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岭秀孤松:陶渊明之《四时》

纤纤


【正见网2022年08月12日】

魏晋时期陶渊明的这首《四时》记录了当时的四季的天气状况。全诗共二十个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此句写当时的春夏。首句“春水满四泽”说明当时的春天是多水的,与今天的“春雨贵如油”形成鲜明的对比。“夏云多奇峰。”古人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天象与人是有关的,当时夏日的奇峰是因为在当时修炼人比较多,才促成的。陶渊明本人也是一位隐士,据说也是有神通的。有个“虎溪三笑”的佛家故事就与陶渊明有关。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秋天月亮发着神秘的辉光,冬日的山岭上一棵松树屹立着。古人喜欢月光,古代的月光更加的神秘,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而冬日屹立的孤松其实是人烟稀少的一种表现。人烟稀少的同时山上也相对树木没有那么茂盛。

魏晋时期春水四溢、云多奇峰、月光神秘、孤松独秀。与今天的四季是大不相同的。天象的变化与世间的人的生态是相对应的。魏晋时期人烟相对稀少、自然环境神秘又变化,是因为当时有很多的修炼人(包括一些隐士)的存在。而今天的环境嘈杂又恶劣,是因为人的不安定或者说不好的物质的存在所造成的。

古人修炼环境好,想修的高也难。因为人的道德水平相对都高。今天的环境不好,更是修炼人修炼的好机会。在今天的这种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环境下,人会走向两极,好人会修炼得道,坏人会彻底销毁。人们会选择什么,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吗?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