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3年12月31日】
【原文】
yuán lóng hú hǎi , sī mǎ shān chuān 。
元龙湖海 , 司马山川 。
ㄩㄢˊ ㄌㄨㄥˊ ㄏㄨˊ ㄏㄞˇ ,ㄙ ㄇㄚˇ ㄕㄢ ㄔㄨㄢ 。
元龙湖海 , 司马山川 。
【注释】
(1) 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下邳(今江苏)人。博览群书,深谋大略,有治世之才,曹操以其为广陵太守作为对付吕布之用。陈登就任广陵,明察功过,细心赏罚,深得民望。后因夹击吕布有功,封为伏波将军。因食用生鱼片,最后死于寄生虫病,年仅三十九岁。
(2) 司马: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所著《史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历史,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史学及文学影响深远。后世尊称司马迁为“太史公”。
【语译】
陈元龙豪气纵横,文才武略表天下;司马迁胸怀壮阔,忍辱发愤作《史记》。
【人物故事】
《三国志 魏书》卷七 记载,曾为吕布帐下谋士的许汜,在吕布败亡后,前往荆州投靠荆州牧刘表。有一次,许汜、刘备与刘表坐在一块儿,刘表和刘备谈论起天下人,许汜说:“陈元龙是湖海之士,那种豪气一点没变。”刘备问刘表说:“许先生的说法对或错?”刘表说:“要说他错嘛,他可是个有德之士,应该不会说假话;要说他对嘛,元龙的名望在全天下可是很有份量的。”刘备问许汜:“先生说元龙豪气,难道有什么事让您这么说?”许汜说:“之前动乱中,我经下邳,跟元龙会过面。他不看重客人,好久都不跟我说话,自己坐上大床休息,让我坐下床。”刘备说:“您有国士的美名,如今天下大乱,帝主流离失所,期望您忧国忘家,有救世济民的心,然而您老是关心田地房产的事,说话没值得采用的内容,这是元龙避开你的原因,为什么他非得跟您说话?换做是我,我自上百尺高楼去休息,让您坐地,还不仅是上床与下床的差别呢!”于是刘备说:“像元龙这样文才、武略、胆量、意志兼具的人,恐怕得在古代才有,现代哪能轻易找到一个跟他相比的人呢!”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迁的先祖曾是颛顼的天官,其父司马谈是武帝时的太史令。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承袭太史令之职,主掌天文历象。上任后即参与历法的修订,将秦朝以十月为岁首的“颛顼历”,改为以正月为岁首的“太初历”,是为中国农业社会遵循二千年历法的基础。
其后,司马迁潜心致力于编修通史,将众多典籍资料、文史纪录、采自各地的传说,罗列汇整、布局架构,按时间先后、以人为主,别为“本纪”、“世家”、“书”、“表”、“列传”五种体例,以史家严谨的笔法,完成一部跨越三千年,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学、医学、天文、地理、水利、哲学、历史、文学多方面内容的钜著---《史记》。
司马迁十岁就学诵古文书经,二十岁从长安开始,游历南北名山大川。亲自探看古人遗迹,亲笔收录各地有关传说。其足迹,北至现今山东一带,南达湖北、湖南。游历归来后,跟当时经学家董仲舒学《春秋公羊传》,从中对史笔的褒贬建立了明确的道德标准。二十五岁出仕郎中,奉命出使巴蜀以南,远达今日的四川、云南。由于身历其境,史料更为充实。出使归来,他承诺父亲遗愿,必效法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风骨,将一贯的历史编写下来。
中年的司马迁,由于挺身为屡退匈奴,最后却投降匈奴的李陵说公道话,被处死刑。当时史书未竟,宏愿未了,足以抵死的钜额罚金又无力缴纳,为了活下来达成心愿,惟有选择宫刑一途。刑后三年,他隐忍耻辱,接受“中书令”的新职务,当一名宦官,在内廷帮皇帝整理书房,管理宫内文库档案。由于中书令一职利于接触宫廷人物、文献典籍、皇家藏书与秘笈,又大大壮实了写作史书的根源。完成著作之后,司马迁深知其著述将不为当朝所容,无法行于世间,为防一生心血遭到销毁,特做了备份,死后多年才由外孙扬恽公诸于世。
【说明】
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其实并非好话,话里是说,陈登简直是个江湖莽夫,自大骄狂无礼;刘备却藉此道出一番品评来。陈登状似狂傲,自据大床,闭口不言,在刘备眼里已经是对许汜客气了。
司马迁胸怀大志,发愤撰写史籍,意欲寓褒贬于书中,成就一家之言。岂料身遭无妄之灾,承受刑辱,终其一生,莫不以此为有辱先人的最大丑行而锥心自责。然而,为了却父亲遗志并实现一己宏愿,含苦忍辱,埋首著述。灌注毕生心血所造就的《史记》成为中国史书的典范,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