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34):“人不学不知义” 太宗君臣论儒学

刘如


【正见网2019年05月18日】

我们上文提到,唐太宗告诫大臣,文章追求辞藻华丽,并非要务,必须看重对人是否能起到教诲的作用。这个观点,并非太宗个人的领悟,而是来自古老的《礼》经对教育目的的根本认识。这个认识,正是儒学的本质。在《贞观政要》,就有一章叫做“崇儒学”,不仅直接论及到儒学的本质和作用,还论及到了当年天下诸国都向往长安求学的盛况,证实了唐太宗对教育的重视,对儒学的推崇千古未有。为直接了解太宗君臣对学习目的的根本认识,我们先看这一章的最后一段。

这一段,让我们醒悟,儒学的真相是什么,来自哪里,为何太宗君臣的论述,与后世的开蒙教材《三字经》惊人地相似。

“崇儒学”最后一段原文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

大意

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天赋的本性,是固定不变的,但必须通过后天的广博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能成才。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天地给予的灵气,本就在道中,可是要通过学习,不断被历练和求学才能美好完善地展现出来。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求道并在技艺中实践,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功名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是天定的,是善良的,都很相近,但是人有情,情中有善恶之分,不加引导,就容易堕落,从而迁移其本性,所以必须用学习道义的学问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不变。《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太宗君臣,道明《三字经》思想来源

大家看完这一段,如果读过童蒙教材《三字经》,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开蒙教育,那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话,来自《礼记》这部经书,它开宗明义,告知孩童,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知道做人的道义,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义理。就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当然就无法真正地建功扬名,有所成就。

《三字经》其实开头起笔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句话,与岑文本的回答何其相似,这就是古代教育的宗旨,认为人天生禀赋善良的天性,是天赋的东西,大家都相差不远,但是这个天性虽然善良,由于每个人身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必然耳濡目染,效仿到的,向周围家人邻居和朋友同僚等人学到的,必然不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渐渐就受到影响,有的就变坏了,本性就被蒙蔽变迁了。“所以,古代开蒙便教给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懂得做人的道义。

《三字经》讲的就是儒学本质

我们虽然看不到唐太宗当年是如何学习的,学过哪些经典,但既然《三字经》被认为是宋代大儒所写,那么就是出现在唐朝之后,太宗当然没有机会读过《三字经》,可见他们君臣的思想,对教育和学习的思想认识,只能证实,《三字经》的观点,明显来自公认的上古经典。儒学说的读书和教育,核心在于教育人懂得道义,这便是儒学的本质,读书的目的。这种教育,能够不断启发和守护人善良的天性,让人重德悟道,是我国过去历代不变的价值观。文化的根本。太宗君臣的认识,与《三字经》恰好相互为证。让我们看清儒学的根本实质。

所以,不管人们能否看懂太宗君臣所说的话,都能通过宋代这本通俗易懂的《三字经》,得到正确的理解:原来,唐太宗对学习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真的就是指人要通过接受教育,大量学习各种经典和历史,勤于读书学习,才能懂得如何行道义。学习和读书的过程,就是将本性悟出,是要通道成道的,这才是太宗说的“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的真正含义。通晓道义,最后悟道。这样的人,才能有真正的见识,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当然,也因为太宗君臣的对话,我们懂得了《三字经》为何高明,为何成为童蒙经典的原因。这部小小的通俗经典,与太宗君臣一起,证实了儒家教育的学问,是做人的学问,来自远古的先祖,修道的文化,并非儒家自己的发明。

我国古代,在人这个层面的传统教育,是以儒学的面目出现而流传下来的,他其实是远古文化的继承,来自圣王以德为本的治国学问,必然是继承和弘扬古老经书的,唐太宗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重视教育,崇尚儒学,践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让天下百姓蒙受德育,知书达理。这便是太宗君臣证实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法。

那么,太宗重视儒学教育到了何种地步呢?当年的贞观盛世,天下各国均到长安求学,究竟是何种境况呢?我们下期再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