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3月28日】
*正见网2009年3月19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淬砺梅花
宝蓝仙子下凡中,梦里抚琴告乃翁。神随圣王行大道,魔乱中朝恶胆生。
得势狸猫凶似虎,淬砺梅花笑寒冬。一朝春风吹绿柳,十年扬眉法轮功!
评注:第二句中“乃翁”是“你的父亲(或岳父、公公)”。从标题或者内涵来看,看不出作者此诗是写给儿子(或女婿、媳妇)看的。而且“宝蓝仙子”“梦里抚琴”,来告诉作者的都是修炼弟子最基本的常识,读起来有些勉强。第四句,既然是来“乱中朝”的“魔”,就不用说“恶胆生”了。再次,此句失韵:“生”不押“翁”或者“冬”。还是那个“东冬”混押“庚青蒸”的问题。第六句“淬砺梅花笑寒冬”,这个比喻不太好。作者只注意到“淬砺”的喻义,忽略了其本义和形象,而形象才是使用比喻最重要的动机。“淬”也叫“淬火”,是把金属物体在炉中烧至高温后,立即全部或部份浸入冷水或冷油中,使其浸入部份的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砺”是在磨石上磨(通常要加水),以改变物体的表面形状并获得较高的光洁度。“淬砺”的方法,古代主要用于制造刀剑等金属武器。这些过程都不是梅花可以承受得了的。使用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所用比喻的本义和形象,是否和被喻事物的自身和环境相吻合,不然形象思维强的人一看就觉得好笑:把梅花拿到炉里去烧呢!还拿到石头上磨呢!诗歌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形象的艺术,综合了语言、绘画和雕塑等不同艺术的特点和优点。对于没有形象思维的读者,这句诗不会引起任何麻烦:“淬砺”就是“锻炼”嘛,经过锻炼的梅花不怕寒冬嘛。但愿我们的作者们都不属于这一类读者的范围。
*正见网2009年3月20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风入松・万古乡愁
求学路上雨初秋,年少古城留。
青砖瓦舍依榆柳,起炊烟、日暮乡愁。
蜂恋残红正午,泪湿阑夜虫啾。
光阴荏苒志新酬,临景上高楼。
何来长痛思乡绪?总难去、萦绕心头。
因立史前洪愿,缘牵大法归舟。
评注:第二句中“学”和第六句中“湿”都是入声字,应该改为平声字。另外“蜂恋残红”的喻义,特别是加上后面的“泪湿阑夜”,稍懂诗词的人是很明白的。虽然在词中没有说当时作者是否修炼,但末句已经谈到修炼,而且讲得比较高,因此“蜂恋残红”这个事该不该写,作者自己决定,这里只是为作者着想,提醒一下。师父在针对“倒脏水”的说法和做法时讲过(大意),我们修炼人是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的,但也不是专门对着常人挖自己负面的东西,让常人觉得修炼人都不好,好象连常人都不如一样。
另外,和此词同时寄来的诗“徒劳”,虽然已经发表,但有两个地方还是值得提醒作者一下,以利作者自己的改進和提高。“百花遍地彩蝶娉”中,“娉”字一般不单用,也不当作“娉婷”的缩略语来用,如果读者不懂此字,去查字典,十有八九查不到,因此今后请避免使用这个单字。末句“谁人都在道中行”有歧义:作者可能想说的是人人都受着道的制约,但另一个可能的句意是人人都在按道行事。这一歧义在性质上不是负面的(否则就必须改后才能登),但事实上又不可能。这两个问题都不大,因此才决定先登载,然后在评议中提起作者的注意。
原稿:共吹熄灯号
蟾吐三呆婊,河蟹瞎胡闹。大魔生邪病,小鬼吃毒药。
九评一亮剑,丧胆魂出壳。神韵春风来,共吹熄灯号。
蹬腿欲挣扎,无奈阎王叫。临死拉垫背,坏水往外冒。
众人擦亮眼,逃生最重要。扔了党团队,得张保命票!
评注:这首诗没能登载的原因主要是“共吹熄灯号”一句内涵不确:“熄灯号”比喻什么?“熄灯号”原义是睡觉前吹的号,叫人熄灯睡觉,在此诗中比喻什么,很难确定。一个比喻要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生动,正负面的情绪倾向也很明显,读者一看就能猜到作者想说的内涵;另一种是长期、广泛使用的比喻,其喻义是多次解释过的。“熄灯号”好象不是这种情况。虽然我们能猜到作者的大意,但不能要求所有读者都来猜,更不可能都猜得对。如果作者对“熄灯号”加一个注解,可能就没有理解上的问题了。
*正见网2009年3月21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淬砺金花
腊梅仙子笑梦中,神已到来告乃翁。圣王救世传大法,蟾蜍妒忌恶胆生。
腥风血雨中原地,淬砺金花绽寒冬。一朝春风吹绿柳,十年扬眉法轮功!
评注:这是3月19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淬砺梅花”一诗的修改稿。由于该诗没有登载,评议也还没有出来,作者就根据自己对该诗可能有的问题,做了这个修改。作者这样做是很好的,有时也确是能在评议出来之前把问题解决了,使诗歌尽快的发表而省去了写、读评议的时间。不过这一修改稿还是没有完全解决该诗评议中提到的问题,因此还得这两则评议登出后,作者才可能把此诗的问题彻底的解决得了。
*正见网2009年3月22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相见欢・喜迎春
宸枢转彻天门, 昼如喷,
鸿上一轮、 鸿下亿枝春。
道不尽, 泪难忍, 念师恩。
莫道春来、 芳草不销魂。
评注:首句中“宸枢”是已经固定的双音词,表示“君位、帝位”,在这里就讲不通了。如果返回单音字的组合,“宸”在这里可解为帝王宫殿,“枢”解作门轴,首句就说了个“天门大开”,似乎用不着使用这些冷僻难解的字,而且还必须把“帝王”转义成“天上的王”。“昼如喷”也有同样的问题,简单的内涵用了不简单的表达方法。“鸿上一轮、 鸿下亿枝春”,对有形象思维的读者是很好的写景句,但对一般读者反而不好理解了。通常的情况是:文字一层比较好过,但形象一层得有形象思维和读诗的经验。那样至少能让一般读者明白作者的文字内涵。末行“莫道春来、芳草不销魂”,不太好。“销魂”一词的内涵,对修炼人来讲,不是太恰当。在正见网上写诗歌,和在常人诗词网站上写诗歌很不相同:又要文字平易、浅显易懂,又要有法的、修炼的内涵,又要一般读者都能读出弟子的慈悲、端正的心态来,特别是要读者接受真相从而得救,这是很具挑战性的写作。即使在常人中诗歌写得不错的人,在这里也未必就能一下子写得很好,这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正见网2009年3月22日作者来函回复:
来函摘要:有一点意见想跟您探讨。《路灯的自白》这首诗,我认为题目还是应该改回为“告白”,第一,路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有些生命,它们没能转生成人,就转生成路灯了,当然还有墙壁,桥梁等等。当大法弟子在上面贴真相标语的时候,这个生命被救度了,而且将会回到他原来的层次。因为他参与了正法。他赞美了法(如果上面贴的是“法轮大法好”)并将大法好告诉给路人;或者是参与了劝三退等等。因此在另外空间,真真切切的发生着如诗中所说的事情。所以大法弟子在贴真相资料、写真相标语及真相币等等时,也在救度着庞大的生命群。第二,“自白”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个意思,请先看《汉典》的解释:自白[1]自我表白。……[2]犹自首。……[3]被告供认犯罪之事实,称「自白」。从例子中可以看出“自我表白”其实就是“自我表示清白”。这种例子在史书中是常见的,如:…因此,建议将“自白”改为“告白”。
评注:简单的说,作者的思路是:“自白”除了“自我表白”外,还有负面的内涵;然后通过搜索“古汉语”文献,找到几个例子,其中“自白”一词是“自我表示清白”,因此认定“自白”一词不能用。为了不浪费每一个人的时间,我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到最直接了当、最简短的成度:
作者写的诗是现代诗(新体诗),作者写的诗是给现代人看的,因此对“告白”和“自白”的使用就应该按现代人的解释和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对“告白”的解释是:“(机关、团体或个人)对公众的声明和启事”。对“自白”的解释是:“自己说明自己的意思;自我表白”。而对“表白”的解释是:“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这首诗的标题该用哪个,作者和读者们自己去判断吧。
*正见网2009年3月23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宏意善化:
法旨一杖 纵山削平 铲浊浩气 涛海纳盅 弘扬真理 震天惊龙
颂法遵德 何敢祟冲 末劫愚世 法轮玄明 大德正徒 舍己救生
唤幻众苦 迷中快醒
无题:晴云行浩天, 高阳辨忠奸, 谁敢徇私枉, 地狱赶在先。
送同门:昔日金兰友, 今朝分飞燕, 海内同知义, 末世摆渡船。
评注:第一首的好些句子不太好懂,比如“法旨一杖 纵山削平”“铲浊浩气 涛海纳盅”“何敢祟冲”;有些句子可能产生负面歧义,比如“铲浊浩气”“唤幻众苦”“法轮玄明”。第二首“高阳辨忠奸”义不确;“徇私枉”不宜做“徇私枉法”的缩略语。第三首“分飞燕”隐含原来是“双飞燕”,因为燕子没有群飞的说法。这样就不能用来比喻“金兰友”,这里是习惯用法的问题。
原稿:捣练子・故国
孤月夜,
满庭沙,
遍地蛙声遍地嗟。
关内还如关外客,
玲珑不断是琵琶。
评注:前两句写景,文字省净而形象丰满,且有特性。第三句有如梦境,有些奇怪,但内涵容易猜得到。后面两句就不好断定其内涵和作者的情绪意向了。
原稿:共吹熄灯号
九评剑出鞘,邪党魂乱跳。神韵春风来,共吹熄灯号。
蹬腿欲挣扎,无奈阎王叫。临死拉垫背,坏水往外冒。
众人擦亮眼,逃生最重要。退了党团队,得张保命票!
评注:这是在第一稿未登出,评议未出时作者删改后的第二稿。但因“熄灯号”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也只得暂时放下了。
*正见网2009年3月25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西河・神妪
评注:此词经过作者修改后,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有两个字的平仄仍然要改一下。第二句“秃枝零乱稀疏”中的“疏”是平声,此处应该用仄声字。“疏”字本来有平仄两读,但字义不相同,“稀疏”的“疏”读平声。下片首句“末劫乱世苦救度”,“劫”字是入声,应改为平声。
原稿:水调歌头--观神韵
评注:此词字句流利通顺。但我们不能用作者提供的词谱来审阅,因为我们不知道作者用的什么词谱,粗粗比较了一下,好象与我们要求的三种谱都不一样。我们在评议中约定,作者可以任选“钦定词谱”“唐宋词格律”(龙榆生先生的谱)和“白香词谱”中的一个,在来稿中注明是哪个谱就行(用不着非要把词谱附上)。但如果所用词牌有不止一个体的,就务必请说明是用的哪个体,因为不同的体除了句读可能不同外,平仄也往往随之改变。比如“水调歌头”就有不同的体。在区别体的时候,可以举该体例词的作者名字,比如说:“水调歌头”,“钦定词谱”中苏轼一体(明月几时有)。在词后写上第一句,因为有时一个作者可能有不只一首词被选为例词。这三种词谱都能在网上去找,只要打入它们的书名,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