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6月05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肆筵设席(1),鼓瑟(2)吹笙(3)。
升阶(4)纳陛(5),弁转(6)疑星(7)。
【读音练习】
肆(sì) 筵(yán) 设(shè) 席(xí),
鼓(gǔ) 瑟(sè) 吹(chuī) 笙(shēng)。
升(shēng) 阶(jiē) 纳(nà) 陛(bì),
弁(biàn) 转(zhuǎn) 疑(yí) 星(xīng)。
肆(ㄙ?)筵(│ㄢ?)设(ㄕㄜ?)席(ㄒ│?),
鼓(ㄍㄨˇ)瑟(ㄙㄜ?)吹(ㄔㄨㄟ)笙(ㄕㄥ)。
升(ㄕㄥ)阶(ㄐ│ㄝ)纳(ㄋㄚ?)陛(ㄅ│?),
弁(ㄅ│ㄢ?)转(ㄓㄨㄢˇ)疑(│?)星(ㄒ│ㄥ)。
【字词义解释】
(1)肆筵设席:陈设筵席。肆、设,陈列。筵、席,酒席。
(2)鼓瑟:弹奏琴瑟。鼓,弹奏。瑟,弦乐器,形状似琴,长八尺多。
(3)吹笙:吹出笙乐。吹,口中呼气。笙,一种簧管乐器名。
(4)升阶:一阶一阶的登上去。升,由下而上。阶,用砖、石等砌成,用来登高的层级状建筑;泛指一般的台阶。
(5)纳陛:一步步走上接近正殿的最高阶层。纳,引入。陛,正殿的最高阶层,是皇帝听取国家大臣报告国事时坐的地方;所以把帝王宫殿的台阶称作“陛”。
(6)弁转:帽子移动。弁,古代贵族所戴的一种帽子。转,转动。
(7)疑星:就好像天上的星辰。疑,相似的。星,罗布在天空的星辰。
【译文参考】
皇帝在宫中摆设筵席,乐工们吹奏各种乐器助兴,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登上台阶進入殿堂的文武百官们,官帽上的玉石随人移动,在灯光的映照下,就像星星一样闪亮。
【文字的故事】
吹:甲骨文字体的“吹”写作“ ”;右边的“ ”像物体,左边的“ ”像人跪着对着物体的开口出气的样子,所以“吹”就是使用嘴巴向外用力出气的意思。
升:小篆字体的“升”写作“ ”,而小篆字体的“斗”写作“ ”,两者的差别仅在右边的一笔;所以“升”是指形状像“斗”而有旁耳的量器,本义是“十合”;“十升”则为一斗。
【深入思考与讨论】
古代帝王以俭朴为荣
当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陪同父皇唐玄宗吃饭。膳食当中有熟羊腿,玄宗让太子把羊腿割开。太子把羊腿割开后便拿了饼擦手,玄宗看后有些不高兴。直到太子擦完手并将饼吃了,唐玄宗这才满意的对太子说:“福分就应当这样珍惜。”
唐肃宗继承了俭朴的美德,他饮食不吃山珍海味,连跳舞的歌女也没有华丽的衣服和装饰。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以前,很多的帝王天子都以俭朴为荣,视之为美德,认为这是珍惜福分的表现。而现在的很多人,却把大手大脚挥霍视为豪气,以奢靡为荣,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却不知奢靡会遭天谴,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福分,而福分并不是无穷无尽的,不珍惜怎么能行呢?
(1)听完唐肃宗生活俭朴的故事后,请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人在生活上自我要求严谨的故事?(可参考“令公固穷”的故事)
(2)一位受大家敬重的人,他在生活上会有哪些表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请举例说明你如何做到在生活上不铺张浪费?
附录:
令公固穷
孔子说:“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要安于贫困,不失气节。北魏中书侍郎高允正是一个“固穷”的“君子”。
早先,北魏朝廷的官员都没有俸禄。一般官员都有自己的家产,高允却没有。他家里一贫如洗,常常靠他的儿子们上山打柴维持生计。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在朝廷中,他以直谏著称。朝廷内如果有什么事做的不合适,他就请求晋见皇上。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常常屏退左右,单独和他交谈。有时高允言辞激烈,切中要害,拓跋浚听不下去,只好让人把他扶下去。不过,拓跋浚对高允非常信任,特地提升他做中书令。
有一天,司徒陆丽忍不住对拓跋浚说:“陛下,高允虽然蒙受恩惠,可他家里实在是穷啊!”
拓跋浚一愣,说:“这怎么可能?”
“千真万确,他的妻儿连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根本无法出来见人。”
拓跋浚当即起驾,亲自来到高允家。他一看,高允家里只有几间草房,床上只有粗布被褥,妻儿穿的是旧棉絮做的衣袍,厨房里也只有些咸菜。拓跋浚感叹不已,马上赐给高允五百匹缯帛、一千斛粮食,并任命高允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高允坚决推辞,拓跋浚不肯答应。
从此,拓跋浚对高允更加器重,见面常呼他“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出自《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