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9月09日】
养(ㄧㄤˇ)。(yǎ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以邑名为姓。太王之子秦入吴,其后建立吴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佘、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养邑(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这两个公子的后代便在养邑定居,以封地名养为姓。
2、出自于神射手养由基的后代。周代有养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春秋时为楚大夫神射手养由基的封邑。他的后代子孙有养氏和养由氏。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左眼被晋将魏栀射中,共王叫来养由基,给他两支利箭,命他复仇。养由基一箭射死魏栀,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向共王覆命。因此,时人称他为养一箭。
【郡望】
山阳郡:汉时置郡。治所昌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堂号】
方正堂:方正是指汉代不须考试而是被选举的功名,要选品行端方,行为正直,学问又好的人。后汉养奋,博古通籍,全郡的人都很尊重他。本来是布衣,选他为“方正”。汉和帝时不是旱就是淹,养奋向皇帝说:“这是因为朝政有毛病,干逆了天气,阴阳不和而造成的。你要除掉一切不好的政令。”言多切宜,一时称为“名儒”。
【历史人物】
○养奋:东汉郁林人,字叔高,博通古籍,以布衣举方正。方正是指汉代不须考试而是被选举的功名,要选品行端方,行为正直,学问又好的人。和帝时,因天气不正常,或涝或旱,策问他时,他则说:“天有阴阳,阴阳有四时,四时有政令。春夏则予惠布施宽仁,秋冬则刚猛盛威行刑。赏罚杀生各应其时,则阴阳和,四时调,风雨顺,五谷生。今则不然,长吏多不奉行时令,为政举事违逆天气,上不恤下,下不忠上,百姓困乏而不恤哀,众怨郁积,故阴阳不和,风雨不济,灾害频仍。水者阴盛,小人居位,依公营私,谗言蒙上。雨漫溢者,五谷不增而赋税不减,百姓虚竭,家有愁心也。”所说多直率,切中时弊,一时称为“名儒”。
○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名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当时,还有一个善射箭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那还算差不多。”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第二箭中二号叶,第三箭中三号叶,箭镞全都正中叶心。
鞠(ㄐㄩ?)。(ju?)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
2、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
【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后汉乾佑進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
【历史人物】
○鞠常:字可久,汉朝密州高密人。少好学,善属文。汉干佑二年擢進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显德四年,亲自到皇宫進谒并献国策,于是受赏识召之会试,再授猗氏令。
开宝中,赵普为相,鞠常被擢为著作佐郎。他任此官时,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于当时。
当年鞠常应举时,即著有《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又为《春兰赋》,文辞颇有比兴、托物之情。再后为清河令。七年,卒,享年四十七岁。
○鞠夫人:宋代舞者。生卒年待考。南宋周密所著的《齐东野语》中记载她精通音律,是皇宫舞蹈班子的编舞兼领舞,以善舞南宋名曲《梁州曲舞》而著称。她的舞姿在宋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人称“菊部头”(在古代,“菊”、“鞠”二字相通),皇宫的教坊都管王谨,特作《菊花新曲破》用以称颂她。
须(ㄒㄩ)。(xū)
【历史来源】
1、出自于风姓。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国人称为须句氏,后来改称须氏。
2、出自于芈姓。商代有个小国叫密须国(今甘肃灵台县西),其国君的后世子孙以国名中的须字为姓。
3、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古邑名叫须(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人以邑名为姓。
【郡望】
琅?郡:秦朝初置,辖境约今山东中部及东南一带,治所汉代时在东武,南朝宋时移治即丘〈今山东省临沂市东南〉。
【堂号】
陆量堂:汉朝时有须无封陆量侯,四代世袭。
【历史人物】
○须用纶:明朝万历年间進士,崇祯年间授青州知府。为人廉洁公正,风节凛然。当时府中兵饷告急,于是他裁示,各家眷属杂费充作军饷,不用民间钱财,百姓都感激他的德政。
丰(ㄈㄥ)。(fē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以祖名为姓。春秋时,郑国公族后裔郑穆之子公子丰,在郑僖公时任大夫。他的孙子丰施、丰卷以他的名为姓。
2、以人名为姓。高辛氏时有丰侯且。周代鲁国有丰丘,他们的后代子孙都称作丰氏。
【郡望】
松阳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松州。八年废州复县;同年,省遂昌县入松阳县。景元二年(711年)遂昌从松阳析出。干元二年(759年)析南乡地置龙泉县,至此,县域基本稳定。唐贞元间,县治由古市迁今址。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称白龙县。宋咸平二年(999年)复名松阳县。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
【堂号】
尚义堂:宋朝时候,丰有俊先后为扬州府和镇江两处的知府。他勤政爱家,最讲义气。他朋友的女儿被人拐卖到青楼。有俊花重金赎回,给她选了一个最好的读书人为婚,一直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京都尹王佐非常佩服他这种义气。
【历史人物】
丰干,为唐代高僧。居天台山国清寺,昼则舂米供僧,夜则高屋吟咏。或骑虎巡廊唱道。人或借问,也只随时应对而已,更无他语。有这么一则“三圣同山”的佚闻流传: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干禅师一次云游,去赤城山,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四野无人,禅师急忙奔向前去,见是一个年约十岁的男孩在抽泣。禅师问:“小菩萨,你是谁领出来的?父母在哪?家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说:“我是个孤儿,无父无母,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里了。”丰干禅师见他可怜,便领回了国清寺,交给僧人抚养。因这孤儿无名,又是丰干捡来的,僧人们便称他为“拾得”,天长日久,拾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几年光阴一过,拾得从一个稚弱童子变成了硕壮少年,能够干些杂活了。丰干便派他去厨房帮忙,择择菜,烧烧火,好替僧人们减轻一些生活压力。这位拾得人倒勤快,只是有个怪毛病,每次干活总将一些剩菜剩饭包好,放到一个竹篓里。这些东西是他为寒山准备的。寒山是谁?国清寺的僧人都知道,他就是隐在山顶“寒岩”的那位怪人。寒山穿着奇怪,僧不像僧,道不像道,又喜欢诗文词藻,经常顺手写上几句,或随口吟诵几声。但他不像普通诗人那样预备文房四宝,也从不积累文稿,只要兴趣来了,便在屋壁竹石之上随手刻下。时间一久,寒岩附近的山石树木、村舍墙壁之上便布满了寒山的诗文。拾得对寒山非常敬佩,很想学得寒山的风范文采,便每日收积国清寺僧人用剩的饭菜,供养寒山。寒山每次下山来国清寺,他必有一竹篓的饭菜送给寒山,由寒山背上山去。
僧人讲究慈悲爱物,自已用不了的东西送给别人,对僧人来说是常事,所以,国清寺的和尚们对拾得的作为也不放在心里。然而,有一件事却令众僧非常难以忍受,那就是拾得经常在深更半夜狂呼乱叫。国清寺地处天台山脚下,附近村民很少,夜里极其安静,拾得突然大喊大叫,犹如平地惊雷,实在吓人得很。众僧无法忍受,便走出来批评他、驱赶他。拾得也不反驳回击,总是抚掌大笑,扬长而去,好像是故意要打破沉静之夜,扰乱僧人的清修。
三番五次之后,僧人们见拾得屡教不改,只好禀报丰干,希望丰干出面管教一下。丰干却对拾得纵容得很,从来不加劝阻。他自己也和拾得差不多,经常在深夜歌唱自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丰干不是常人,他知道拾得也不是常人,寒山也不是常人。他们到底是谁呢?原来是三圣菩萨的化身。
却说当时的台州刺史名叫闾丘胤。闾丘胤初来台州时,路上突患头疼,剧痛难止。正好遇上丰干自天台山外出游方路过,丰干便含一口水喷在闾丘胤的脸上,立即治好他的头疼。闾丘胤随即问道:“天台山有什么高贤吗?”丰干回答:“贤人当然有,只是见到他们的人并没真正的认识他们,真正认识他们的人无缘见到他们。你如想见到他们,千万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隐迹天台;拾得则是普贤菩萨,看上去却像乞丐。这两位都不是凡人。”闾丘胤闻言,随即上天台访问贤者,仓促之间竟忘了问问眼前这位高僧的名字,因而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丰干。
闾丘胤来到国清寺,依照礼节,先求见丰干住持。寺僧将他领到丰干的禅房,丰干当然不在。闾丘胤又要见寒山和拾得,寺僧便领他来到寒山隐居的寒岩,只见有两人坐在一堆篝火前面,正不知为何事而纵声长笑。闾丘胤上前施礼,说明来意。 寒山、拾得大声喝道:“丰干多嘴多舌,把我们说出来干什么!你这人也是,遇上了阿弥陀佛都不知道,还来找我们干什么?”说罢,二人抚掌大笑,牵手走到山林深处去了。从此,人间再没见到寒山、拾得,丰干也不见踪影了。闾丘胤随即派人将寒山刻在石木墙壁的诗文抄录下来,共有三百余首,这便是流传于世的《寒山子文集》。
在江浙一带,寒山、拾得与丰干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尽知。人们相信,他们就是三位菩萨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