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二十八):太宗择官 明至公之道 内不避亲

刘如


【正见网2019年03月18日】

上文讲到,唐太宗择官能做到外举不避仇,只要对百姓有利,仇人也可举荐为官。如果太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此,还不算真正的领会孔子的教导。只有同时做到内举不避亲,才是真正的圣明,达到至公之道。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的来历。

祁黄羊荐官的典故

其实“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原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这才是孔子的原话,这里有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据《吕氏春秋.去私》的记载:晋平公在位时,一次,南阳县缺个县令。于是,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合适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仇人呢?”祁黄羊答道:“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这一职务合适,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啊。”于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职。果然不出祁黄羊所料,解狐任职后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南阳民众的称道。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元军中尉,于是平公又请祁黄羊推荐。祁黄羊说:“祁午合适。”平公不禁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难道你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而没有问我儿子是谁。”平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担任军中尉的职务。结果祁午不负所望,干得也非常出色。

孔子听了以后,感慨道:“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故事原文其实是这样的: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可见,孔子的原话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是因为听说了祁黄羊举荐人才对外不避仇人,对内也不避开亲生儿子,这才发出赞叹之词,夸赞他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连儿子这样的最容易引起偏私嫌疑的至亲都不回避,其余的亲属,就更不在话下了,因而后人渐渐把“内举不避子”说成了“内举不避亲”很好地领悟了孔子话中的本意。

孔子眼中的至公之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眼中真正的公道无私,是对待任何人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能外举不避仇,固然十分难得,但如果仅仅出自怕自己的名誉受损而为,为了留个为官清廉公正的名声而为之,虽然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也还是存有私心,这样的基点为官,虽不会危害国家,能惠及自己亲族以外的百姓,已经是人中不错的贤人,但也很容易因顾及自己的名声,为了避嫌而一律不用自家亲属,反倒走了另一个极端,对待自家亲人,反而不如仇人了。

这样的结果,也是不正常的,不合情理的,同样是另外一种方式的不公,变成对待亲人不公了,说到底,还是怕别人说闲话,有损自己为官公正无私的名誉。当然在孔子眼中,就不是真正的公道,还是出自维护自身名誉的私心,所以,孔子才在听闻了祁黄羊的做法后,给出了这样一个何为公的结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点明仇人与亲子,面对这两个极端情形,都能一视同仁,不被情感、名誉所左右,这才是真正的至公之道。

也就是说,真正的公道无私,会把仇人与亲人,甚至儿子,都看作一个身份——国家百姓,那么推荐人才,就只看这些国家百姓,哪个人的才能和德行适合这个位置,就推荐哪个人,不管这个人跟自己个人是何种关系。这才是唯才是举的真正做法。背后体现的是一视同仁的公道。但世上真正能领悟孔子教导内涵,并能做到的,十分少见。正因人们很容易出于亲情而偏私,容易对自己厌恶的人做出不公的对待,这才对能够举荐仇人的行为看得很重,也十分推崇,但也因此人们容易走极端,孔子对此看得很清楚,因此留下了这番教导。

后人研究孔子的话,认为这是中庸之法,实际上中庸,表面看教会古人很智慧地做人,不走极端,但这只是表面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你这个人能够一视同仁,放下自己个人的私情和名誉,完全站在如何福利百姓的基点看问题,就自然能做到唯才是举,做到真正的公道,也就是符合道义,那么,其结果自然就不会走极端了,自然不会为了避嫌反而让有才的亲人受到不公的对待了。这种反待亲人不公的情形,就是孔子在《中庸》说的贤者做过头的具体体现。也是为何孔子教人持中,谨慎过犹不及的原因。

明白了何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来历和真正含义,我们再回头看看唐太宗是如何认识这句话的。

太宗明孔子真义  内举不避亲

《贞观政要》<论公平>的第八段,记载了太宗内举不避亲的认识。

原文: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

大意: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现在孜孜不倦地寻找贤才,想一心一意专注于好好治理国家,因此只要听说哪里有贤能的人才,就派使者前去打探。但大家还是议论纷纷,大多认为‘那些被举荐的官员都是朝廷重臣的亲戚、朋友’,但是你们做事只求公道即可,不要因此而有所忌讳和回避,古人说,‘推举人才对内不避亲,对外不避仇’,原因就在,只看重推举的人是真正的贤才。唯才是举,只要是人才,即使是自己的子弟或仇人,也不可不推举。”

可见,太宗不仅知道孔子的教导,还真正明白其真正含义,更加难得的是,太宗亲身实践了亲仇不避,唯才是举的择官之道,可谓为人至公,非常圣明。既然圣明,必成圣王。圣王治国,为政以德,天下为公,必成盛世。这就是“贞观之治”的治国要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