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3年12月17日】
【原文】
táng zōng sān jiàn ,liú chǒng yì qián 。
唐宗三鉴,刘宠一钱。
ㄊㄤˊㄗㄨㄥ ㄙㄢ ㄐㄧㄢˋ,ㄌㄧㄡˊㄔㄨㄥˇㄧˋㄑㄧㄢˊ 。
唐宗三鉴,刘宠一钱。
【注释】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公历五九九─六四九﹚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四岁的时候有相命先生告诉李渊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此名为李世民。
唐太宗智勇双全,十六岁的时候就因参加解救隋炀帝被突厥兵围困在雁门关﹙今山西代县﹚的勤王之役而崭露头角。当时唐太宗察觉到隋朝已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着手准备举兵夺取天下的工作。十八岁的时候与密友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在狱中拟定了召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将这个计划托人转交给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便依照计划在晋阳起兵,唐太宗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当年底即攻克长安,李渊登基称帝,国号唐。李世民因功拜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晋封为秦王。唐太宗在公历六二六年因唐高祖李渊禅位而登上帝位,次年年初改元贞观,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贞观之治从此展开。
﹙2﹚三鉴:三面镜子。鉴,镜子。
﹙3﹚刘宠:刘宠,字祖荣,东汉东莱牟平人,因明经被推荐为孝廉,出任济南郡东平陵县令。后升任豫章、会稽太守。于会稽太守任上,废除烦苛政令,查禁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官至司徒、太尉,其为人清廉不贪,爱民如子。曾感叹:“为官之道,舍一分则民多一分赐,取一文则官少值一文钱!”
﹙4﹚一钱:一枚钱。指东汉当时使用的货币五铢钱。西汉武帝时为统一币制,防止伪造,推出“重如其文”的五铢钱,以五铢(重量单位)的铜,铸造面值相等的钱,使仿铸者无利可图。之后四年,采桑弘羊之议,立五铢钱为全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垄断造币的原料和技术,由上林苑三官统一铸制;其它旧币一律销毁,镕铜输入三官。五铢钱自此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年不废。
【语译】
唐太宗有三面能发现自己缺失的镜子,刘宠为政清廉不取百姓一钱。
【人物故事】
翻开中国的历史,能使国家和平繁荣的君王并不多见,根据宋人欧阳修的统计,夏商周三个王朝一千七百多年,真正有贡献,而被后世称道的也只有六七个人而已,所以盖世明君多么难遇。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除了他天纵英武,能博采众议而判断正确外,在论功行赏时公正无私,不以私恩而功劳不分。他要求自己及所属以诚信治天下,不作表面工作。他在选任官吏的时候只问贤愚,不问亲疏。用人唯才,以才任职,因此官员们都各尽所能,贡献国家,这是贞观之治成功的基础。他爱民如子,时时想到的就是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因此减少对皇族的分封,节省自己的开支,减少劳役,减轻赋税,降低刑罚,废除五十种的绞刑条款。他说:“君王依靠国家,国家依靠人民,剥削人民侍奉君王,就跟割自己的肉吃下肚子一样,肚子饱了,人也亡了;君王富裕了,国家就灭亡了,君王最大的灾难,不是从外来的,而是由内产生的。须知,凡事讲排场,好面子,一定花费很多,为了供应所需,就要加重田赋税捐,田赋税捐太多了,人民一定痛苦,人民痛苦,国家一定危险,国家危险,君王就要丧亡。我常常想到这些,所以不敢随心所欲。”这样的见解至今依然掷地有声。
唐太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从谏如流、知过能改的作风。唐太宗为了求得国泰民安,经常把魏征召进寝宫,听取他对政务的批评,魏征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则是言听计从,从善如流。甚至于一些已经定案的政策,经魏征分析后都能改弦易辙。唐太宗对于能据理力争,当面加以反驳的臣属都会加以重用,或给予重赏,所以唐太宗时代出现了许多敢言敢谏的名臣。他鼓励批评,曾经对三品以上的官员说:“人们想看自己的形象,要靠铜镜,君王想知道自己的过失,要靠忠臣,假如君王性情刚愎,自以为英明过人,臣属们就会拍马摇尾,顺口奉承,固然君王会失去政权,臣属也难单独保全,所以政府做事有不对的地方,不要吝啬批评。”这是其它朝代所少见的现象,也是贞观之治成功的重要原因。魏征身材中等,但有胆量策略,常能犯颜直谏,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际,也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对魏征也有一些敬畏之心,有一回唐太宗想去打猎,行李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取消了。后来魏征问他原因,唐太宗笑着回说:“因为怕你直言进谏,所以就打消了念头。”还有一回,唐太宗得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放在肩头,非常得意,当他看到魏征从远处向他走来的时候,便赶紧把鸟藏入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那只鹞鹰就闷死在怀中了。当魏征病逝家中时,唐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且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唐太宗对魏征倚重之深。
唐太宗就是这么一位君王,你说他能不成为千古名君吗?
刘宠是一位爱民勤政的好官吏,有许多事迹流传下来,不过,以担任会稽郡(首府在今浙江绍兴市)太守时的作为最令人敬佩。会稽郡在东汉时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区,再加上当地老百姓不断受到贪官剥削,所以日子过得很苦。刘宠到任会稽太守后,积极改革弊政,除了废除不合理的政令、苛捐、杂税外,同时整饬官箴(官吏应守的礼法),不但要求自己十分清廉,还查禁所属官员的非法行为,让百姓不受官府恶吏的压榨。为了整治河患,他亲自上堤劳作,视百姓之疾如父母之疾,给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后汉书‧循吏传》说:“宠治越,狗不夜吠,民不见吏,郡中大治。”﹙越,浙江省的古名。﹚
刘宠因政通人和被调职入京,离任时,有五、六位住在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县)乡下须眉皓白的老人赶来向他道别。他们向刘宠表达越中百姓对他的感激、敬重之情,并且每人奉百钱相赠。刘宠再三推辞不受,可是见到老者们长跪不起,盛情难却,只得象征性的接受每人手中的一枚钱。当他走出山阴地界时,就把钱投进了江中。
清廉爱民的刘宠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称颂和敬仰。据传自刘宠投钱后,投钱地段的江水更加清澈。为纪念这位勤政清廉、为民造福的太守,人们把此地改称“钱清”,把这段江称为“钱清江”(在今绍兴市境内)。并建祠纪念,人称“一钱太守庙”,又在临江建一亭,取名“清水亭”。清乾隆帝南巡经过钱清时,感叹刘宠的清廉,当场挥笔题七绝一首:“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