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8月31日】
匡(ㄎㄨㄤ)。(kuāng)
【历史来源】
1、以邑名为姓。根据《风俗通义》、《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另一说为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所以世代子孙便以邑为姓。
2、根据《尚友录》记载,古代有匡国,春秋周定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所以古匡侯之后,认为有匡国也就是鲁匡邑。
3、春秋时卫有匡邑,或有以邑为氏者。
4、也以邑名为姓。根据《姓源》记载,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旧匡城。另一说为今河南扶沟),因此后代子孙便以邑为姓。
5、出自于他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匡姓。
【郡望】
晋阳郡:古唐国地。春秋时为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设县,治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
【堂号】
1、凿壁堂、乐安堂:汉匡衡,幼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
2、其它堂号:晋阳堂。
3、自立堂号:结庐堂等。
【历史人物】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西汉时山东省枣庄市人。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 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 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西京杂记》上有这么几件与匡衡有关的故事:
东海人匡衡好学。家里穷,买不起蜡烛,匡衡将墙壁凿了个小孔,就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这就是“凿壁借光”典故的由来。
同县有个富户多书,匡衡去他家干活,不要工钱。富户问他为什么,匡衡说:“愿意读遍你家的书。” 富户便资助匡衡读书,最终匡衡的学问闻名天下。
县上有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向那人请教《诗经》的疑难,那人答不上来,羞愧的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着说:“先生请留步,我还有问题求教。”那人说:“我什么也讲不出来。”不顾而去。当时人说:“无说诗,匡鼎(鼎是匡衡的小名)来。”
国(ㄍㄨㄛ?)。(guó)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以祖字为姓。根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便以祖父的字为姓。
2、出自于姜姓,以赐姓为姓。根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记载,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国氏,本来是齐侯公族大夫,但由于是周天子亲自任命为辅国正卿,齐国国君便赐以国姓,意思为国家尊贵至上的姓氏,所以后代子孙便以此为姓。
3、出自于百济国大臣八姓之一--有国姓,因而后世便以此称作为国姓。
【郡望】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西历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相当于现在江苏省西北部地区。
【堂号】
恭俭堂:三国时魏国有国渊,自幼随大儒郑玄读书,郑玄夸他是“国器”(意思是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武帝时辟为司空掾,累迁太仆。恭俭自守,不骄不奢。国氏因以“恭俭”为堂号。
【历史人物】
国渊(生卒年不详),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归魏为臣。
国渊归曹后,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国渊负责处理屯田事宜。国渊发挥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员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短短五年间就做到国家仓廪丰实,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曹操征伐关中,留国渊作后勤,担任居府长史,统摄府中诸事。不久,田银、苏伯于河间造反,将军贾信破之,田银属下千余人众请求投降,程昱劝曹操不诛降众,国渊亦认为请降余党并非首恶,为其求赦,结果这千余人都得以保命。
在纪录战事的文书中,按照常规,战功往往会夸大十倍,即“杀一人”会写成 “杀十人”,但国渊在呈报是次平乱一役所斩获的首级数量时,却只是如实上报。曹操问其原因,国渊便说:“国家征讨外寇时,夸示斩获贼首的数字,可以增长军队的威势,亦可振奋国民之心。但如今河间属国境之内,田银等人的造反是内乱,虽然平乱亦是一种战功,但这毕竟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我深为国家有内乱而感到羞耻。”曹操十分欣赏他的言论,于是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后来国渊任职太仆,位列九卿,最后卒于任内。
文(ㄨㄣ?)。(wén)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以谥号命名的姓。根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藉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登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商纣王封为西伯。但因为西伯声望太高,纣王又找藉口将西伯囚禁,后来被释放。西伯归周后,以贤臣姜尚为辅佐,先后吞并了虞、芮、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河南嵩县北)等国,并建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以西)作为国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实力远超过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继位,完成灭商大业,西历前11世纪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追谥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子孙当中有些以他的谥号文字为姓。是为陕西文氏。
2、出自于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根据《姓氏考略》资料所载,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又迁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前209年,为秦所灭),直到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姓,是为河南文氏。
3、出自于姜姓。根据相关资料所载,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历四次迁都,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了有些是以原国名许为姓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文为姓。
4、出自于妫姓,以谥号为姓。战国时,齐国(今为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为文子。所以其中有些后世有以文字为姓,是为山西文氏。
5、出自于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彦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郡望】
燕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郡,秦、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区,东汉移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
【堂号】
信国堂、正气堂:宋代文天祥为左丞相,封信国侯,進屯潮阳,元将张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气歌就义》。
【历史人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陵(江西省吉安县)人,出生于南宋末年多难的朝代,因此文天祥的一生可说是坎坷多劫。
自幼父母亲灌输他做人的道理,并以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例来教导他要忠君、爱国,由于受了父母的薰陶,从小他就好学不倦,立志要做一个尽忠尽孝、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文天祥二十岁那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字里行间,涵盖了古今治国的大道理,充满了作者的赤胆忠心,因而受到主考官的青睐,皇帝在殿试后果然选文天祥为状元。
然而文天祥的官途并未能一路亨通,因昏昧的皇帝不辨贤愚,再三的贬斥。文天祥并不气馁,一有机会便施展他的抱负。
外敌元军终于发动攻击,文天祥一听到京城危殆的消息,立刻赶回临安去保护皇帝,就在这危急之下,文天祥被任命为宰相,并奉派去跟元军将领伯颜谈判。结果谈判破裂,反而扣押了文天祥,好不容易才重获自由。但他并不害怕,赶回宋军阵营,继续指挥作战,可是临安不久就被元军攻陷了,文天祥只好赶到温州,继续辅佐幼帝赵罡,再与元军抗衡。
经过几年的干戈,文天祥的妻女都被元军掳去了,他忍受妻离子散的悲痛,仍不放弃任何能与元军对抗的机会。在征战中,元军最终吞噬了南宋,文天祥也被俘虏了,元军将领欣赏他的忠义气节,费尽心思想要招降他,而文天祥伤心欲绝说:“我身为南宋之臣,我怎么能为荣华富贵而背叛国家?”每到夜里,他总是默默的哀悼已灭亡的故国山河。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去囚禁,受尽了折磨,气节丝毫不变。元世祖忽必烈以他们全家团聚做为条件,要他投降,而他没半点犹豫,绝口不言投降。忽必烈对他激赏不已,说:“你有什么愿望,朕一定答应。”文天祥凄然笑说:“亡国之囚能有什么宏愿?天祥只求一死,于愿已足!盼勿为难南宋百姓与家人。”
文天祥死后,他妻子获准前来收尸,从他衣带中发现了他在狱中所写留传千古的赞文:“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寇(ㄎㄡ?) 。 ( kòu)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己姓,以官名为姓。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因此子孙便以官名为姓。
2、出自于姬姓,以官名为姓。春秋时,卫康叔为周司寇,后世子孙便以官名为姓。后来春秋时卫灵公的儿子公子郢的子孙为卫国司寇,所以后世便以寇为姓。
3、出自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有寇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古口引氏,入中原后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又辽东乌桓族有寇姓。
【郡望】
1、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现在陕西省大荔县。
2、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3、上谷郡:西历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阳,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
4、上党郡:秦代置郡,所在地为今天的山西省沁水以东的地区。
【历史人物】
寇准是宋真宗时的宰相。他幼年时不喜欢读书,整天不是游手好闲,就是惹事生非,他的母亲对他的行为非常愤怒,有一次竟拿秤锤掷他,使他的脚血流不止,此事让他幡然醒悟,决心用功读书,故而走上学而优则仕的路。他的母亲死后,他摸到脚上的伤痕时,想到母亲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就提醒自己要做个有用的人,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
王旦的感召
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用这一句话形容宋朝宰相王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王旦与寇准是同榜進士,王旦担任宰相,掌中书省;寇准在枢密院,主管军机要务。有一次,中书省公文送到枢密院,公文上的印信盖颠倒了,寇准发现后上奏皇帝。宋真宗以此责备王旦,王旦当场认罪,中书省的官员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事有凑巧,不久枢密院也将公文印信盖颠倒了。中书省的官员将此事告诉王旦,并认为这是报复的好机会,王旦不以为然地说:“印信盖颠倒,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为了这种小事冤冤相报,而影响国家的大事怎么办?” 事情传到寇准耳中。第二天他见到王旦时,惭愧地说:“同年,你怎么能有如此的大肚量呢?”
还有,王旦认为寇准很有才能,多次请皇上任用寇准为宰相,可是相反地,寇准每次都在皇上的面前说王旦的短处。后来皇帝忍不住对王旦说: “你老是在我面前称赞寇准,可是他却经常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王旦说:“我在位的时间很久了,所经手的事务难免会有疏失,寇准能够把我的过失向皇上报告,可以看出他为人耿直、不和稀泥。我之所以推荐他为宰相,这也是原因之一。”寇准知道后,对王旦宽容大量十分感佩,因此决心效法王旦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为国为民的精神。
澶渊之盟
宋真宗在位时,契丹人突然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消息传来,宋朝上下人心惶惶。真宗召开紧急会议时,有人说:“契丹兵力雄厚,不能跟他们起正面冲突,唯一的办法是求和,然后送上美女和金银珠宝。如此的话,相信大宋就可以保平安了。”寇准认为一味地求和,会使敌人食髓知味,非长久之计,故提议说:“如果皇上御驾亲征,一来可以振奋军心,二来可以吓阻契丹,如此必可击败敌军。”
真宗采纳寇准的建议,果然在澶渊打了胜仗,这就是史称的“澶渊之盟”。此一战役,使宋朝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无地起楼台
虽然功在朝廷,但他为官清廉,做了几十年的官,还没有自己的房舍。他的好友魏野为此吟诗道:“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意思是他官做得很大,可是却没有地可以建房子住。这件事流传得很广,甚至传到了北方外族。有一次,一名外族使者来访时还问道:“哪一位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
就是因为这种高尚的情操,寇准的事迹才会几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