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4月29日】
顾(ㄍㄨ?)(gu)
【历史来源】
1、顾姓源自于夏代。顾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最早的一支是在夏末商初形成。出自顾(今河南范县);还有一支在西汉初期形成,出自会稽(今江苏苏州)。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载:“顾氏,已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在诸侯国顾国(今河南范县),与附近的巴姓昆吾国和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夏末商初时,顾国被商汤灭掉,亡国后的顾国王族子孙,散居各地,便以国名为姓。
2、源自于遥的子孙。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性居民。
注: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
【郡望】
1、会稽郡:秦朝初置,治所在吴(今江苏省苏洲市),东汉时移治所在山阴(浙江省绍兴市)。
2、武陵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义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
【历史人物】
顾恺之
顾恺之(西元345年~西元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就读书作诗,博学有才气,善绘画,能创作又能评论。他画起画来,废寝忘食,如痴如醉,当时人们称他“才绝”、“画绝”、“痴绝”三绝。顾恺之绘画以人物画最拿手,他在人物画中是不轻易把画中人物的眼睛点上,他认为人物画重在传神,而传神的关键就在眼睛,所以要仔细处理,不能随便点上。
传说当时京城要修建瓦棺寺,想请地方士绅捐钱,而顾恺之就认捐了百万钱。之后,顾恺之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幅佛像画,但却没有画上眼睛,当要点眼睛时,他提出要求:“第一天来参观的人要捐十万,第二天捐五万,第三天以后就随意。”据说开门的那一刻,佛像有如神光显耀,当时的人们都争相来寺观画,都非常称赞这幅画画得生动传神,没多久,百万数目就凑足了。
还有一次,顾恺之把珍爱的作品放在箱子里,再用纸封住,就寄存在桓玄那里。没想到,桓玄竟动了贪念,私自撬开箱子偷走画。当顾恺之来取画时,并没发现异状,而在他发现箱子里的画不见时,不但不生气,却说:“妙画通灵,变化而去,就像人之登仙。”由此可看出顾恺之是如此的豁达和幽默。
顾恺之平常最喜欢吃甘蔗,但是他吃甘蔗的方法却与别人不同,一般人都是从根部开始啃起,而他却倒过来的,从长叶的地方吃回来,别人觉得很奇怪,他就说:“这叫做倒吃甘蔗,渐入佳境,有无穷的韵味呢!”
顾恺之流传下来的画不多,有“女史箴图”、“洛神图”和“列女图”三幅,其中以“女史箴图”最有名。
孟(ㄇㄥ?)(meng)
【历史来源】
源自于姬姓。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庄公死后,其弟季友按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子斑为鲁君,就是缗公。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郡望】
平昌郡,三国魏时始置,后废,晋代复置,治所在安丘县(今山东省安丘县西南。)
【堂号】
最著名的有“三迁堂”,三迁堂的由来,相传孟子在年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这次不会学埋坟或哭丧,却学着做买卖的样子,孟母只好又搬迁到其它地方。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于是孟子便在此学习礼让進退,孟母一看便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这便是至今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姓又以“平陆”等为其堂号。
【历史人物】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年~公元740年),字浩然,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人称“孟襄阳”。孟浩然从小喜欢读古人节义事迹,具有侠客心肠,到处为人排难解纷,所以结交不少朋友。孟浩然也喜好读书,总想一展抱负,但可惜一直没适当的机会,他在灰心、失望之余,遍游江南,最后回到自己的故乡,隐居襄阳城东的鹿门山。
他与王维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多写田园生活和隐逸之事。有一次,王维邀孟浩然私入内宫,巧遇玄宗到临,孟浩然是平民百姓,是不能私自進入,他情急便躲到床下,但王维不敢隐瞒,便把事实奏呈皇帝,玄宗说:“朕闻此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孟浩然便出来见驾,玄宗请他念一首较满意的诗来听听,于是孟浩然便吟他得意之作“岁暮归南山”,玄宗不等他诵完,便说:“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说完拂袖而去,从此不肯录用他。
唐开元年间,在汉水沙滩上,一年四季可看到一个人在沙滩上走来走去。他不过河,也不候客,有时抬头远眺群山,有时俯视江河沙面,一年四季都如此,即使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也是如此,且雪下得越大,他就越是不停地走在白茫茫的雪上,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来往渡口的人们好奇地问道:“浩然公,天气如此寒冷,您在沙洲上走来走去,是在寻找什么吧!”孟浩然答道:“我在这里寻梅!”乡亲们再看看他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真像是一朵朵“梅花”散落在大王洲上。
公元740年,好友王昌龄来到襄阳,当时孟浩然疾疹发背将愈,大夫叮咛不可吃鱼虾等食物,因为老友相聚高兴而饮酒聊天,孟浩然竟忘了忌讳,吃了鲜鱼,结果疾病复发而死,时年五十二岁。
平(ㄆㄧㄥ?)(ping)
【历史来源】
1、源出于姬姓。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战国时期韩国的君王韩哀侯,将少子诺封在平邑(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他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延续姓平。而另外一支却在西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哀侯的后代由平邑迁往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以原邑名平为姓。
2、源出于嬴姓,战国时齐国相晏平仲的后代,以其父名为姓,相传姓平。平仲的父亲叫晏子,晏子的祖上是晏安,晏安是远古氏族领袖陆仲的后代,而陆终是黄帝的嫡传后代。
【郡望】
1、河内郡:汉代始置,辖境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2、河南郡:汉高祖改秦朝三川郡为河南郡,辖境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水下游一带,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历史人物】
平当
平当,字子思,西汉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平当是西汉的大臣,因他对大禹治水的情况颇有研究,汉成帝就让他负责管理河堤,防治水患。汉哀帝即位后,他官至宰相。在哀帝给他赐爵关内侯后的第二年,哀帝又要加封于他,他因为生病而拒绝了。平当说:“我的官位已经够高了,薪俸已经够用了,我今天不起来接受侯印是为了子孙啊。”
黄(ㄏㄨㄤ?)(hua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嬴姓。根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说明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西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2、出自于金天氏之后。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都是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在汾川,后世尊称他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只是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不过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
3、根据《东夷源流史》资料所载,在远古的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时,建立起黄国,从此便以国为姓。而在上古时期时,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来继任祝融。在周代时,先后被封在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因此在此建立黄国。直到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代子孙便分散各地,但是他们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为氏。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于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郡望】
1、江夏郡:汉高祖置郡此支黄氏为东汉大臣黄香之族所在。治所在安陆(今湖北省云梦)。
2、会稽郡:秦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黄昌之后。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3、零陵郡:治所在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
【堂号】
1、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大量黄氏族谱记载:因惠连公受封于黄国而得胜。黄国被楚所灭之后,子孙四奔他乡,大部分向楚国腹地内迁,分别定居于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并逐步形成黄氏不同分支。其中一支迁徙至江夏、安陆(今湖北省云梦县东南至武汉市)一带,繁衍为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这支黄姓宗族世居江夏,代为冠族,至孝子黄香,才倾天下,黄琼、黄琬位至三公,名震宇内,时人誉称“江夏黄氏,天下无双”。今海内外黄姓子孙万派朝宗江夏,认江夏为郡望与发祥地。江夏堂源此。
2、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3、主要堂号及小堂号 “思敬堂”、“孝友堂”、“四士堂”、“檀樾堂”。以及仅金墩黄氏有“千顷堂”、“万卷堂”、“礼耕堂”、“敦本堂”、“种德堂”等。
【历史人物】
黄庭坚
黄庭坚(西元1045年~西元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宋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黄庭坚自幼就聪颖异常,因生长在文学浓厚的书香家庭,五岁时能背诵五经,七岁时就写了一首《牧童诗》,因此很得父亲的喜爱。有一次,黄庭坚的舅父李常从书架上随意取下一本书查问他,他都能对答如流,舅父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黄庭坚秉性至孝,虽身居高位,但是仍竭尽孝诚侍奉母亲,每天晚上都会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其与张来、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比苏东坡小十岁,两人往来,他总是以师礼相待,师生二人不但以出色的才华创造许多不朽杰作,而他们深厚的修养与胸襟,更为后代的读书人树立典范。
黄庭坚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词及书法。黄庭坚不仅时时刻刻道法古人,同时又实实在在的锤炼着自己。在诗的部分,标榜杜甫并强调读书需查据,以故为新,因此有“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和“无一字无来处”之论,在宋代影响颇大,是江西诗派的开创人。此外,黄庭坚的书法不仅师法古人,还从古碑古帖中吸取前人的精华,更能融合己意,力求突破,创造特有的风格而自成一家,著有《山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