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40):德政慎终 在于克己复礼

刘如


【正见网2019年07月11日】

前文记述,唐太宗立志让唐朝成为万世的典范,后人的荣耀,并意识到了历史上的千古帝王,多有励精图治的抱负,但皆因国家稍见太平就图谋享乐,无法慎终,从而衰败,于是君臣皆意识到了慎终的重要与实践的难度。

出现太平盛世之后,帝王是最容易放松自己,贪图安乐享受的,只要是人,皆有此心,因此才要牢记克己复礼,克制欲望,不能放纵。太宗也不例外,出现了问题,于是魏征写了一篇奏疏,罗列了十条太宗不能克服私心,开始放纵私欲的表现,我们看看魏征这位著名的忠谏之臣,是如何直言劝诫的。

魏征奏疏  开门见山(原文如下)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克制欲望,直到最后的意思)俭约,近岁颇好奢纵,上疏谏曰: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横流,削平区宇,肇开帝业。贞观之初,时方克壮,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臣自擢居左右,十有余年,每侍帷幄,屡奉明旨。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一言兴邦,斯之谓也。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于左:

大意

贞观十三年,魏征担心唐太宗不能将克服私欲、勤俭爱民的德政坚持到底,近年来很爱铺张,开始放纵欲望,于是向唐太宗呈上了一篇奏疏:

我发现,历朝历代的帝王奉天承运,创下基业之后,都希望将帝业传至千秋万代,所以他们崇尚无为而治,以德治天下。他们谈起为人之道,必然以崇尚朴实为重为先,牢记要克制为人浮华的弊病;择官论人,则重用忠臣良将,鄙视奸佞小人;讲到制度,会杜绝奢侈崇尚俭约;谈物产,重视谷物棉帛,轻视奇珍异宝。他们在治国初期,都能遵守这些德政,达成太平,可是国家稍一安定,他们很多人就开始违背初衷,反其道而行,导致伤风败俗。这是为什么呢?这难道不是因为君王乃万民之尊,富有天下,他说的话没有谁敢违抗,他的意愿人人必须依从,而造成的吗?古语说:“知并不难,难的是行;行也不难,难的是善终。”说得太正确了。

想起陛下二十岁就在乱世中力挽狂澜,威服四方,创下了帝王的基业。贞观初年,天下初定时,陛下能克服自己的嗜好私欲,克勤克俭,身体力行,致使国泰民安,达到至治。论武功,则商汤、周武王都无法与你相比,若论仁德,你与古代尧、舜等圣王相差不远。我在陛下身边已十多年了,常常在帷幄之中接受陛下圣明的旨意。陛下时常告诫臣下要坚守仁义之道,不可丧失;保持节俭的习惯,不可改变。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陛下的圣德之音至今仍在我耳边时时响起,臣怎敢忘记呢?但是这几年来,陛下稍稍偏离了以往的志向,敦厚淳朴的风气渐渐亏损,没能自始至终地保持下来。现在我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列在下面,以备陛下参阅:

解读:知易行难  克己复礼方可慎终

儒家经常讲克己复礼,很多人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意,但看完魏征的奏疏,就会明白,克己就是克制、抑制个人的私欲,不可过度放纵,复礼是表面的目的也是方法,只有遵照古时圣王定下的敬天爱民的礼教来修正自身,以仁道表率天下,杜绝纵欲享乐的浮华风气,才能避免德行的败坏,风俗的恶化。其最终目标,就是从开始到最后保证德政不变,实现太宗万世典范的宏愿。他针对帝王的太宗,劝太宗不能“使公道被私情隐溺,礼节被嗜欲所淹没”,讲的正是克己复礼的道理,是帝王应该实践这个道理的劝诫。一句话,只有克制人过分追求享乐纵欲的心,才能符合人道,不至于上行下效,最后败坏道德风尚,王朝必然不能长久。

魏征写这篇奏疏,是以“我发现,历朝历代的帝王奉天承运,创下基业之后,都希望将帝业传至千秋万代,所以他们崇尚无为而治,以德治天下。”开头的。注意,这句开头是劝诫太宗慎终的核心宗旨,就是为君之道,若要成就太平盛世的长久,必需奉行德政,德政就是古代圣王三皇五帝时代无为而治的做法:以德治理天下,以德服人,以德修正自身,教导臣民。

魏征告诫太宗,奉行德政,这是历代帝王都明白和敬奉过的道理,但是保持到最后,实在太难。就是这个德,最后被欲望淹没,导致了王朝的败坏。无论魏征讲任何事情,都在劝善重德,帝王不德,就违背天道和人道,失去的当然是整个国家,而个人不德,失去的就是个人的前途或者家门的败落,因此才说,治国就是修身,修德,帝王能做到,就是圣人之王,境界再提高,就能得道,黄帝先祖为首,就是修道者,治国本身就能修道,就要首先在自己的言行中做到行善重德,因此老子的那本书才叫做《道德经》。孔子说过,政者,正也。政治,本就是走正路归正民风,治好不正的社会弊病的,跟治病一个道理的,扶正人体,就能平安,国体也是如此,走正道,重德行,就能扶正社会,治好国体。必然平安无事。所以才叫做政治。

魏征见太宗开始偏离正道,德行有亏,开始放纵欲望,贪图享乐的苗头已经出现,于是赶紧提醒他莫忘历史的教训和太宗自己早就明白的道理,并且是太宗自己教导过,提醒过臣子的道理。讲得核心明确,言语真诚,毫不回避问题的实质——帝王开始偏离德行。但绝对没有不敬的语气。所以忠臣不会讨好谄媚,言听计从,敢于犯颜直谏,但也绝对不会语气傲慢。有理有据,但并不咄咄逼人。这是为臣子该有的态度。魏征做得非常好。

我们从这些古代留下的历史,文章,能够看到圣君与忠臣的具体表现,看到他们始终尊奉古代三皇五帝的德政,虽然不时会出现偏颇,离开正道而不知,但因为有祖先的教导在,历史在,教育在,因此代代传承,从君臣如何相处,做人重德,到百姓各阶层如何忠孝为人,一直传承,即使有人出现偏颇,背离,也会从新发现和归正,但如果连传统留下的教育和历史都被否定了,祖先被嘲讽了被怀疑和批判了,必然找不到回归的路,失去宗旨和参照,必然人心道德不断下滑,道德全面崩坏。因此,克己复礼,恢复以德为核心的做人的教育,怎能忘记,怎可批判呢?

魏征接着会给出哪些具体的忠告呢?我们下次再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