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9年05月02日】
一、楚庄王欲伐陈
刘向《说苑•权谋》记载:
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派人前去察看陈国的情况。
出使的人回来说:“陈国不能攻打。”
楚庄王问:“是什么原因呢?”
出使的人回答说:“陈国的城墙高峻,护城河很深,粮草储备很多,国内平静无声。”
楚庄王说:“据你所言,我看: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只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却很多。储备多,说明赋税重;赋税重,就会使百姓怨恨君主;城墙高峻,护城河很深,民力就可能已经疲困;国内平静无声,说明君王压制民众严紧;民众无声,其国不稳!”
于是,楚庄王率兵攻陈,果然攻下了陈国。
二、先除弊,后兴利
清代金庸斋《居官必览•兴革》记载:
《余冬序录》中说:“人们经常这样说:治理民众的根本办法,必须先除去弊端,以取得老百姓的欢欣,然后才能兴利,为百姓造福。这是因为清除弊端,解决百姓无着落的苦处,百姓心中当然就喜悦;兴利便须要花费百姓钱财,动用百姓的劳力,官府还没有得到百姓的赞许,就让百姓产生埋怨,那么事情就办不成。所以除弊与兴利,应当有先有后。不过,如果没有真正了解利与弊的确实情况,就会是非混淆不明。自以为是利,就应该创办,却不知道这已经是危害了老百姓的事情。自以为是弊害,就应该革除,却不知道这却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有时候在创办与革除之际,不得要领,那么新的弊病随之产生,而危害百姓的事情,又重新再起。因此就必须仔细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多方访问,在贤达明智的人们中,征得意见后,再做决定,而不单纯根据自己的一己之见,而力求与社会舆论、民众的意见,相一致。就如古人所说的合乎人情一样,适宜于本地的风俗,而又不去违背先王的意思,而后再去兴利除弊,妥当处理每件事情,恩泽必然就会降到百姓身上了。”
(附言:中共邪党,只为一党私利膨胀,不顾百姓死活,故日薄西山,苟延残喘。)
三、尊先王之善道
【荀子•天论】记载:
在天上没有明过日月的,在地上没有明过水火的,在万物中没有明过珠玉的,在人群中没有明过礼义的。因此,日月如果不高高悬在天空,光芒就不会显赫;水火如果不聚积,映照、滋润就不广博;珠玉的光彩如果不显示在外,王公达贵就不会把它当作宝贝;礼义如果不施于国家,国家的功绩和威望,就不显著。所以,人的命运在于如何对待自然,国家的命运在于是否实行礼义。做君王的,推崇礼义、尊崇贤人,就会称王;重视法度、爱民如子,就会称霸。贪求财利,多行诈术,就危险;玩弄权势,阴险狡猾,反复无常,就会亡国。
尊天敬天,哪里比得上把它当作物来蓄养并控制它!顺天颂天,哪里比得上控制天命并利用它!盼天等天,哪里比得上顺应时节并利用它!听凭万物自然生长繁衍,哪里比得上施展才华而变革它!空想得到万物而没使用它们,哪里比得上管理万物而不浪费它们!一味仰慕万物生衍奥秘,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生长规律,以促其更好生长!所以人不努力而只靠天,就不符合事物的本性了。
经历百代没有变更的好东西,就足以成为适用的原则。朝代兴衰更替,可以用一贯的办法对待。运用这一原则治国,就不会混乱;不了解这一原则,就不会应付变化的局面。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从未消亡过,社会混乱是由这一原则发生差错,社会安定是因为这一原则详备。所以要以道家提倡的作为标准,“善者不变,不善者变。”符合的就遵从,反之,则不实行。比如涉水过河的人,要靠指示水的标志走,标志不清楚,就有溺水的危险;治理百姓的人,要标明他所行之道,标志不清,就会使国家陷于混乱之中。礼就是这个标志,违背礼,就是昏暗的年代;昏暗的年代,社会就混乱。所以礼在各方面都很明确,内外政策都有标准,看得见与看不见都有一定常规,人民就不至于陷入灾难中。
万物是道的一部分,一物是万物的一部分,愚昧无知的人,只看到一物的一部分,却自以为懂得了,其实一无所知而已。慎子只被动地跟在事物后面,而不能提前有所倡导。
《尚书》上说:“不要有个人偏好,要遵循先王之道;不要有个人私恶,要遵循先王之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要弃已尊民,弃私尊公,弃暗尊明,光明正大。
四、诸葛亮荣恩并济,立法树威,成効大显
《资治通览》卷67记载:
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地,很强调严明执法,很多人怨恨叹息。法正(人名)对诸葛亮说:“以前汉高祖入函谷关,约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感恩戴德。如今,您借助权势的力量,占据一州的地方,刚刚建立国家,还没有施加恩惠,进行安抚,况且从外来的客人与本地的主人之间的关系讲,客人的姿态应当降低,希望您能放宽刑律和禁令,以适应当地百姓的意愿。”
诸葛亮回答说:“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因为暴虐无道,政令苛刻,造成人民对它的怨恨,所以一介草民大呼一声,天下就土崩瓦解。汉高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宽大的政策,而获得很大成功。刘璋昏暗软弱,从其父刘焉那时起,刘家对蜀地的人,两世的恩惠,全靠典章和礼义,维系上下的关系,互相奉承,德政不能施行,刑罚失掉威严。蜀地的人,专权而为所欲为,君臣之道,渐渐破坏。给予高官表示宠爱,官位无法再高时,反而被臣下轻视,顺从臣下的要求,施加恩惠,不能满足的时候,臣下便会轻狂怠慢。蜀地所以到破败的地步,实在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引起的。
我现在要树立法令的威严,法令被执行,人们便会知道我们的恩德,以爵位限定官员的地位,加爵的人便会觉得很荣耀。荣耀和恩德相辅相成,上下之间有一定的规矩,治国的主要原则,由此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地,荣恩并济,扰法树威,成効大显。
五、能克终者盖寡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记载:
许多国君,在秉乘上天的使命,开创基业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深切忧虑,谨慎行事,而德行显著的。而一旦大功告成,德行就开始衰微。刚开始好的,的确很多,然而能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难道不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更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如今守住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创业之时,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必然会竭尽忠诚来对待下属;一旦得志,就放纵起情欲来,傲视他人。当竭尽诚意对待他人时,即使像胡越那样极其疏远的人,也会亲密得像一个人一般;当傲视他人时,即使是骨肉兄弟,也会疏远得像路人一般。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用威风与愤怒去震慑,但下属总是采取苟且、免除祸患的方法,来应付,而内心却不怀好意;表面上恭恭敬敬,但内心却不服气。怨恨的程度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是在于人心的背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应该保持高度警惕。用朽乱的绳索,去驾飞奔的车子,它的危险是可以忽视的吗?
六、“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论慎终》记载:
过去陶唐、成汤的时代,并不是没有灾祸,之所以称颂他们有极高的道德,是因为他们做事有始有终,无为而治,没有私欲,遇到灾害就特别忧虑,勤于政事,岁月平安也不骄傲不放纵的缘故。
贞观初年,连年霜灾旱灾,京郊的百姓全都流向潼关外,扶老携幼,往返几年,没有一户人家逃亡,没有一人抱怨痛苦,这确实是因为百姓体会到陛下怜悯抚育他们的仁爱之心,因此到死也没有逃离的人。近年来,百姓被徭役,弄得疲困不堪,关中的百姓,劳苦疲困尤其厉害。各种手工工匠,结束服役期限后,全留下来继续受官府雇佣;正在服役的兵士,大多调到京城去做别的事情。在乡间采购物资,接连不断,道路上押送物资的差夫,一个接一个。已经有了弊端,百姓就容易被惊扰,如果由于水灾旱灾,谷麦没有收成,恐怕百姓的心,就不能像过去那样安宁祥和。这就是陛下渐渐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
我听说:“祸福的降临没有定准,是人们自己招来的。(原文: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人们没有疏漏过失,怪异不会轻易发生。陛下统治天下已有十三年了,道义遍施全国,声威远播境外,年岁丰足,礼教兴盛,家家户户都为可以旌表而喜悦,菽粟同水火一样容易得到。到今年,自然灾害流行,炎热的气候造成了旱灾,遍及全国各地;凶恶的坏人犯上作乱,忽然发生在京城这样近的地方。上天会说什么呢?显现征兆,预先警告,这实在是陛下警惕畏惧、忧虑天下、勤于政事的时候了。如果见到警诫而惊惧,选择好的意见照着去办,如同周文王那样小心行事,像殷汤那样归罪于自己;前代帝王实现大治的办法,经常施行;目前败坏道德的事情,考虑改正,与天下一道,除旧布新,改变人们的看法和说法,那么帝位可以万古流传,整个国家都会很幸运,哪会有灾祸败亡的事情发生呢?由此国家的安全与危险,治理与混乱,决定于君王一人罢了。现在太平的基础已经达到像天那样高,像堆积九仞高山,还差一筐土就成功了,千年难逢的好时期,时机很难再得。英明的君主可以做到而不做,这就是小臣我忧思郁结胸中而长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