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穴道:足少阴肾经

林贵


【正见网2012年05月12日】

我常跟我的患者说:“人体的十二条经络就像高速公路,只要公路畅通,交通就不会堵塞。奇经八脉就像东西向快速道,可疏缓高速公路的交通。人体也是一样,只要经络通畅无阻,人体就不会有病痛。”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经过、联络的通路。经像径路的无所不通,络像网罗的错综联接。中医讲的是天人合一的概念,人体气血的运行也是整体的,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过望、闻、问、切找出病因。根据经络循行的路线,采取上病下治,即头痛针脚;左病右治,即左手痛针右手可达到治疗效果。

本专栏从经络循行去了解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针灸治病,为什么头痛针手的穴位、牙痛针手足穴位,却取得很好的疗效。甚至于左病治右,右病治左,这些疑问在读者了解了经络循行后,便能一目了然,豁然开通。

现在我们介绍足少阴肾经之循行: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起始于足小趾下端,斜行走向足底心(涌泉穴),出行至足内侧舟状骨粗隆的下面(然谷穴),沿足内侧踝的后面向上循行,一分支进入足跟内。向上到小腿腓肠肌部位,上行至膝后腘窝内缘(阴谷穴)和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里面归属本脏—肾,联络膀胱。它的主干从肾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脏,沿着喉咙,到舌根两旁。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且肺气注入胸中。
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水,循行时辰:17~19。

足少阴肾经循行所经部位共有二十七穴,左右共五十四穴:

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复溜穴、交信穴、筑宾穴、阴谷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

足少阴肾经有了异常变动会表现为下列病症:

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像漆柴(炭),咳嗽痰唾带白,喝喝气急,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像悬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感;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惧,心中怦怦跳动,好像有人要捉捕一样;这还可发生“骨”方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酸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主治有关“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云:“肾附于脊之十四椎下,是经常少血多气,其合骨也,其荣发也,开窍于二阴。”

肾藏精,称之为“先天之本”。肾主骨,与小儿之发育有关,肾开窍于耳,故肾虚造成耳鸣。肾主水,与水液的代谢有关,故主司二便。肾主纳气,故呼吸的深浅功能与肾有关。

经言:“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五藏六府“井荥俞原经合”所主之病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其中原穴为气留止之处。阳经经长,多一原穴,则俞穴专司原气之输注,原穴专司原气之留止;阴经无原穴,则以俞为原,乃一穴兼领俞穴与原穴之两种功能也。

足少阴肾经的五输穴,在五行分属木的“涌泉穴”是井穴主治心下满,“然谷穴”五行属火是荥穴主治身热,“太溪穴”五行属土是俞穴主治体重节痛,“复溜穴”五行属金是经穴主喘咳寒热,“阴谷穴”五行属水是合穴主治逆气而泄。

以上五输穴皆位于四肢肘膝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穴道。读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压、推拿、拍击……这些穴位,用于自我保健,对于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实施,可刺激、强化自身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  

  

足少阴肾经—涌泉穴

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涌泉穴”,经曰:“所出为井”,如水之源头,即经气初出,故名涌泉。又曰:“井主治心下满”。涌泉穴为回阳九针之一,可治疗五脏之急症,《席弘赋》有“若下涌泉人不死”之说,故涌泉穴是治疗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的中风闭证及厥症之急救穴。

一、涌泉穴主治:
《医宗金鉴》:“涌泉主刺足心热,兼刺奔豚疝气疼,血淋气痛疼难忍,金针泻动自安宁。”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取穴。

【操作方法】方法是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在涌泉穴上,食指顶挟住足背另一方,拇指行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覆几次。一般经五分钟后,前述之症状可以缓解。
注:使用针灸,请在专业中医人员的指导下执行。 

足少阴肾经—然谷穴

然谷穴为足少阴肾经荥穴,荥主治身热。然谷穴五行属火,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水,五行水克火,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先补后泻,先补其虚,后泻其实,邪去正安,诸病除。

一、然谷穴主治

《医宗金鉴》:“然谷主治喉痹风,咳血足心热遗精,疝气温疟多渴热,兼治初生儿脐风。”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

在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前下方凹陷,赤白肉际处。

【操作方法】

方法是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在然谷穴上,食指顶挟住另一侧,大拇指行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覆几次。一般经五分钟后,症状可以缓解。

注:使用针灸,请在专业中医人员的指导下执行。 

足少阴肾经—太溪穴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俞穴,为肾经原气留止之处。太溪穴五行属土,肾经五行属水,五行相克土克水。太溪穴也是肾经之原穴,阴经以俞代原。凡肾阴、肾阳不足的病症,本穴皆有其疗效。

一、太溪穴主治:

《医宗金鉴》:“太溪主治消渴病,兼治房劳不称情,妇人水蛊胸胁满,金针刺后自安宁。”
《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太溪堪治。”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前缘之间凹陷处。

【操作方法】方法是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在太溪穴上,食指顶挟住另一侧踝上,大拇指行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覆几次。一般经五分钟后,症状可以缓解。

注:使用针灸,请在专业中医人员的指导下执行。 

足少阴肾经—复溜穴

复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经穴,是肾经经气行经之处。复溜穴主治喘咳寒热。复溜穴五行属金,肾经五行属水,五行相生金能生水。凡肾经虚症可用“虚则补其母”。

一、复溜穴主治:

《医宗金鉴》:“复溜血淋宜乎灸,气滞腰疼贵在针,伤寒无汗急泻此,六脉沉伏即可伸。”
《百症赋》:“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足内踝后上2寸,跟腱前沿取穴。

【操作方法】方法是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在复溜穴上,食指顶挟住跟腱之另一侧上,大拇指行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覆几次。一般经五分钟后,症状可以缓解。

注:使用针灸,请在专业中医人员的指导下执行。 

足少阴肾经—阴谷穴

阴谷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合穴,合穴为肾经原气所入之处,阴谷穴为合穴主治逆气而泄。阴谷穴五行属水,肾经五行亦属水,常取之补泻,是肾经中的代表穴。

一、阴谷穴主治:

《医宗金鉴》:“阴谷舌纵口流涎,腹胀烦满小便难,疝痛阴痿及痹病,妇人漏下亦能痊。”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腘窝内侧两筋间,在膝弯后的小筋与大筋间取穴。

【操作方法】方法是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在阴谷穴上,食指顶挟住膝上方,大拇指行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覆几次。一般经五分钟后,症状可缓解。

注:使用针灸,请在专业中医人员的指导下执行。 

足少阴肾经-结论

肾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其来源:禀受于父母,为“先天之本”。肾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成熟的作用。肾主骨,与小儿之发育有关。肾开窍于耳,故肾虚造成耳鸣。肾主水,与水液的代谢有关,故主司二便。肾主纳气,故呼吸的深浅功能与肾有关。所以肾精不足所引起的症状: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遗精、尿频、腰痛、石淋,都可从肾经取得疗效。

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水,其色黑,其味咸,肾主骨,其华在发。五行相生水生木,五行相克水克火。肾经循行的时辰为17~19点。

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根据经络的标本、根结的理论来了解。标是指头身部,是经脉扩散的区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经气汇聚的重心。根是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经气循行会合的根源,结是指躯干部的有关部位,是经气循行流注的归结。

能了解五行的生克,如“虚则补其母”。水生木,要补益肝气,亦可从肾经着手。五行相克,水克火,冬季最容易引发中风,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发作,都与五行水克火有关。所以冬天的穴道按摩,应加强心经、心包经以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纪元新闻网有一篇报导:急性心肌梗塞,一天发作通常在起床后2~3小时内,高峰于每日上午6:00至中午期间,另一高峰在傍晚时刻。傍晚约5点~7点为肾经循行的时辰,五行水克火,故易发生心肌梗塞。

足少阴肾经的五输穴“井、荥、俞、经、合”除了各有其主治外,经络循行所起的远治作用,对身体的保健起到一定的功效。五输穴皆位于四肢肘膝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穴道。读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压、推拿、拍击……这些穴位,用于自我保健,对于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实施,可刺激、强化自身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