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6月11日】
一、陶使再来天有眼,薛公不去地无皮
陶铸,明朝鄞(今浙江宁波)人,名铸,字垕仲。任监察御史,以正直敢言著称。后任福建按察司使,到任后,遵从民意,冒险犯难,除诛赃吏数十人。他在任期间,兴学重教,抚恤军民,直至辞世。
陶铸在福建担任提刑按察使时,弹劾布政使薛大方贪暴,肆意搜刮民财。
薛大方反转过来,诬告陶铸。两人闹到京师,才使得真相大白,结果薛大方被判了罪。陶铸奉诏,仍然回省任原职。
福建人民夹道欢迎陶铸归来,向他不住叩头,说:“陶使再来天有眼,薛公不去地无皮。”
二、贫官修房,感动皇上
陈谔,明代番禺(今广州)人,字克忠。曾任刑科给事中,弹劾无所顾忌,因嗓门大,被明成祖称为“大声秀才”。宣宗时,任镇江府同知。
有一天,任吏科给事中(官职名,辅佐皇帝处理奏章,稽察驳正六部之违误)的陈谔,领着众同僚,向皇上奏事,因为当众顶撞了皇上,而被降职,并受罚去修葺象房。
同僚们出钱雇人代劳,先修葺完工,即被降职而去。只有陈谔因为太穷,无力请人代劳,只好亲自动手修房。
这天,陈谔又在继续修房,弄得满身泥巴。正巧皇上车驾来到,问是谁在修葺房屋?陈谔走上前,跪拜在地,陈述了原委。皇上顾念他的刚直正义,平时廉洁奉公,又怜悯他的贫困处境,当即下令:让他官复原职。
三、尔土所生,非我有也
时苗(人名),东汉时的钜鹿人,字德胄。建安中入丞相府,不久出任寿春令。后来官至典农中郎将。
当初,时苗任寿春(今安徽寿县)县令,他上任时乘的是一辆由黄母牛拉的车,车里载了一些衣物、书籍,来此地上任。
过了一年多,他的母牛生了个牛犊。
到他离任时,时苗对父老们说:“这头小牛,是在你们的土地上出生的,因此,它不能归我所有,我现在离任而去,就把它留在这里了。”
于是,时苗留下小牛而去。
四、只有一件布衫的官
县官李仲谦,廉洁奉公,严于律己。每到休假日,便闭门读节。
他的俸禄不够用,只好让妻子纺织,以助生计。
李仲谦只有一件布衫,需要洗涤、缝补时,非等到闲暇日不可。如果正巧,有客人来访,就让孩子去表示歉意说:“家父正在整治衣服,不能出来会客。”
五、白居易的俸禄
白乐天,唐朝下啁 (今陕西渭南)人,名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進士。诗文并擅,为唐代著名文学家,盛唐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为官,从青年到老年,其俸禄的多少数目,都记录在他的诗中,而且他廉洁奉公,以致晚年家无余财的情形,也在诗中有所反映。
他在做左拾遗时,“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他在做苏州刺吏时,“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
他在做河南尹时,“厚俸如何用?闲居不可忘。”
做太子少傅时,“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白居易在任职期间,总觉得自己的工资多,从不嫌少;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少,从不嫌重、嫌多、嫌苦)
退休以后,“全家遁此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
(白居易退休后,心情十分愉悦。工资减少了,还自愧拿的钱多)
他临逝世前,作《达城行》诗,写道:“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项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白居易在职时,不贪污,不受贿,无积蓄。退休后,日益困苦。以致于必须陆续卖园、卖田、卖居宅,才能维持生活,免于饿死。)
后世君子,如果仔细地玩味这些诗句,如果每天不喝贪泉的水,也会抑制住自己的贪心;知道先贤如此克己奉公,而不可轻举妄动了。
(事据明代郑瑄《昨非庵日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