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07月25日】
【典故出处】
语本《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白话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选自中国荀子网: http://chinaxunzi.com/)
【释义】
蓝,蓼蓝,可以提取靛青染料的植物。“青出于蓝”指青色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还深。比喻求学能使人进步。后用“青出于蓝”比喻弟子胜过老师,或后辈优于前辈。
参考词语:青过于蓝。
【近义】
冰寒于水、青蓝冰水、后来居上、为青为冰。
“青出于蓝”及“后来居上”都有后人胜过前人的意思。
“青出于蓝”侧重于成就高出前辈;“后来居上”侧重于次序由后超前。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战国时代荀子写了一篇〈劝学〉的文章来鼓励大家多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就像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但是颜色比蓼蓝还要青;冰是水结冻而成,但是温度比水还要低。学习就像这种提炼和结冻的效果一样。我们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条用輮的工夫,慢慢使它弯曲,制成车轮。等它弯曲合乎规矩后,就是经过日晒干枯也不会再恢复原状了。这种輮的工夫也是学习。所以木头要划得直,得靠绳墨;金属要磨锐,得靠砺石。君子就是要接受绳墨般的约束,砺石般的磨炼,假如能广泛地去学习,而且能时时反省自己,那就不会有什么过错了。后来就从荀子这段话中演变成“青出于蓝”这句成语,原来是用来比喻学习的效果,后多用来比喻学生表现较老师出色,晚辈成就超过前辈。
【评注】
“青出于蓝”常用来阐释这样的道理:人通过努力的学习,甚至可以达到超过老师或前辈的效果。并以此鼓励人学习和上进。因此,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青蓝冰水等词语也逐渐固化为成语。荀子在《劝学》篇中的学习,并非指文化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学习,而是从良师那里学习修身的君子之说。这一切都建立在荀子“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这种哲学观基础之上,“伪”的意思是指,非天然之性的后天学习、陶冶和雕琢。然而,这种认识的单向性,客观上也易于导入一种偏狭的认知方式:青过于蓝,青优于蓝;冰寒于水,冰格高于水性。单向的慕高追远,刚烈冰玉,把这当成君子“德操”之本,偏离了“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德,“不偏不倚”的中正之直。水在四摄氏度时体积最小,是最为内敛的状态;结冰的过程,便是体积自我膨胀的过程,最后变得硬脆易碎。
【评析】
荀子在《性恶》篇中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这是对“生之谓性”涵义的继承,把天生的素质叫本性,即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这种认识的基础是,人生来都是一样的,全靠“后正‘’与“后治”,“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这种认识建立在人生一世、没有轮回的基点之上,这样一来,人这一生一世仅仅表现为外在的德操修为或凡圣体现,人的生命的终极意义又在哪里呢?
假如人的生命是轮回循环的,那么每个人前世积累的福德或业力便不尽相同,生下来就会有福分大小和内在境界的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悟性也不相同,有的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成为圣人、君子,但也有的人因为业力大、悟性差,需要多吃苦,所以就显得提升难度要大一些,更考验人的决心和毅力。这才彰显出生命的意义在于提升生命的层次,而积累福德才是生命提升的基石和保证。同时,中和、中正也是人在世尘之中守德而不失德的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