋元,可是水平依然停留在明清的一般表现形式上,没有什么更大的突破进展,而且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上的复制,同样遭到与时俱进的潮流派画家们的不屑,因此也就造成了在中国画定义方面的不同观念及冲突。

其实既然叫做中国画,一定也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深意在其中,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谈。中国自古有华夏之称,所以中华民族也叫华夏族,但是华夏族的定义却不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也不是以人种的外貌形态特征来定名的。在中国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所以华夏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而不是地域、种族上的差别。这就是古代的华夷之辨,也叫夷夏之辨。所以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是不是中国人?严格的说还不能以表面来判断,得从符不符合礼义文明的程度判断。如果只是按照种族来区分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民族融合过程中,炎黄子孙的血统早都不纯正了。其实什么是中国画?也同样可以按照这种理念去认识。毕竟它是产生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如果撇开文化背景中的正统精神,就无法合理定义中国画。为什么纯正风格的中国画会令人觉得亲切呢?就是有这种共通的文化底蕴精神造成的。如果把这种精神抽掉,就好比把人抽掉,只留下一件衣服,而这件衣服谁都可以穿,甚至动物,那不就不伦不类了吗?所以是不是中国画,不但要看表面呈现主题内涵的形式,更要看是否符合中国正统文化的道德内涵。两者兼备,才算得上是纯正的中国画。

说起传统中国画,这是相对于当代中国画而言。但是有关传统还有这样的问题,中国画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经历过许多朝代的变换,哪个朝代的风格不是传统文化造就的呢?但哪一个朝代风格能全盘代表中国画中的传统呢?所以有些人就觉得这个“传统”二字具有很大模糊性,这也是今人对“传统”二字的观念不清造成的。“传”当然是承传的意思,“统”在这里有系统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包罗万象,囊括一切。整体虽然纵横交错,看似复杂,其实从宏观上看就很简单,其核心精神就是历代中国人一再强调的“道德”二字。既有佛家的“法”与道家的“道”,也涵盖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所体现的德行,因为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交相辉映的结晶。中国画也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艺术形式之一,所以它的核心精神也是道德。那么只要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要求,就都是传统的,唯一有区别的是境界的不同。风格与特征都会随着时代的推移与意识的转变而发生变化,而唯独铸造一切文化特征的精神本质是永不会变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之“宗”正在于此。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无外乎笔法、构图、用色这三大部分,简而言之,笔法所注重的就是“准”,不论强调何种特点,如果行笔轨迹及刚、柔、快、慢拿捏不准确就达不到所要的效果。关于如何掌握笔法及笔法的要点,在古人的书画典籍里都有详细论述,如晋代卫夫人的《笔阵图》与五代荆浩的《笔法记》,一书一画,尽言其详。而在构图中只讲求“稳”,计白当黑也好,疏密布置也好,皆为使“阴阳平衡”。只要在视觉中达到稳妥的效果就是成功的构图,所有的变化都是建立在“稳”的基础上,也可以说是“平衡”。用色在东西方绘画里所要求都是一样的,不管追求如何用色,凡属正统审美都求“和谐”,并没有死板的规定要如何搭配颜色,但能和谐,能给人以应有的美的感受即为佳作。而和谐的关键在色调的统一性或互补性,所谓“随类赋彩”,这也是写真特性的要求。中国传统绘画不刻意表现光影对物体造成的明暗变化,而只以物体的固有色加之以阴阳变化来体现,这是区别于西方绘画理念的地方。中国画的传统审美中还有以曲为美的观念,线条以及造型大多趋于圆润流畅之美,显得飘逸而含蓄,常求笔墨有其尽而意无穷之余韵美。

因技法无定式,风格随人变,所以这里仅是概括的从大的方面总结了一点。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绘画创作亦是如此,画无常形理有常,学习掌握绘画的基本原理,遵守画理去表现,并不需要死板教条的绘画程序。但基本技巧的本身是每个画家都要掌握的,运用的如何取决个人。所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历史上,中国画技法一直是流于民间、文人与匠人之间,完全是一种经验的传承,一直没有系统,因此技法的使用在历朝历代皆有不同。过去留下的技法理论也有很多,基本都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并不能说谁的技法代表是最正确的,只有表现出来的效果最具说服力,这也是两宋时期的绘画被公认为是历史上的顶峰的原因,写实而意韵生动。

在传统绘画技法层面,今天讨论的焦点都是在宋元之间,其实宋、元恰恰是中国古典绘画技巧的分水岭。很多人喜欢将宋、元连在一起讲,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其实二者相异甚深。在谈写意与文人画时,就讲到元朝是文人画的开始与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画写实技巧走向衰落的开始。那么具体宋画与元画的差异在哪呢?其实是一种技法与精神的迁移。宋人作品,讲究师法自然,故得法度精严。元人作品,倾心意趣,重在笔墨,并不着意于格物写生。宋人作画恪理求备,务使气和神全,形神俱至,故有两宋辉煌。而元人所推崇者,文人画耳,此所谓文人多不以画为专业,平日里文章之余,戏使笔墨,兴之所至,以画自娱。所以有很多渴笔枯墨,后人谓之以“书卷气”、“惜墨如金”。

其实,以兴而论,何以精严?不能精严,如何致广大呢?只是文人社会地位高,掌握话语权,所以中国画的发展方向才能被他们左右。其实文人也是有境界差异的,儒者亦有君子小人之别,甚至僧道之辈亦有真伪之辨,所以不见得是文人就一定道德高尚,从而一概推举。真正的高士不束缚于学问本身,亦不以地位尊卑视人,只以善恶之理辨贤愚,以道德境界分尊卑。北宋郭熙,标名千古之山水画大家,每做画必焚香净几,如待大宾。其子郭思在《林泉高致•序》中言其父郭熙自少时便从道家之学,所以其画中也常有道境,因而不凡。郭熙出身布衣,能得此画中之道,并取得很大成就,开一派山水宗师,此足以说明绘画的境界不在于地位高低,反观其自视甚高之人,文人也好,士夫也罢,千载之下,有几人可与比拟?

说起学道求道,这真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自人文初祖黄帝便是修道成神,乘龙而去,今之黄山便是其修成得道飞升之处,故此山名曰黄山。其衣冠冢仍在,历史与传说犹存,更彰显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道统有自,源远流长。三皇五帝对文化的奠定,使其后的帝王皆是奉天意而抚驭天下,尊道德而教化百姓,凡事以天意为尊。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漫漫岁月中,人心也不再如前,渐渐的由尊天道的核心价值转向人道。这种核心的转变也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衰败过程,而唐朝正是盛衰的转换点,它既是本次华夏文明的顶点也是转衰点。之所以盛唐时期能成为本次中华文明的顶峰,是因为其时修道求道之风盛行,佛道大兴,以前所未有之势正面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才使得民风淳朴,文明昌盛。佛家讲,善德是人一切幸福的原因所在,世间的君臣富贵皆是从修德而生,而德行体现的根本是对天道的遵循,所以顺天意的人才是好人。在盛唐无论君王还是庶民,都一致崇佛向道,人心岂能不和?世风岂能不正?所以盛唐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了令后世无法匹及的高度,甚至有万国来朝的盛况,可谓盛况空前。

从中国画的发展来看,魏晋南北朝是兴起的阶段,隋唐是达到鼎盛的阶段。尤其在唐朝,人物、佛道画是创作主流,尤以神佛壁画盛行,堪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而到了宋代,人心逐渐从天道下降到人道,绘画上也表现为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作为创作主流,佛道主题逐渐弱化。这时期人对神与自然的崇敬逐渐走向抒发个人情怀上,说明中国画的境界在宋代已经是在走向衰落的开始了,创作主题的更换就是标志。境界没有那么高了,表面技法也不能再继续得到突破。所以在宋代出现“文人画”的概念,直接拉动了对技法本身的下滑,从真实的描摹自然走向笔墨本身的情趣。不再以师法自然为旨要,而以抒发自我为目的。伟大的艺术作品具有传承文明、涵育道德、传播知识、陶冶情操的作用,在东西方各大文明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但这些不是建立在以表现人为主题的基础上所能实现的,因为人性是不完美的,东西方历史上所有创造的辉煌都是建立在普遍人心向善、道德水平较高与信仰全盛的时期,所以说中国绘画的发展在宋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发展到今天,不但创作主体不再是神,就连当初的文人境界也达不到了。今天的主题主要是情感的宣泄,道德价值的要求几乎没有体现,甚至有些本来就不美的东西也成了潮流,艺术中充满浮夸与刻意的扭曲,表现的人物主体也像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如果站在心性的角度上看,纵观画史,这难道不是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人间又走向阴间的发展吗?

在今天所有的绘画研讨中,人心的变迁,道德滑坡的因素,一直是被人忽略的部分,为什么古人那么热衷于求道、修道?他发现只有修道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打开真正的智慧去了解更广阔的空间层次,才能了解宇宙的真相,通过对人体的不断修炼达到对更大更高宇宙层次的认知以及对生命深层内涵的探索,这是“天人合一”的另一层意思。只有在更高的层面上才能把其下的一切说清楚,也只有在高境界的心性基础上才能把技艺之精美充分发挥。可是今天的人大多由于观念中排神的原因,对此大多嗤之以鼻,站在现代实证科学及无神论观念上去认识古代的社会,否定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立足于已经败坏下来的道德观念中去揣摩古人的精神状态,如何能意与古会?所以要想恢复传统绘画就得重塑文化理念,从修习内心开始,达到君子的道德要求,分清善恶,找回辨别好坏的能力,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画!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艺术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