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9月18日】
【原文】
zhōu xiōng wú huì ,jì shū bù chī 。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ㄓㄡ ㄒㄩㄥ ㄨ?ㄏㄨㄟ?,ㄐㄧ?ㄕㄨ?ㄅㄨ?ㄔ。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注释】
(1)周兄:孙周之兄。周,春秋时代晋悼公孙周,晋襄公的曾孙。悼公在位十五年,施行仁政,惩乱任贤,九合诸侯,采用了魏绛的和戎政策(参见一东10),使晋国霸业推至了巅峰。
(2)慧:聪明、智慧。
(3)济叔:王济之叔王湛,字处冲,西晋太原(今属山西)人,王浑之弟。被侄子王济赞赏而逐渐闻名,任尚书郎、汝南内史等。济,王济,字武子,西晋大将王浑之子。年少而才华出众,风姿英爽且勇力过人,文词俊茂,闻名当世,但忌妒伤人,生性豪侈。为晋武帝女婿,娶常山公主。任中书郎、骁骑将军、侍中等。
(4)痴:傻。
【语译】
孙周(晋悼公)的哥哥不太聪明,王济的叔父王湛并不痴傻。
【人物故事】
晋国大夫栾书、中行偃派人杀了晋厉公,迎立十四岁的孙周为国君。大夫们在清原迎接时,孙周说:“我本来不希望回来做国君,虽然事已至此,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你们责求国君,使他献出生命,立为国君却不听从国君的命令,又何必要国君?那么两三个人要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共同顺从国君,才是神所福佑的啊!”栾书等回答:“这是群臣的愿望,怎么敢不唯命是听?”即位后晋悼公(孙周)上朝,驱逐了不守臣道的臣子七人。孙周有个哥哥没什么智慧,连豆子和麦子都不能辨别,所以不能立为国君。(据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
王湛年少时就很有识见与器度,平日话很少。有着高尚的品德,但起初不为人知,兄弟宗族都以为他很痴傻,唯独他的父亲王昶了解他的特异之处。父亲去世后,王湛住到墓旁,闭门守静,简朴淡泊。王湛之兄的儿子王济很轻视他,有一次王济去看王湛,见他床头有《周易》,就问他:“叔父为何会看这本书呢?”王湛说:“身体不佳时,随意反复看看罢了!”王济请他说说,王湛因而剖析玄理,微妙且有奇趣,都是王济前所未闻的。王济才气超群,对王湛有些不敬,没有为人子侄之礼。这时听到他说的这些话,不由得肃然起敬,连日连夜留连不忍离去,自认为有所不足,叹气说:“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是我王济的罪过啊!”
王济有匹很难骑乘的马,让王湛骑看看,王湛骑着这匹马,姿容美妙,善于骑马的人也比不上他。王济很喜爱自己骑的马,王湛说:“此马虽快,不过能力薄弱,不能吃苦。最近见到有匹马当可胜过,但没有草料养它。”王济试着养这匹马,和自己的马同等对待。王湛又说:“此马要给予重任才能知道好坏,平路无法分别优劣。”于是在很小的空间内测试这两匹马,王济的马果然跌倒,而另一匹马行走如常。王济更加赞叹惊异,回家告诉父亲说:“我刚得到的这一位叔父,是才能在我之上的人啊!”
晋武帝也以为王湛是个痴呆的人,每次见到王济,往往调侃他说:“你家的痴叔死了没呀?”王济常无法回答。至此,武帝又问他,王济说:“臣的叔父很特殊,并不痴傻。”因而称赞他的杰出才华。(据唐《晋书‧列传‧王湛》)
孙周之兄过于痴傻,使得不想当皇帝的孙周被拥立为帝,或许正如孙周所言,此乃天意,并非众臣推戴之功。年仅十四岁的孙周尚未即位,就能以理服人,收回政权;即位后能施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得远近归服,恢复了晋国霸业,也算是位仁义之君了。王济之叔王湛大智若愚,真正高明的人往往深藏不露。这道理类似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大象无形”,最大的景象是没有形象的,虽然看不见却无边无际的影响着每一个人,甚至控制着每一个人,那是最高境界,它属于天象,也就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