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中国菜厨技大赛独树一帜



【正见网2008年11月19日】

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北美赛区初赛于1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万寿宫饭店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台湾、日本、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的选手们普遍表示,中国菜烹饪技艺考究,要做好菜用心做是关键;传统菜一般取材自然,有益身体健康;新唐人要挖掘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传承中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再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这非常好。

北美赛区部分入围决赛的选手在金榜前合影留念

大赛评委曲运强评价初赛情况时表示,此次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高,比如有的鲁菜选手刀工非常好,非常难得,现在的人已不重视。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孔子讲过“割不正不食”。由此可见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菜就很讲究刀功。还有很多选手对东北菜的特色传统掌握得很好。大赛是要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把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推广至世界,所以每一位选手都为此做出了贡献。

初赛分为上、下午两场,食客一天就可尽尝粤菜、东北菜、淮扬菜、鲁菜、川菜五大菜系。这些美食让中西食客们都交口称赞,他们表示真正见识了中国的传统饮食,并可品出从前没有注意到的不同菜系间的特色文化。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形”,评分标准满分是100分,其中味感30分、质感30分、美感20分、营养卫生20分。经过激烈角逐,十八位选手出线,将与二十五位在亚太区胜出的初赛选手一起進入于18日举行的决赛。19日还将有颁奖晚宴。

平常心看结果 好菜出自“用心”

祖籍烟台的选手陈永明入围决赛。十二岁开始学厨技的他,在中国时曾在多家酒店当大厨,来美国后在纽约多家有名的餐馆做主厨。由于家乡就是鲁,所以其参赛选项是鲁菜。他认为,一道菜要做得好就要有“神”,这是菜的“灵魂”,这就需要用心灵、用美好的心去做,这样食客不但能吃到美食,还可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这样才是最好。

传承传统 选材自然

陈永明的自选菜是祥瑞双龙,寓意中华民族的祥和美好。他说,这道菜的摆盘有所创新,但烹调则使用的是传统技法,如煎、烧、小炒等。其他品尝过此道菜的选手表示,是能看出陈永明在摆盘和做菜时都很用心去做,而这道菜的色、香、味、形都很不错。

姜朝阳赞扬新唐人主办此大赛很好,“要传承传统,和弘扬传统这很好。”他举例,现在的烹饪都用味素来调味;味素是化学品,吃了对身体不好。而以前配菜的调料都取材自然,是用老汤来煨,这样的菜肴吃起来鲜甜,也有益健康。

普通食材做出不凡特色

中国菜不仅讲究“色、香、味、形”,要做好菜,刀工、火候也是关键一环。入围决赛的纽约选手陈维良是东北沈阳人,有30年的烹饪经验,目前自己经营餐馆,兼为大厨。他曾在北京参加过一烹饪比赛,并获得金奖。他的自选菜是“拔丝地瓜”。他说,地瓜是很普通的材料,但是在拔丝时不碎,煮熟时还保持其形,这就考验厨师的刀功。

進入决赛的选手之一武晓钢是浙江人,他的参赛选项是淮扬菜系中,浙江菜的传统菜“太湖鱼片”。他说,这道菜原料和做法都比较简单,家里就可以做;就是一条鲜鱼,把鱼去骨后,放入水里氽熟,要刚刚熟,浇上调汁,再加一点热油就可以了;吃起来鱼肉鲜美可口。要做好这道菜关键是火候的控制,这样才不会把鱼肉煮得过熟。


传统厨艺文革失传 西方媒体应广传大赛

美国著名中国菜第一鉴赏家Ed Schoenfeld也前来参观了比赛,并对这次大赛表示赞扬与鼓励。

对于这次大赛,他表示:“我觉得这次比赛办得不错,但是我认为还可以宣传得更好,如果我早一个星期知道这个比赛,我可以邀请我的许多在美国媒体工作的朋友前来报道这个比赛,让更多的人知道。”

有关现代厨师的差距,他解释说:“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带一个日本厨师或者西方厨师去纽约曼哈顿联合广场的Farmers Market买菜,他们都会很了解那里的有机菜,也非常注意食品是否新鲜,是不是有机食品,怎么生长的。但是许多中国厨师都没有这种感觉。”

“我认为最好的厨师必须要注意做菜的整个过程,对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食品。但是许多中国餐馆几十年来的态度就是像生产线一样,恨不得把一个菜很快完成然后赶做下一个菜。”

“你知道吗?在七、八十年代,你可以问任何一个纽约人他们最喜欢的亚洲菜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跟你说是中国菜,但是现在就不会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厨师的心态造成的。”

因此,Ed对新唐人电视台举办本次大赛表示非常赞扬:“我觉得这种厨艺大赛很好,能够帮助中国厨师摆脱这种生产线的心态,真正的对自己做出的产品感到骄傲,加强厨师们对他们工作的理念。”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Ed也简单的描述了一下他认为中国菜与西方菜不同的最大特色:“中国菜讲究一个平衡,就像道家的阴、阳关系一样,它能够体现在中国菜中。比如什么菜不能够一起吃,不同的口味怎么样调解得最好等等。”

(大纪元)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