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关爱百姓,宽待异己分子(数文)

秦如初


【正见网2014年10月28日】

一、为政宽松和谐的黄霸

《汉书•循吏传》记载:黄霸,字次公。他精通文章、法律,思维敏捷,明察秋毫。当时,那些俗吏,都把严苛、残酷,视作为官之能事。

唯独黄霸,能用宽松和谐的政策,善待百姓。他兴办学校,遵循礼仪,敬重士人(知识分子)。地方大治,路不拾遗。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

因此,被朝廷征召,任命为京兆府太守。

二、铁面少府

《宋史•王扬休传》记载:王扬休,字子美。调任台州黄岩县尉,县中有一土豪,横行一方,人皆畏之。

王扬休,调查到其全部罪状,呈报州郡。最后对这一土豪,处以黥面(脸上刻字),发配远方。大大地打击了当地的邪恶势力。

此事为乡里喜传,称他为“铁面少府”。

三、利刃不怕盘根错节

《后汉书•虞诩传》记载:朝歌地方,有强盗,杀害县令官吏,聚众作乱,连年不断。于是,朝廷任命虞诩,为朝歌县令。亲朋好友都因此而感伤,怕他遭遇危险和不测。虞诩笑道:“志不求易,事不求避,是忠臣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识别刀锯的利钝呢!(原文:“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噐乎?)”

四、县令上任,先抓教育

《周书•辛昂传》记载:辛昂,字进君,陇西狄道人。尉迟迥向朝廷推荐其为成都县令。辛昂到县后,即与诸生祭拜文翁学堂。随后与诸生一起联欢宴会。辛昂对诸生说:“子孝臣忠,师严文信,这八个字是立身之本。如不遵循这一立身之本,怎可成名?所以诸位都应以之自勉,树立好名声。”

这一番话,言切理至,诸生个个都深受感动,回家对其父亲说:“辛县令此番教诫,不能违背。”

五、“心如虚堂悬镜”的县令

《宋史•陈良翰传》记载:陈良翰任温州瑞安县令,审理判断案件,都能掌握其真情。政声颇佳。

有人问他:“有何法术?”他说:“没有什么法术,只是使自己的心,公正如虚堂悬镜,罢了。”

六、“德为人表,行为士则”的评价

《隋书•卢昌衡传》记载:卢昌衡,字子均,范阳人。其人能官善政,名声甚好。

尚书苏威,得知百姓对他的反映颇嘉。便暗自对他進行详细的考核,之后,觉得他名不虚传,高兴地批道:“德为人表,行为士则。”

七、废除夜禁,百姓致富

《后汉书•廉范传》记载: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任命为蜀郡太守,其地,过去有禁止老百姓夜间工作的制度,理由是为了防火灾。

百姓想在夜里点灯、用火,只有互相隐瞒,派人放哨,躲避官府检查。

廉范到任后,先废除这一束民、困民、害民的制度。为了防范火灾,只是严加要求储水防火而已。廉范的这一便民措施,深受欢迎,老百姓为之作歌道:

廉叔度,来何暮!
不禁火,民安作。
平生无襦,
今五裤。

八、替贫弱百姓说话的白发公

《北齐书•崔伯谦传》记载:崔伯谦,字士逊,博陵人。任南钜鹿郡太守。事无大小,一定要亲自过目,深怕有什么差错,弄得百姓不安。

老百姓有贫穷、软弱、有冤未申的,都说:“我自有白发公(指崔伯谦),不怕不能公断!”

老百姓对其信赖如此!社会遍地安祥。

九、唐代的“自来水”

《山堂肆考》记载:唐代光启年间,张睿担任涪陵刺史,郡中古来缺少井泉。

张睿便深入各地,追寻山泉的水源。找到水源后,就用多个竹管接连,将山泉引导入山下(以打通了的竹管,代替现代的自来水管),供百姓用水。百姓深得其利,因此,为张睿立“引水碑”,颂述其事,作为纪念。

十、关爱百姓,宽待异己分子

《旧唐书•颜师古传》记载:颜师古,字籀,京兆万年县人。他的叔父颜游秦,曾任廉州刺史。

当时,刘黑闼发动的战乱,刚刚平定。颜游秦对郡内的人民,進行救济安抚,绝不滥杀无辜。有人劝他:乘此时机,把不与自己同合的异己份子,都除掉。颜游秦坚决反对。他能善良待人、接物、处事。全郡逐渐形成谦和、礼让之风。

郡内百姓歌唱道:

廉州颜有道(指颜游秦),
性行同庄老(庄子、老子)。
爱民如赤子,
不杀非时草。(比喻不合时宜的人和事,即不铲除异己份子)

(均据清代程维周《人镜类纂》)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