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2年11月24日】
第四章 文明属性与使命分工
第一节结构与过程(下)
四、团队建设的互补性原则
这一节的上面我们给大家讲解了许多关于从《结构论》的眼光看过程的方法,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将《过程结构论》的方法应运到人类文明这个项目管理的一些具体逻辑上来。
大家或许还记得,项目管理在操作方面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先要搭建一个有效的项目团队。这是项目管理常规5阶段第一步项目启动的中心任务。关于项目管理5阶段,我们在第三章第四节中给大家讲到过。并不是本人关于人类文明三阶段的概念,是纯纯粹粹常规项目管理的内容。其实项目管理5阶段与本人关于人类文明三阶段完全是可以对应上的。这里不妨就再给大家引用一次。也就是说,在项目管理的传统方法中,项目开发往往可以划分为这样的5个阶段:
1项目启动:启动项目,包括发起项目,授权启动项目,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
2项目策划:包括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范围,配置项目人力资源,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项目预算表,确定项目预算表,制定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确定项目沟通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3项目执行:当项目启动和策划中要求的前期条件具备时,项目即开始执行。
4项目监测:实施、跟踪与控制项目,包括实施项目,跟踪项目,控制项目。
5项目完成:也叫收尾项目,包括项目移交评审,项目合同收尾,项目行政收尾。
可见搭建项目团队是项目管理第一步项目启动的中心任务之一。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一般搭建项目团队时往往还需要建立一个团队组织逻辑关系图organization chart,表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然后下一步才能够进入到项目策划的阶段,然后再通过任务分解、进度管理等操作将每个项目阶段的具体任务分摊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然后再进行资源配置、节点设置、建立监控检验标准等工作。
然而所有这些后续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策划(项目5阶段的第二阶段任务)或者项目实体操作(项目5阶段的第三阶段任务)都必须基于5阶段启动第一阶段关于项目团队建设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项目团队建设,项目策划的一切逻辑设计都属于是一种纸上谈兵,永远都无法转换到5阶段第三阶段项目实体的执行上去。事情总是要由人去实施的。
这里我们需要给大家说明的就是,组建团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团队角色的差异性、互补性原则。就是说,组成项目团队的各个角色一定应该各怀绝技、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不应该团队成员大家的本领功能都一致。如果技能特征都一致,你具有的本领我也都具备,我没有的本领你也不会,那么为什么还需要组建这个项目团队呢?
项目团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在于差异性、互补性。或者说只是组建高水平团队的一项原则。你所擅长的我不擅长,我会做的你不一定会做。这种互补性叠加在一起才可能产生一种系统的放大效益。这是组建项目团队的目的所在,依靠差异性资源成就系统效益——如果离开了对方,自己也不可能单独独立的完成项目。这就是“离开了某个人地球(项目)就不会转”的“不可分”原则,而不是“必然规律”的那种“离开了谁地球都照样转”的那种“二分法”原理——一种可以将事件与规律相分离的原理,也就是以往引发“必然”与“偶然”之争的那个原因。
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论》思维,所有“物用”的层面,也就是所有执行层面、实施层面或者战术层面,所使用的其实都是事物的某种“偏性”,而不是规律的“通性”或者“普适性”。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这叫做“用理”。
其实唯有“偏性”才能够产生做事情使用方面的效率。而“通性”其实适用于不同“偏性”事物之间“沟通”与“转换”的。“偏性”之用在于效果;“通性”之用在于转化,也叫做“化性”。
“偏性”与“通性”不能混为一谈。这是事物的“质性”分析方法。在组建项目团队时候,其实“偏性”与“通性”两种属性都需要。比如项目团队的角色选择主要在于“偏性”,项目的范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管理往往属于“偏性”,然而项目的进度管理包括时间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集成管理往往都在于事物的“通性”。
业务管理基于“偏性”,那是专业属性,而纯粹的管理在本质应该属于一种“通性”,处理的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然而针对于事的专业分工、专业技能则属于一种“偏性”,属于一种“术用”层面的技术工作。一般而言,要素属于“偏性”,系统属于“通性”;“地理”属于“偏性”,“人理”属于“通性”。在“天地人”三才结构中,“人”的意义就是“通”,沟通“天地”。
然而即便是许多做管理的人士其实也经常混淆“偏性”与“通性”的不同属性,于是管理就成了一种“专业”,管理者就成为了一种“职业经理人”。这就是将“专业做事”与“通用管理”混为一谈的表现。其实当“管理”降格成为一种“专业”的时候,“管理”所应该追求的那种“系统性”也就丢失了,管理专业于是只能退化成为了一种专业利益点上的竞争而已,变成了一种内斗的手段。
因为西方文明所擅长的是一种“量性”思维,而我们前面所讲的这些“属性”实际上都是关于事物“质性”方面的原理,属于西方二分法所丢失的系统特性,因此西方思想不识事物的“偏性”与“通性”之分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说明一点,我们所讲的“建立团队差异性角色”的原理其实也属于是一种“质性”法则,也未必是西方“量性”认知所承认的。如果按照“量性”的标准来看问题,组建团队就是出于“量性”与“规模”的要求。当然本人并不否定“量性”要求对于团队的意义。然而依据“量性”标准打造出来的团队属于比较低要求的团队。而依据“质性”标准打造出来的团队才是比较高级别的团队。我们在前一章最后一节中给大家列举的拿破仑战争的例子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打造团队的关键是“质性”而不是“量性”,所以就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具有差异性,具有互补性。至少人类文明的团队建设宇宙意志是按照高标准来打造的。
那么让我们还是再回到关于组建项目团队的这个问题上来。组建项目团队的互补性原则就要求项目团队的成员不仅身怀绝技而且关键是要各自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团队采集到更加全面的信息。然后基于全面信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为团队决策层提供多种选择方案,才能够保证团队决策层尽可能的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尽可能少的犯错误,少付出因错误决策而付出的成本、学费、代价与无效劳动。这也是由项目“一次性独特性”属性与“成果不可挽回性”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于项目管理在本质上属于时间管理的属性所决定的。如果项目决策总是犯错误,项目实施总得翻过来再来,再更正、再从来,那么即便是物质资源量可以支撑得起,但是项目的时间可是玩不起的。项目进程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反复犯错误,反复犯错误之后然后再更改。项目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为时间之矢是单向的,是不可逆的。做错的事可以翻过来再做一次,但是流失的时间资源可是找不回来的。这就是时间成本的意义,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的意义。丧失机会那是有成本的。
所以说,项目管理的本质是时间管理。如果时间管不住,那么项目管理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基于我们《宇宙智能论》的观点上看,基于人类《文明使命论》的观点上看,那种“必然规律”主义者们关于“偶然事件只能改变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观点根本就是错误的。时间管不住、进程管不住,那么项目规律实际上也就彻底失败了。所以这种人类历史进程管不住的事情是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即便是再多发生一些在人类认知能力方面看来无法理解的历史“偶然事件”,人类历史的进程也不允许被变更。就是这样道理,这样一种关于项目管理的道理,一种关于项目过程的逻辑。
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最大成本其实就是因为决策错误所造成的成本,包括从新再来的时间成本。其实许多“质性”的事情是无法再来一次的。丢失了就丢失了,失败了就失败了。那么为了有效避免项目团队经常性的犯决策性错误,所以在组建项目团队的时候就必须尽可能的达到团队成员差异性、互补性人员搭配的要求。
其实我们在上一章中关于“信息碎片化”的一节中已经给大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只能够记住自己理解的信息,对于那些不能够理解的信息,一定是被记忆所丢失的。又因为世界上各个古老民族所保留的“碎片信息”不一样,这就是一种“差异性”。所以当我们把这些已经“碎片化”了的各种古老“神话”信息拼凑起来的时候,尽管我们可能还无法看到原始神传“神话”信息的全貌,但是我们的信息拼图在大致面貌上已经给我们呈现出来了大体的信息轮廓。其实这就是差异性队员可以带来更多信息这个道理的一个具体案例。其实关于项目团队组建也是这个原理,为了正确决策必须基于尽可能完整的信息拼图的这样一个原理。
因为项目所面对的事物是以前谁都没有遇到过的,谁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谁都不知道要完成这个事件所必须的信息全集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针对这个事件有绝对必胜把握的正确决策到底是什么。事先谁也不知道,没有任何经验或者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才是项目的属性,复杂而又无所借鉴,任何所谓的知识在项目事件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谁也不敢自称是“专家”。“专家”都是过去时态,而项目《终点决定论》属于一种“将来时态”。
那么在面对“未知”的时候,项目管理应该如何尽量的少犯错误呢?其实在选择项目成员的时候,项目成员的差异性越多越好。这就是一种应对方法,一种“适应性”逻辑。如果项目成员差异性过小,那么项目决策“偏听则暗”的情况就会经常发生;只有项目成员差异性越大,项目决策才越有可能有“兼听则明”的保证,那么项目决策错误就会少发生。
更重要的是,在决策之前信息采集的时候,因为每个项目成员都只能够把其能够理解的信息采集进来,而不能理解的那些信息就会被过滤掉、被丢掉,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果项目成员的差异性很小,那么给项目采集的信息重复性就会很高,也就是说采集的信息整体有效性就会比较低;反之,如果一个项目团队成员们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那么他们采集的信息重复性就会减小,信息的整体效率就会比较高。那么信息采集量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全集的接近程度就会比较高,那么未来决策的正确率就会比较高。频繁发生决策错误的项目时间成本就会比较低,项目被经常返工的情况就会较少发生。这就是项目管理的一种比较良好的状态,项目效率与决策成功率都比较高。
由此可见,项目效率与决策成功率都与信息采集完整性紧密相关。因此项目团队组建之时的成员差异性与互补性就非常关键,这是项目团队打造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然而这种团队建设差异性需求会给团队未来运作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或者副作用,那就是,团队成员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导致在决策阶段(项目管理5阶段的第二阶段——项目策划)发生思维冲突与矛盾。有人会这样想问题,有人会那样想问题。想法都不一样,决策很不容易决断。有些人认为这些重要,有些人会认为那些有价值。因此项目管理的团队建设就必须有“冲突管理”这么一项。项目管理的“沟通管理”其实也具有这方面的意思。关于思维冲突管理并不是本文的主题,所以这里就不给大家再展开讲了。
关于项目团队成员的差异性选择问题,本人想在这里给大家提及一下关于MBTI分析方法。对于判断团队成员的差异性,MBTI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MBTI其实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简称,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企业员工职业性格测评方法。MBTI测试可以说是目前性格测试中最著名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全球五百强的很多企业之中。
MBTI测试由美国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1875-1968)与她的女儿美国心理学家Isabel Briggs Myers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1875-1961)的心理类型理论补充与完善而成的。
MBTI分析使用以下四个维度分析人们的性格差异:
n 第一个维度,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何处,也就是从哪里获得动力,分为“外向”与“内向”两种取向;
n 第二个维度,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分为“实感”与“直觉”两种取向,所谓实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过五种感官来感之世界的方式;
n 第三个维度,人们做决定的方法,分为“思维”与“情感”两个取向,所谓“思维”实际上就是“实证科学”所倡导的“理性”思维,而“情感”就是“感性”思维;
n 第四个维度,人们对外在世界如何取向,是通过“理解”认知(Perceiving)的方式或是通过判断“决断”的方式(Judging)。
以上这四个维度,其实在本质上仍然是基于一种二分法的方法,MBTI分别赋予每一个取向一个英文大写字母:
n 精力支配:外向E — 内向I
n 信息采集:实感S — 直觉N
n 判断事物:思维T — 情感F
n 处世态度:判断J — 知觉P
然后我们可以将四个维度中的二选一字母进行四项组合,这样MBTI就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如下:
1、艺术创造者
n ESTP(挑战者型):不间断地尝试新的挑战;
n ISTP(冒险家型):平静地思考着,但间或的行为往往出人意料;
n ESFP(表演者型):有我在就有笑声;
n ISFP(艺术家型):用有形的作品展示丰富内心世界。
2、SJ护卫者
n ESTJ(管家型):掌控当下,让各种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n ISTJ(检查员型):细致、谨慎地执行好现有规则;
n ESFJ(主人型):热情主动地帮别人把事情做好;
n ISFJ(照顾者型):照顾者型——值得信赖和依靠。
3、NF理想主义者
n ENFJ(教导型):谆谆善诱地引导他人;
n INFJ(博爱型):基于博爱的理想,设身处地的关怀他人;
n ENFP(公关型):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
n INFP(哲学家型):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
4、NT理性者
n ENTJ(统帅型):一切尽在掌握;
n INTJ(专家型):追求能力与独立;
n ENTP(智多星型):总有一些新点子;
n INTP(学者型):聪颖机智的解决问题。
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在荣格的心理类型中是没有MBTI分析关于“人们对外在世界的处世态度的,也就是通过理解认知或判断决断方式(判断J、知觉P)”这个第四维度方面的两种选项,所以荣格的心理类型分为8种。MBTI分析因为增加了第四维度的两种选项,所以把人格心理类型增加到了16种。本人认为MBTI分析增加的这个第四维度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维度对于理解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处世哲学或者处世之道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我们在下一节中就会看到。应该说能够在西方文明中意识到这个第四维度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也是MBTI分析方法的最大贡献所在。
显然MBTI分析方法所基于的是西方的二分法逻辑,每一个维度都进行了一种二分的选择。说实话,MBTI分析方法也只能够算是一种关于“术用”的认识,只是沿着物质中性的思维而已,特别是可以回避关于人性价值观的问题。这是西方绝大多数心理学共同的思维方式,把人的“心性”降格为“心理”,继续使用所谓的“理性主义”思维排斥真正的“人性”,排斥人的价值观属性。
因为在本质上排斥“人性”,排斥人的价值观属性,所以MBTI分析方法就只能停留在“术用”或“物用”的层面上,一旦精神的作用超越物质决定性的时候,MBTI这种分析方法也就不再适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会强调,MBTI测试分析只适用于企业的一般员工,而不适用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实原因实际上也就在于此。正如马斯洛心理需求金字塔给大家所展示的,人的需求心理的层级越高,就越走向一个精神的导向,越摆脱物质力量的制约。这就是企业中的那些高层人群,级别越高,个人价值观的意义、个人品德的意义就越来越彰显,MBTI也就越来越不适用,那么“心理”也就必然由“心性”所代替。
MBTI作为西方心理学人格分析的方法,当今企业界极力推崇。其实MBTI的四个维度、八种取向与十六种性格与中国传统命相理论的四柱八字又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只不过使用了不同的术语与认知体系而已。其实本人告诉大家,中国传统的四柱理论比MBTI那要高深多了。而且MBTI完全属于《外象》类型的归类总结,然而中国传统的四柱理论已经进入到了事物的《内机》层面,已经与宇宙机理关联在一起了。只是一般人不理解、不知道而已。
那么我们这里给大家提及MBTI分析方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MBTI的四个性格维度之中,提到了一个性格“内向”与“外向”的维度。因为“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属于项目团队组建关于差异性、互补性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方面。对于我们分析和理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团队的“搭档”关系而言其实也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团队成员差异性这个原理,那么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也就根本不存在谁高谁低、一分优劣高下、一决胜负雌雄互相比较的任何意义。东西方两种文明文化的差异性其实就是那样选择的,就是那样被塑造的。东西方文明要不具有那样的差异性其实那还不行呢。那是由于需要对人类文明所承担的不同职责与不同使命所决定的。因此大家必须清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其实是用来互补的,而不是用来相互竞争的。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差异其实恰恰从另外一个方面验证了《宇宙智能论》、《文明使命论》与《历史安排路》的存在。东西方文明的差异那是因为有选择,是安排出来的,是更高宇宙意志塑造的产物,而不是互相炫耀与竞争的资本。
五、关于内向与外向
已经给大家谈到过关于结构体的三部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想给大家再来谈一谈关于不同类型的结构体属性。就象我们之前给大家分析过的过程因时间尺度不同所产生的三种决定论一样——短线时间属于《起点决定论》,中线时间属于《节点决定论》,长线时间属于《终点决定论》。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再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凝结核《核心》导向的结构体与《外壳》导向的结构体的属性特征与差异性的问题。至于是否存在第三种导向的结构体,本人现在还无法给大家回答,因为结构体中间的部分属于“通用”的部分,两种结构体导向都使用,只不过利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核心》导向类型的结构体与《外壳》导向类型的结构体,其实涉及到了“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问题,对于理解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属性、特征与使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这个“内向”与“外向”问题单独的拿出来给大家讲一讲。
核心》导向的结构体主要表现在一个结构体形成的初期阶段。这时结构体应该以正向生发机制、生发力量为主导。但是又因为在结构体形成初期物质量的累积还比较缺少,所以生发机制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正向的精神导向力的带动方面。因此,结构体在初期阶段就表现为一种“凝结核导向”的结构体,表现为生发机制,表现为正向精神力量起着决定作用的一种状态。
在结构体的初期阶段,由于结构体的主要任务是生成,而且结构体整体范围之内的能量还比较有限,但是由正向能量主导或者由能量的正向作用起主导(作者注:正向能量主导或者由能量的正向作用主导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正向能量是一种二分法的表达,基于可分性的表达,而能量的正向作用则属于一种属性不可分的表达,一种事物硬币正反两面属性的表达),结构《内核》既起着决定结构体“质性”的作用,又起着对周围稀缺能量有效吸引、凝聚的作用。但是《外壳》的配合作用也不容小觑。《外壳》必须起到把被结构《内核》吸引凝聚起来“量性”要素有效包裹起来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凝结核导向”结构体的初期阶段,结构体《外壳》必须是一种内向型、致密型、包裹型的表皮结构。只有这种凝结型《内核》与“内向型”《外壳》有效密切的结合,在结构体形成的初期,正向能量才能够被有效聚集与填充。结构体的《内核》、《外壳》与中间部分“量性”的填充(正能量聚集),这三部分的要求才能够被同时满足。
然而《外壳》导向的结构体主要表现在一个结构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在结构体收尾的末期阶段,结构体的主要任务是完结,而且结构体是以负向能量主导或者由能量的负向作用起主导作用,而且结构体内部填充物已经饱满而外流了,特别是这时需要有一种能够把结构体体内积攒的废弃物有效排出体外的《外壳》,然后才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延续结构体的生命周期。而且这个阶段,结构体在最初阶段与中间阶段由高层空间注入的能量已经基本消耗殆尽。这个时候,结构体就必须具有从结构体的同等水平层次,也就是从《外壳》之外获取短效物质资源进行能量补充。也就是说,结构体就从原本“内性”精神性结构转变成为一种“外部”物质消耗型结构。
那么无论是从外部获取物质资源的角度,还是将结构体内部废弃物有效排除体外的角度上讲,结构体都需要一种“外向型”《外壳》。因此在结构体生命周期的末期阶段,结构体的《外壳》就必须具有一种“外向型”功能。这种“外向型”《外壳》与结构体“质性”的《内核》已经被填充物质的“量性”所填埋以及物质“量性”充满结构体中间部分的属性也是三位一体相一致的。
那么也就是说,在结构体形成的初期,结构体属于一种“凝结核导向”,以《内核》向内的吸引力为主,同时物性相对稀少,并以正向能量为主,结构体的《外壳》应该与内向型结构相配合,才能够有效的促成结构体的形成。因此结构体在整体上都属于一种内向型结构,《外壳》也是一种“内向型”。
然而到了结构体生命周期行将入暮的末期,结构体属于《外壳》导向,以获取外部资源和向外排斥废弃物为主,物性的积累已经非常饱满,而且以负向能量为主,《外壳》则属于一种“外向型”属性。结构体通过“外向型”功能得以延续结构体的生命周期,所以结构体在整体上属于一种“外向型”结构。
在结构体的末期阶段,其实结构体的主要任务就是延续,而且整体的物质性能量已经非常饱满了,又是由于负向能量所主导或者由能量的负向作用所主导,结构核的“质性”作用或者精神力量已经为积累的填充物质所淹没、所磨损,所以物质“量性”就起到了一种主导作用,而这种物量的充实又表现为对外形的撑起,所以饱满的填充能量就表现为一种《外壳》被吹起来的作用,填充物就表现为一种外张性,填充物对于《外壳》的膨胀性就代替了《外壳》原本的包裹性,所以这个阶段的结构体就表现为一种《外壳》导向结构,膨胀起来的《外壳》就成了最显而易见的东西,因为这个末期阶段同时也是专注事物《外象》的阶段,以《外象》区分判断事物。
而且由于结构体内负向能量的大量堆积,对结构体起着比较大的负性作用,所以这个时候的《外壳》就必须具有向外排泄废物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外壳》导向的结构体末期阶段,外壳必须是一种外向型、空隙性、外排性的表皮结构。这就属于结构体《外壳》导向与“外向型”《外壳》的紧密结合。在结构体的延续阶段,负向能量或结构体废弃物才能够被有效的排放,以便结构体的生命周期可以适当的延伸,以便让结构体可以走向末期阶段的最后时期的时候——以便于在负性短线能量与负性长线能量以及各种放大效应同时叠加的终极时代,将一个结构体彻底的解体终结。
负性短线能量与负性长线能量的同时叠加叫做“终点归并”,是由于“凝结核导向”文明的“先出发”而慢行,与《外壳》导向文明的“后启动”而快跑,以及正向效果先显示与负向效果后显示这样的多重因果关系所决定的。这多重因果维度由于涉及到《阴阳论》的一些内容,我们会在后续章节中再给大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说明。这里只是有一个关于人类文明三阶段论的问题需要跟大家说说清楚,就是在人类文明的末期,也就是最后阶段的最后一个“终极阶段”,时间可能很短,也就是20年吧,但是意义却巨大。因为时间短,所以就划归到了人类文明的末期阶段。但是因为意义巨大,如果划归人类文明的末期阶段就容易降低这个“终极阶段”的真正意义,因此本人经常使用“终极阶段”这个词汇。因为人类文明末期阶段的使命、意义、特征与这个“终极阶段”的使命、意义、特征还是不太一样的。末期的使命是延续,终极的使命是终结。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我们专门会有一节讨论关于“终极的意义”的,特此说明。
关于《外壳》的发散性还是收敛性问题,也就是关于“内向型”Introversion《外壳》与“外向型”Extroversion《外壳》的问题,我们需要再给大家多说两句。以中国中医关于人体表皮的认识为例,按照人体五行,皮者,金也,主体功能是收敛,这是表皮的最基本功能。西方文明也是如此,五行属金,主收敛。然而在皮上还有毛孔,所谓皮毛皮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皮与毛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虽然皮的属性是收敛,向内,阴也,属于皮毛的一级属性;但是毛的属性则是发散,向外,阳也,属于皮毛的二级属性。这种一二级属性的互逆性其实也属于一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不可分割性吧,也属于阴阳互补的一种阴阳平衡的关系吧,也就是阴阳在层级上互逆的属性吧。
东方文明属于一种“内向型”文明,比较容易将有限的能量聚集起来,对于人类文明形成之初非常有用;而西方文明则属于一种“外向型”文明,能够比较有效的将废弃物质、负向能量排放出去,对于人类文明走到后期的延续意义则非常重要。
那么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也就是说某种人类文明,既具备着可以满足人类文明之初“需求”的属性,同时又具备着满足人类文明走向末期“需求”的属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只是一种二分法思维的想法而已。因为人类文明不同阶段对文明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在初期的“需求”与到了后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过程的“结构化”原理,也就是事物生命周期的原理。人类文明的初期角色与末期角色必须由不同的“演员”来担当,演五六岁童年的演员不可能还去演七老八十的长者。身形完全不一样,那绝对不是化化妆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我们不按照年龄大小来划分,一个文明从一种角色属性转换到另一个正负反向的角色属性上也是行不通的。选择了某个角色,那么你就必须在这部戏中一直扮演下去,中间的转变是可以的,但是颠覆性的转变就很难了。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选择了某个角色,那就必须一直演下去。就是这个道理。东西方文明其实属于人类文明的两种角色,而不仅仅是同一个角色的从小到老。
讲到了“内向”与“外向”,讲到了《外壳》的收敛与发散功能,我们说无论“外向”还是“内向”性格,其实都有其好的一面、正向意义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负向的一面。也就是对于“内向”或“外向”而言,无论你选择了哪一个,你就必须同时接受其优缺点的两面,就象找男女朋友一样,最初的相互吸引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优点,然而双方能不能最终结出恋爱的结果则取决于能否接受对方的缺点。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往往就是一个特征的两个方面。
其实人类文明的角色也是如此。角色的特征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文明的正面意义往往在其角色的初期表现出来,也就是其角色的正面能量在其角色的初期发挥作用。然而到了其角色的末期,往往是其负面能量在发挥作用,在起着功能。其实这个时候所使用的就是这种文化的负面功能。
所以说,某种文明只想起正面意义,却不想起负面意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好处都想要坏处全不要”的想法而已,其实只不过是一种“二分法”的天真想法。因为正与负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正负功能不可分割的意义其实也就是所谓“善恶同在”的理,一种“合一论”的原理。
比如,对于内向属性而言,优点是能够比较有效的聚集有限能量,比较容易有效促成一个结构体的形成。由于内聚力比较大,在正向“生发”时就体现出一种向内聚拢、向上成长的思维,所以会比较注重精神方面。这是指的《内核》的精神属性层面。然而同时在物质方面,因此对于物质资源稀缺所表现出来的承受度比较大,对于各种苦难与考验的忍耐力也就比较大。这些优点对于结构体的形成之初就非常必要,不可或缺。
然而这种内向属性也有其负向的一面、缺点的一面。比如这种“内向型”《外壳》包裹内部能量的那种致密性结构就决定了这种内向结构向外的水平发散能力是不足的,所以结构体一旦走入生命周期后期负向能量导向阶段的时候,那么结构体向外排泄废物的能力就会不足,于是负向能量、废弃物质就会在结构体体内积累聚集,并最终导致结构体破坏性的终结、爆炸性的完结。
有人发现,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存在着贫民大众作为“顺民”与“暴民”不断转换的现象。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也就是结构体毛孔不通的一种表现。在东方文明处于某个生命周期甚至子周期正向阶段的时候,华夏子民就表现为一种“顺民”的状态。“顺民”的忍耐力大,忍耐程度高;然而一旦不能够再忍耐的时候,“顺民”就转变成为一种“暴民”,仇视一切。“暴民”则破坏力大,破坏程度高。这就是东方民族的特征,这是由东方文明的“内向型”《外壳》属性所决定的。这种破坏性表现在日常生活上,那就是东方民族强烈的妒忌心与极弱的沟通能力。妒忌心往往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被“内向型”机制压缩的太小了的原因所造成的,已经没有缓冲空间了、没有相互包容空间了。
然而西方文明则属于一种“外向型”文明,属于《外学》也,是一种《外表》外物导向。其缺点就是不容易聚力成形,比较容易水平发散,收拢不住。这种属性对于人类文明或者一个结构体形成的初期阶段就是一个致命的缺点。但是到了人类文明或者一个结构体生命周期的末期,这种“外向型”结构的优势就彰显出来了。
因为到了结构体生命周期的末期,负面因素、负向能量成为结构体内部的主要力量,然而“外向型”的《外壳》擅于水平方向的向外排放,所以废弃物质、负向能量不会在结构体体内沉积、积累,负向作用不会表现为爆炸性、破坏性的摧毁结构体。所以这种结构体在负向力量主导的时候仍然可以进行生命周期有效延续。西方“实证科学”的思维就是进行简单的线性延续、延伸。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与西方文明的属性与使命也是分不开的。西方“外向型”《外壳》的属性实际上也就是向外的水平沟通能力发达,沟通管道畅通的表现。比如西方的民主政体就是如此。在中医上,这就是人体皮毛关于毛的概念。所以西方人人体毛孔发达,体味浓重,天天都要洗澡。这也不无关系。
那么也许有人会说,你使用的不是一种三分法逻辑嘛?不是什么都用一种三部分来进行解释吗?这会儿为什么只有《内核》导向与《外壳》导向这两种导向了?那个第三要素在哪里呢?其实能够把东西方文明穿插起来的那个逻辑就属于第三要素。依靠这种“项目管理”的逻辑,这种文明使命的穿插逻辑,将文明的“起点”与“终点”连接的过程逻辑,其实就是我们人类《文明使命论》的第三要素。至少本人现在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