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10月29日】
春秋战国时期
翻开春秋战国五百余年沧桑的历史画卷,无处不是烽火干戈、刀枪喊杀之声,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噬弱国,在时不时的相互战争中,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教战于民,并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提升武备,保家卫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教育的一种主要特色。
国学(即贵族子弟)的学校教育内容有六德、六行、六艺等课程。小学时期侧重学习个人技术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提高思想与生活素质;大学时期侧重学习六德、六行等理论,培养术德兼备的辅政能力。六艺中的乐,包含舞的内容。舞有两种:文舞与武舞。根据《国语 .楚语上》的记载,楚恭王当太子时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化历史、家族世系、诗书礼乐、法令名言、古籍法典以及正德善德文德、忠恕慈爱、诚信义理、孝悌礼节、敬戒仁厚、勇武精進、齐一肃慎……等等君临子民的素养与威仪。
以射、御为内容的训练,是形成这个时期社会风气重视武术防身,并以从戎为荣的显著特征。齐桓公为增强国力,采取管仲之谋让全国总动员:农民平时务农,在家生产,勤耕田禾,习练武术;战时征召从军,执盾操戈、随军作战;战后解甲归田,重整田园,发展生产。这种寓兵于民、全民皆兵、兵民合一、耕战相兼的制度,使平时备战的人力、物力大量增多,使这时期──民众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的教育特点更加突出。
(事据《国语 .齐语》)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时期,造就了民间蓬勃发展的私人讲学之风,鬼谷子培养出了苏秦、张仪等擅长捭阖的纵横家,以及孙膑、庞涓这样精通韬略战术的风云人物。墨子的徒弟富于牺牲精神,可以“死不旋踵”。荀子提倡终身受教育,教学内容强调要切合需要,不重学裔而贵真才实学,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中儒学尤为显赫。春秋战国的私学,为后来选贤任能、平民登上仕途、士卒成为将帅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这期间,孔子倡导的儒学尤为显赫。孔子的教学宗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学说之精神所在──个人人格修养及社会伦理。
孔子与弟子论行己处世之道,最重“仁”字。他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离群索居,不可能不与其他多数人相处。自其内部而言之,与人相处所共有之情曰“仁心”;自其外部而言之,其与人相处之大道曰“仁道”;凡具“仁心”而行“仁道”者曰“仁人”。
同时,孔子论“仁”,首贵直心由中,故他有屡屡强调“直道”。直者“诚”也,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恶而如实以出之者也。人类之生存于世,端赖其能以直心直道相处。至于欺诈虚伪之风既盛,则其群必衰乱、必败亡。
孔子固然重“直”,但他所谓直者,谓其有真心真意,倘若肆情恣志,一意孤行,而不顾及人我相与之关系者,此非直也,所以他所谓的直道,必从讲“忠”、“恕”开始,并以“文、行、忠、信”为“四教”。文者文学,博学于文也;行者躬行,约之以礼也;而最终都要归于忠信。
他所重视的“仁”、“直”、“忠”、“恕”、“信”,都指的是人类内心情感而言,可他一面又重视外部之规范。孔子每每即事以论心,即心以推事,本末内外,一以贯之,并无轻重之分。至于孔子专论外部之规范者,则曰“礼”。他重礼的用意,在于他认为人内心之情感与外部之礼法,其实是一事之表里,无分轩轾。
孔子论“学”,以个人认为适性合情开始,以恭履实践为最终目的。他也论“道”,而这道,即为“仁”,即为“礼”,相辅相成;又论“君子”,他是孔子理想中的一个圆满人格的表现。他论君子之德行是这样的:君子当有高尚优美之情操与德行,一也。君子贵实行不尚空言,二也。君子重礼义尚群德,三也。君子有自得之乐,四也。
因此,孔子一生的所作所为,不仅成了教育界,所有为人师表的精神楷模,更获得了后世人们“至圣先师”的尊称!
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国祚极短,史料也不多,他的“焚书坑儒”之举,使得这一段空前的一统辉煌,蒙上阴影,使得该朝的文化、教育出现一片空白。
其实,说秦代没有学校是真的;要说秦代没有教育,也不见得。秦代教育承前启后,往前连着夏商周三代教育,往后开启了汉代教育;而汉代教育四百年,更是创下了煌煌伟业。尤其是洛阳太学,教育体制之完备,办学理念之先進,学术空前发展,实为世界古代教育所罕见。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知儒生是被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后备力量,难道秦始皇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为啥要“焚书坑儒”?他不懂得杀戮儒生就是斫断文化吗?
“现今战乱结束,天下归于一统,一干士人就该顺应时代,学习本朝新的法令。”所以丞相李斯建议:“凡不是秦国史书的,一律烧毁!借古讽今者,灭族!免得他们开办私学,标新立说,对现行政策评头论足,甚至進行诽谤,需要严加禁绝!”
秦始皇认为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观点――《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烧掉;两人以上谈论《诗》、《书》者,处死;知情不报者,同罪。于是焚书运动开始,大火先从秦都咸阳燃起,接着蔓延到洛阳,千年典籍,灰飞烟灭。秦始皇还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名儒生,以“妖言”罪处死,活埋于临潼县城西二十里。
秦始皇焚书坑儒,固然是对文化、对教育進行了摧残禁锢的一场杀戮,但他以“小篆”作为文字形体标准──“书同文”,在全国加以推行。之后看到“秦隶”更为人们普遍接受,就允许民间使用隶书,这为后来书体演变至楷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朝虽然短寿,却是个桥梁,许多方面承前启后,尤其是博士制教学,直接延续至汉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