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9月08日】
曾(ㄗㄥ)。(Zēng)
【历史来源】
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63世孙。黄帝的第25个儿子昌意是曾姓之祖,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尧命禹父亲鲧治理水患,而鲧治水九年无效。舜继承尧位后仍命鲧治水,结果劳民伤财而没有消除水患,于是便杀鲧于羽山,舜并命鲧子禹继续治水。禹受命后,为了治理水患从二十岁开始,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消除水患。因获得重大的历史功绩,舜让禹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后世尊称为大禹。
禹继承舜位后便制定刑法严格惩罚违令者,因而势力日益强大。时过多年后他因年老力衰,按当时禅让制应让东夷部落联盟首领皋陶的儿子伯益做继位人,因皋陶父子帮助禹治水。但禹死后众多部落联盟的首领却反对伯益而归顺禹的儿子启。启联合各部落首领的势力,杀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启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建立?国,为?国之始,后来便以封地为姓,曲烈从此姓?。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西历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官。所以后代便用原国名?为姓,后来去掉邑字旁,意思指离开故城,改称曾姓,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为了尊敬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曾参。
【郡望】
1、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市、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2、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西历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啁(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3、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4、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5、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堂号】
1、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2、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国,历夏、商、周三代,西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姓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3、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4、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 “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等。
【历史人物】
曾参(西元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平邑县)人,孔子的弟子,世称“曾子”。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同时,他亦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面对谎言,人们常有三种反映,有人担心眼前利益受到伤害而害怕受骗,有人当很多人都在重复同一个谎言时不加思索地就相信了,也有一些所谓的聪明人,除了相信自己什么都不信。其实,不论哪种人,当谎言被蓄意者堂而皇之地不断重复时,只凭一点处事的经验和聪明,都很难跳出自己所处的环境而真正明辨是非。这大概就是中国大陆媒体上的谎言,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原因吧。
毋(ㄨ?)。(wú)
【历史来源】
1、以祖名为姓。尧为部落首领时,他的属下当中一个臣子名叫毋句的人,此人制造出乐器罄,是用骨块做成的悬挂乐器,敲击之一下有美妙的音乐。毋句的后代就以他的名中一字为姓,称为毋氏。他就是毋姓的始祖。
2、出自于田姓所改,以封地名为姓。在春秋时期,齐国齐宣王田辟疆分封他的弟弟于毋邱,赐姓为胡毋氏,胡毋氏的后代再分为三支,形成胡毋、毋丘、毋三姓。后来胡毋、毋丘二姓省字改为单姓毋姓。
【郡望】
1、巨鹿郡: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秦置县,以为巨鹿郡治所。项羽破秦兵于此。
2、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阪(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阪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历史人物】
○毋 雅:晋代巴郡江州人,学冠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历官涪陵、汉平令、夜郎太守。
○毋昭裔:龙门人,后蜀时候的才子,他的学问极为广博,精通四书五经,写有《尔雅音略》一部著作,是与五经之中诗经有关的著作,而诗经是孔子选编的诗歌集。毋昭裔还喜欢藏书,好学不倦。蜀主孟昶在位时,委任他教太子读书。
沙(ㄕㄚ)。(shā)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子姓,以地名为姓。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开(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人被封于沙(今天河北省大名县东面)。他们以地名为姓。
2、出自于神农氏。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底下有位臣子名叫夙沙氏,后来省字改为沙姓。
3、以国为姓。西周有沙侯国,地望在河北省涉县,涉县之称由西汉时沙县改,居住在那里的人有些以沙为姓。
4、出自于沙随氏所改。沙随是春秋时宋国的领地,位于今河南省宁陵东北部。根据《春秋》中记载,成公16年,晋会诸侯于沙随,指的便是这个地方。古代诸侯公爵,凡是失国或没爵后,便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于是后人省字改为沙氏。
5、历史上的百洛国(今朝鲜)有沙氏。
6、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在《千家姓》记载,“今回族多此姓,别为一族。”此姓大多取自于经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被宋军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再根据《元史》记载,“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另外根据《回教民族说》记载,在回族经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姓之源。另外沙字在波斯语言指的是王。正如突厥语族称王为汗。如在波斯王国旧称‘沙因沙’,义为‘万王之王’……因此,沙姓族多半来自波斯。”再根据《回回姓氏考》记载,沙姓中也有赐姓。如“舍班,古里国回回,入附授南京锦衣卫镇抚,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记载,当时给舍班赐姓沙,还有着另一个原因,即“舍”和“沙”谐音。沙姓也为“回族十三姓”之一。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区。
7、满族人归化多有改为沙姓。
【郡望】
注:根据《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沙氏望出汝南郡。而另外根据《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东莞、汝南。
1、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东莞郡:晋武帝太始元年(西历265年)置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沂水一带。即汉代城阳郡旧地。
【堂号】
济民堂:明时沙玉,当涉县知县,顾虑到老百姓没有恒产(固定的财产),就设宴请富农,亲自问他们定借款合同,借来钱交贫民买耕牛农具,督促百姓治病,男劳力种一亩菜备荒。结果涉县百姓家家不愁吃穿。在庄稼熟的时候,他亲自下乡督促昼夜收割。还没割完,飞蝗大至,邻县的庄稼都被吃光,涉县得到保全。
此外,沙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汝南堂”等。
【历史人物】
○沙玉:明代当涉县知县,顾虑到老百姓没有恒产(固定的财产),就设宴请富农,亲自与他们定借款合同,借来钱交贫民买耕牛农具种田,督促百姓治病,男丁平时得种一亩菜,以备荒年时用。结果涉县百姓家家不愁吃穿。在庄稼熟的时候,他亲自下乡督促昼夜收割。还没割完,飞蝗大至,邻县的庄稼都被吃光,只涉县得到保全。
○沙世坚:北宋勇将,有文武韬略,河北涉县人,曾任东莞太守;1127年护宋高宗南渡,知梧州;广西苗民大起义,改知宜州,平义军十万,击杀首领莫文察,广西河池有“白土平蛮碑”一尊,即其所勒。为江浙沙氏世迁祖,沙神芝、沙元炳均其后代。
○沙书玉:(西元1816→1881年)清朝医者,又名玉书,字石庵,祖居武進,父入丹徒籍,故为江苏省丹徒(今镇江)县人。他精通内、外、喉科,声振大江南北,著有《医原纪略》和《疡科补直》等医学著作。
乜(ㄋㄧㄝ?)。(niè)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以地为姓。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采于乜城,以地名为姓。
2、出自于蕃姓。根据《通志.氏族略》和《山左诗集》记载,“番姓,望出晋昌、赵郡。”明代蒙古族瓦剌部首领叫作也先,他在明正统15年时攻打明朝,失败后便与朱明王朝和好,他的后人有些進入中原,定居于山东境内。明时有人曾把也先误写作乜先,也先的子孙与汉人汉化后,便改姓为乜姓,所以在《山左诗集》记载,“山东之乜,系也先后所在。”
3、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方。
【郡望】
注:根据《郡望百家姓》上记载,乜氏望出晋昌郡。另外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望出晋昌、赵郡。
1、晋昌郡:西晋至北周时的晋昌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又一处晋昌郡(南朝齐)在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
2、赵郡:汉高帝四年(西历前203年)将原来秦代的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省中部)。东汉建安年间(西历196--219年)改为赵郡。相当于今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堂号】
太师堂:乜先为蒙古瓦剌部的太师。
【历史人物】
乜仁义:明代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