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9月19日】
公孙(ㄍㄨㄥ ㄙㄨㄣ)。(gōng sūn)
【历史来源】
1、以爵号为姓。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大多喜欢称公。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于是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根据《广韵》记载,“古封公之后,皆自称公孙,故其姓多,非一族也。”又再根据《通志》记载,“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或眼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公孙姓望族居扶风(今陕西省咸阳东)、高阳。
2、出自于姬姓。最初出现的公孙姓是在上古时期,根据《路史》记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所有他的后代里,有些部分姓公孙。
【郡望】
1、扶风郡: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
2、高阳郡:古有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北。秦末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即指此路。又汉桓帝置高阳郡,治高阳(今河北省高阳东)。晋曾置高阳国,治博陆(今蠡县南)。北魏只有高阳郡,仍治高阳。隋废。
【堂号】
1、白马堂:后汉公孙瓒被封为讨虏将军,屡次打败胡虏,除辽东属国长史。常乘白马,乌桓怕他,互相告语:“要避开白马长史。”
2、忠义堂:春秋时公孙杵臼和程婴都是赵朔的门客。赵朔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婴设计保存赵氏孤儿:杵臼把自己的儿子藏在山中,派程婴向屠岸贾回报说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就把公孙杵臼的儿子当成赵氏孤儿和公孙杵臼一起杀了。程婴保护着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终于报了赵朔被杀之仇。人称公孙杵臼舍掉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义。
【历史人物】
公孙侨(西元?-前522年),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国贵胄,与孔子同时。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自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在当时的施政上颇负盛名。
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子产笃行周礼,衷心赞美,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子产公布成文法,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法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使“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不成文规定公开。
又提出“以宽服民”、“以威服民”的主张。在治理和驱策人民的方法上,子产第一个提出恩威并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关怀;“威”即严刑峻法。
仲孙(ㄓㄨㄥ? ㄙㄨㄣ)。(Zhòng sūn)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春秋时鲁桓公姬允次子名叫庆父,因排行老二,所以世称共仲。他的子孙便以仲孙为姓。庆父乱鲁之后,弑父君主,畏罪出逃,改姓为孟孙,但留居于鲁国的子孙仍然姓仲孙,于是世代沿袭为仲孙姓。
2、出自于姜姓,春秋时期,齐国有仲孙氏。
【郡望】
高阳郡:东汉桓帝设置,治所高阳(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30里)。
【堂号】
干礼堂: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获,陪着鲁昭公到楚国访问。他因病不能相礼,就把礼讲给昭公听。他将死的时候,召集各位大夫说:“礼是人的骨干,没有礼就不能立在世上为人。”仲孙氏因号“干礼堂”。
【历史人物】
○仲孙湫:春秋时齐国人,事桓公为大夫。当时鲁国发生灾荒,齐桓公派仲孙湫以“慰问”的名义去侦察情况。回来之后,齐桓公问他:“现在是否可以攻打鲁国?”仲孙湫说:“不可以,因为鲁国有难,不可攻打他,只可更加爱护和帮助他!”齐桓公听后很佩服仲孙湫的远见。
○仲孙蔑:即孟献子。春秋时鲁国人。他为人勤俭,体察民情。尝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主张俭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
轩辕(ㄒㄩㄢ ㄩㄢ?)。(xuān yuán)
【历史来源】
出自于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因此得此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便称轩辕氏。有一方说黄帝作轩冕之服,教人民做衣服,故谓轩辕。根据古代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的图腾,因此以传说而得此姓。
【郡望】
轩辕复姓望族居上党(今山西长治)、嗔阳(今陕西省合阳县)。
【堂号】
太霞堂: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12篇。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尧舜禹汤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断绝靡靡之音和女色,对饮食不贪厚味,悲哀和欢乐都同样, 不为此而伤感,施德于人,无偏无私。)
【历史人物】
唐朝时人。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着有《太霞》12篇。唐武宗曾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
以下是《太平广记》中的“轩辕先生”:
罗浮先生轩辕集,已经几百岁了,但容貌依然年轻,并不衰老。站在床前,头发能垂落到地。坐在昏暗的屋里,目光可以射出几尺。他经常在深山峻岭中采药,总有毒龙猛虎护卫他。有时老百姓家准备斋饭邀请他,虽然一天有几百处邀请,他却能用分身法前往就餐。如果与人一道饮酒,就从袖子中取出一个仅容纳二、三升酒的小壶。纵然宾客满座,用它来倒酒,会倾之不竭,没有穷尽。有时让他饮酒,即使饮百斗也不醉。夜里他则把头发下垂在盆中,那些酒就顺着头发滴進盆里,酒香丝毫不减。有时扔朱篆于空中,可以飞到千里之外,病人用布巾来擦拭,疾病顷刻即好。
唐宣宗召轩辕先生入宫,待他非常优厚。唐宣宗问他说:“可以得到长生之道吗?”轩辕先生说:“辍声色,去滋味,哀乐如一,德施无偏,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致尧舜禹汤之道;长生不老的方法,算得上什么难的。”唐宣宗又问轩辕先生的道术是否超过张果老。轩辕先生说:“我不知道其他人,但知道我的道术不如张果老。”等轩辕先生退出去以后,皇上就派嫔御拿来金盆遮盖白鹊来试轩辕先生。当时轩辕集正在住所休息,忽然对那里的贵人说:“皇帝怎么能再让老夫射覆呢?”那些贵人都不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时唐宣宗下诏让轩辕集速去。轩辕集才到玉阶就对宣宗说:“盆下白鹊,应该早放它。”唐宣宗笑着说:“先生早已知道了。”轩辕集遂坐在御榻前。
唐宣宗命令宫中人進茶水。唐宣宗顺便说京师没有豆寇荔枝花,一会儿,这两种花连着叶子,各近百朵,新鲜芬芳,像才折下来的一样就出现在唐宣宗榻前。宣宗赏赐柑子给轩辕先生。轩辕先生对唐宣宗说:“我山下的柑子,香味超过这个。”唐宣宗说:“我没有得到呀!”于是轩辕先生取来皇帝面前的碧玉瓯,用宝盘盖上它,不一会儿,撤去宝盘,柑子到了,香气芬芳,溢满大殿,柑子的个头儿甚大。唐宣宗吃了它,赞叹它甘美无匹。唐宣宗又问他说:“我能作几年天子?”轩辕先生提笔写道:“四十年。”但十字跳脚。唐宣宗笑着说:“我怎敢奢望四十年呢?”等到唐宣宗晏驾时,恰好十四年。
轩辕先生当初告辞归山,从长安到江陵,从布囊中拿出金钱,布施贫困之人,约有几十万。护送他的宦官跟随着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忽然,轩辕先生在他住的客栈丢失了,使臣惶恐不能自安。过了几天,南海奏报轩辕先生已返回罗浮山。
令狐(ㄌㄧㄥ? ㄏㄨ?)。(Líng hú)
【历史来源】
出自于姬姓,以邑名为姓。周文王有个儿子叫毕公高,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毕万在春秋时,在晋国当高官,他有一个曾孙叫魏颗。魏颗有军功,活捉秦国大将杜回,于是受晋国君主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边一带)。魏颗的后代,享用令狐的物产,并以封地为姓。令狐姓是周朝王族的后代。
【郡望】
太原郡:秦汉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堂号】
1、泣墓堂:后魏令狐仕,兄弟四人,早年丧父,泣墓十载。他事母至孝,乡里无不称赞。
2、博施堂:博是广泛的意思。令狐仕兄弟勤俭持家,用自家勤劳换来的财物广泛地施舍给穷苦人家。
【历史人物】
令狐楚(766--837年),字壳士,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唐贞元七年登進士第,累官同平章事,与白居易、刘禹锡相友善。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谥曰文。
令狐楚才思俊丽,能文工诗。其诗清秀婉丽,“于朝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新唐书.令狐楚传》)。时古文家后继乏人,令狐楚遂得以四六文为世所称,“言文章者以冠”(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其骈文“隶事生动,犹得子山(庚信)遗意”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被誉为庾信之后的古文文宗。李商隐的骈文即其所授。元和十二年(817),选進《御览诗》。晚年与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较多。
令狐楚的儿子令狐?,在唐宣宗时期担任过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