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4年09月13日】
一、刘留台拾金还主,惠泽子孙
宋朝时代,有个叫刘留台的人,家里非常贫困。一天,他在澡堂里拾到一只布袋,里面装满金子,他就推托不适,要休息休息,坐在那里等待失主回来找寻。
一直等到第二天早晨,才有个商人回来,寻寻觅觅的样子,急得直抹眼泪。刘留台走上去问清楚,确认那丢的一袋金子是他的以后,就毫不犹豫地把那袋金子还给了他。商人非常感激,拿出一捧金子要酬谢他,但刘留台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别人问他:“你怎么那么傻,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金子!”刘留台平静地回答说:“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昧良心的做法。况且生意人辛辛苦苦,勤勤俭俭,才积蓄下这些钱,一下子丢了,他能不悲痛吗?要是找不到,没准会寻短见呢!拿了一袋金子而损失了一条人命,我可不干这样的傻事啊!”大家听了,都佩服他的高尚和义气。
后来,刘留台考取了进士,由于他的仁义,官做到了留守(留守:陪京或行都的行政长官)。他的子孙中,也有很多做了官的,真是惠泽及于子孙啊!
刘留台自幼家贫。就在他穷困潦倒,自己都没法养活自己时,突然捡到一袋金子,却全部还给了人家。那些爱取不义之财的人,读到这则故事,应该感到异常羞愧吧?
二、道士遵守道义,以命殉国
宋朝末年,有个叫徐道明的,是天庆观里的道士。德祐初年,元兵包围了常州城。徐道明去求见太守姚訔(读因),并问道:“如今元兵围城,太守您有什么计划吗?”姚訔叹了一口气,说:“死守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法子呢?”徐道明听了,就回去对徒弟们说:“姚公发誓与城共存亡,我也应做一个义士啊!”
后来,常州城被攻破,元军要屠杀城内百姓。徐道明知道后,不慌不忙,恭恭敬敬地烧了炷香,仍像平日一样诵读老子的《道德经》。元军来到他的住地,要他屈服下拜,徐道明就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做着自己的事。元军拿刀威迫他,徐道明仍不理会。元军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就把他给杀了。
太守与城共存亡,是为了仁义。徐道明是个道士,到处云游,敌军来了,是可以躲的。但当时元军攻城略地,锐不可当,国之将亡,与其到最后屈辱投降,还不如遵守道义,以命殉国,这大概就是徐道明的想法吧!
三、张世杰忠君爱国,有气有节
张世杰是宋朝名臣,宋末,他带兵驻守在崖山。元朝有个张将军,带兵攻打崖山。张世杰机智地与他周旋,张将军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世杰有个外甥,在元军里面当差。张将军得知了这层关系,就派那外甥,去劝张世杰投降,前前后后去了三四次,可张世杰始终不答应。他说:“我知道投降以后,可以大富大贵。但作为臣子,理应为君主分忧才是。我是个有道义的人,要我投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的。”
后来,崖山被元军攻破,有个大臣背着皇帝投海死了,船上还有当朝的杨太后,张世杰用小船救了太后以后,逃了出去。后来太后得知皇帝已死,觉得自己活在世上也无指望了,就跳海而死。张世杰又按礼仪,把她葬在了海边。
张世杰对宋王室可以说是尽心竭力了。元军多次诱降,并给出优厚的条件,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忠君爱国,有气有节。他一共辅佐了宋朝三代君主,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死后不久,宋朝就灭亡了。
四、魏敬益好义博施,举世无双!
元朝有个叫魏敬益的,喜欢扶危救困,很讲义气。魏敬益家,有良田一千六百亩,算得上是富足之家了。但他看到四周百姓,生活还十分困苦,心里很过意不去,总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们。
有一天,他对儿子说:“我上次买了四庄村一千亩田,那些卖了田的百姓,失去田就像丢了命根。他们纵然宽松一时,但以后就没什么吃的了。都说“人不到穷时不卖田”。我看他们实在可怜,不如现在就把田还给他们吧!你们只要勤俭持家,不胡作非为,我们家现有的那些地,也足以养活你们了。”说完,他就让儿子把四庄村的百姓,都叫了来,愧疚地对他们说:“我买了你们的田,致使你们耕无地,食无米。同样是人,同样生活在天底下,你们却过得这样苦,我看了于心不忍。现在我把田如数还给你们,请你们拿回去吧!”老百姓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始终不相信眼前的那一幕是真的。魏敬益又说了一遍,他们明白这是真的了,个个都含着眼泪,感激不尽。
魏敬益平时也经常帮助村民,谁家儿女要是到了婚龄,却因贫困没法结婚,他就主动拿出钱来,帮他们操办婚事,做法和礼节,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谁家老人生了病,或孩子没有饭吃,他像自己的亲人那样对待他们。
丞相贺太平,一谈起魏敬益,便由衷地赞叹道:“唉,他如此博爱,当今世上再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了!”
五、善于教子的母亲
周朝时,齐国有个勇士名叫杞殖,他母亲深明大义,慷慨仁德。一次,齐侯带兵,要去讨伐卫国,特别准备了五辆战车,给才能出众的宾客乘坐。杞殖和另外一个叫华旋的人,却不在乘车的宾客名单里。
杞殖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耻辱,回到家里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母亲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就循循善诱地教导他说:“你活着没做仁义事,死了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声誉,就是让你坐在那五辆专车里,大家也会笑话你啊!但是你要活得有尊严,死得有价值,一切行为皆合乎仁义,与他人无私、无争、无妒,就是不坐那专车,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你的!”
杞殖听了,恍然大悟,明白了此中道理,并把母亲的教言,转告给好友华旋。打仗时,杞殖和华旋,都表现得英勇无比,他们冲锋在前,齐国部队紧随其后,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杞殖也因此立了大功,受到君王的赏誉。
六、鲁国有义妇,免受战乱苦。仁义利国,可谓大矣!
周朝时,齐国攻打鲁国。在路上,齐军看见鲁国一个妇人,她一只手抱着个幼孩,另只一手还领着个孩子,急匆匆逃难去。齐军派人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情急之下,妇人把手里抱着的幼孩一丢,拉起领着的孩子,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逃跑。不过终究跑不过那些士兵,她被抓起来后,士兵问她:“为什么把更小的孩子扔掉,反而拉着大些的孩子逃跑?”
妇人答道:“大些的孩子,是我哥哥的;扔掉的那个孩子,是我自己的。情况危急,如果两个同时带上,一定会被抓住。所以,我只好把自己的孩子扔掉!”
齐国的士兵觉得奇怪,问她道:“哥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哪个更亲呢?”
妇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自己的孩子更亲。但扔掉哥哥的孩子,却带着自己的骨肉逃难,不仁义啊!”
齐军听了,非常震惊,都说:“鲁国是个仁义之国,就连妇人的举动都如此。这样的国家,不该受到攻打才是啊!”于是,齐军停止战争,班师回朝了。
后来,鲁侯听说了这件事,也很受感动,赐给那妇人百匹丝绸,并赐封号为“义姑姊”。
李文耕说:“义姑在万不得已时,她宁可扔掉自己的亲骨肉,来保全哥哥的孩子,实在是笃志情深。这些,就是深晓义理的大丈夫,也很难做到。她的德行和义举,就是百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钦佩不已。鲁侯赐号以嘉奖她,确实是应该的!”
鲁国有义妇,免受战乱苦!仁义之利国益民,可谓大矣!
(均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