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09月17日】
大智若愚
【典故出处】
语本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据《苏轼文集.卷四七.启》引):
伏惟致政观文少师。全德难名,巨材不器。事业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功存社稷,而人不知。躬履艰难,而节乃见。纵使耄期笃老,犹当就见质疑。而乃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注解〕
大勇若怯:指十分勇敢的人,往往表面看起来似乎怯懦。
【释义】
指具有极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愚笨。
参考词语:大智如愚。
【近义】
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外愚内智、深藏不露、深藏若虚。
〔辨识〕
“大智若愚”及“大巧若拙”都有深藏不露的意思。
“大智若愚”侧重于形容聪明有才华的人;“大巧若拙”侧重于形容怀有精湛技艺的人。
【反义】
锋芒毕露、露才扬己。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大智若愚”原作“大智如愚”,见于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欧阳少师,指的是欧阳修,因为他当时任官太子少师,也就是太子的老师,所以苏轼才称他作欧阳少师。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史学家。苏轼亦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实为欧阳修的后辈,甫入京时,因受到欧阳修的大力提携,所以对他一直非常的钦服。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为欧阳修辞官获准后,苏轼写给他的信,文中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称颂他的勇气与智慧。早在《老子》中就有“大巧若拙”这句话,意思是:真正灵巧的人,往往外表看起来似乎笨拙。苏轼的这两句话明显脱胎于此,意指真正有勇气的人,反而不会去彰显他的勇敢;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不会去卖弄他的聪明。后来“大智若愚”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表示具有极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愚笨。出现“大智若愚”的书证如明.李贽《焚书.卷三.杂述.李中谿先生告文》:“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欲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公之向道,其笃也如此。”
【评注】
大智若愚这条成语,常用来形容聪明而有才华的人深藏不露,表面看上去似乎显得愚笨。 “知”通“智”,有“聪明”“智慧”的含义,如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这里借用水之德来形容智,浩浩周徧,绰约微达,周流无滞 。此外,孔子还将解作 “智”的“知”与仁、勇并列为“三达德”。 “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但若按照基于反理的负面解读,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难得糊涂”,避免锋芒毕露而遭嫉受害。由此可见,在君子之道中, “知” 概念中的“智”意涵,是指一种具备仁智之德的境界和状态。“愚”则是不随着反理的负面思维方式而驿动的朴实敦厚。
【评析】
荀子对“知”与“智”作了明确区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这种观点认为“知”是认识能力,而“智”则是认识结果。北宋张载将“知”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并认为“德性之知”要高于“闻见之知”。“知”的概念不仅限于知识论或认识论范畴,也成为道德范畴的尺度。
孔子在回答子贡 “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之问时,说道:“仁者乐山” 指仁德之人安于义理,厚重不迁,好像山一样。 “夫水有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拘必循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以出以入,万物就此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孔子家语·三恕》)其中所表述的意思就是,智还是一种泽润、善化万物的方式,并非为了获取与获得。而且孔子还进一步阐释:“聪明睿智,守之以愚;……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 这与老子之道就有相通之处了: “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48章)。
在当今普遍的语义中;聪明,是指天资灵敏,理解力高;精明,则指聪敏尖滑,精于算计。“守之以愚”是要“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38章)的朴实敦厚;“知者不惑”则是明了“尚德”的升华方向—存心朴实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