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11月13日】
以下古文选自《贞观政要・论仁义第十三》: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注1]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注2]。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黄门侍郎[注3]王?对曰:“天下凋丧[注4]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進曰:“世必有才,随时听用,岂待梦傅说,逢吕尚[注5],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民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注6],胜隋日远矣。”太宗曰:“饬兵[注7]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注8]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注释:
[注1]御人:指治理或管理人。出自《礼记・公冶长第五》:“子曰‘焉用佞(善辨)?御人以口给(口齿伶俐),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2]元龟:大龟,古代用于占卜。本文指可资借鉴的往事。出自《诗经・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又见于《三国志・吴主传第二》:“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
[注3]黄门侍郎:官名。秦置,汉沿设。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宫禁之门黄闼,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唐玄宗天宝元年(西元742年)改称门下侍郎。
[注4]凋丧:本文指仁义之风气丧失。也可指人物之衰亡;如晋・陆机《门有车马客行》:“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注5]吕尚:即姜子牙;史书中常用“吕尚”来尊称。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记载,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水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省南阳西),有的被封在申(亦为河南省南阳一带),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亦称姓“吕”。姜太公因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尚师父”,因而尊称“吕尚”。
[注6]甲仗:本文指武器、兵器。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五》:“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甲仗二字在古代文选中很常见,还可表示披甲执兵的卫士或兵器库。
[注7]饬(音赤)兵:指派遣军队或整治军队。出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命令、派遣)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又见于《汉书・宣帝纪》:“今复饬(整治)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
[注8]物:取其本义;物,万物也。―《说文》
全文大意:贞观元年,太宗皇帝说:“我发现自古以来用仁义治国的帝王,国运均长久;而用刑法治理人的,虽然能救一时的弊端,但败亡也很快。前代帝王成功的事例,足以作为借鉴。现在我打算专用仁义诚信治理国家,希望能改变近代浮薄狡诈的社会风气。”黄门侍郎王?答道:“天下仁义之风气丧失很长时间了,陛下在这种情况下治理国家,弘扬仁义道德,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这是万代的福分。但没有贤才是治理不好天下的,关键是招揽贤才。”太宗说:“我希望招揽贤才的心情,就是睡梦中也念念不忘啊!”给事中杜正伦進言说:“哪个时代都有人才,可随时发现随时任用。哪能等到梦中见到傅说,遇到吕尚,然后才治理国家呢?”太宗很赞赏他的话。
贞观二年,太宗皇帝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我原来以为,大乱之后社会风气难以短时间内变好。近来发现百姓逐渐懂得廉耻,官吏和百姓都遵守法纪,盗贼日益减少。因此知道人民没有固定不变的习气,只是看国家治理的好坏罢了。所以,治国之道,必须用仁义来安抚百姓,向百姓树立朝廷的威严和诚信,并顺应民心,废除严刑酷法,不做荒唐怪诞的事情,天下自然会平安无事。你们应当都按这个原则办事。”
贞观四年,房玄龄上奏道:“最近查看武库里的兵器,发现远远超过隋朝。”太宗说:“整治军队,防备贼寇,固然是重要的事情,但我却希望你们多留心治国之道。你们都要竭尽忠贞,使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就是我的兵器。隋炀帝哪里是因为武器不够多而招致灭亡的呢?他败亡是由于不施行仁义,而使群臣百姓怨恨、群起反叛的缘故啊。你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贞观十三年,太宗皇帝对群臣说:“树林茂密,鸟儿才来栖息;江河广阔,鱼儿才能畅游。积累仁义,天下万物则自然归顺。人们都知道要躲避灾害,却不知道施行仁义才能使灾害不发生。仁义之道应当在心中常常思考,并时刻都不要忘记。如果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这就好像用饮食维持身体,总是让肚子吃饱,才可以维持生命。”王?叩头说:“陛下能深知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幸事啊!”
评讲:今天选读的这几段古文中,笔者认为太宗皇帝有两句话很值得深思,一句是:“人们都知道要躲避灾害,却不知道施行仁义才能使灾害不发生。”现在的很多人把“灾害”前加了“自然”两个字,也就是认为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却不知道灾害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想使灾害不发生的因素就是多行仁义之事。换一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君、臣、百姓都能守仁义,讲道德,那么这个国家肯定不会发生什么灾难。
唐太宗在贞观初期就告诉了大臣们一个国家兴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不是这个国家的武力多么强大,兵员多么充足,而是执政者必须行仁义之事,并顺应民心。房玄龄在向唐太宗报告说库房里的兵器比隋朝还多的时候,唐太宗反而说,隋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缺少兵器,而是因为缺少仁义。唐太宗说的“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堪称为至理名言。
如果一个政权不仅不行仁义,而且还变本加厉的残害老百姓,那么它做的坏事越多,灭亡的越快。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那个政权表面看起来好像很强大,有很多军队和警察。其实军队的官兵和警察也都是老百姓的子女,当他们认清了这个政权的邪恶本质时,也会起来推翻它。所以,一个邪恶的政权,它的军队越多,也许对它越危险。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一个政权人心涣散之时,各地的“诸侯”都起兵讨伐,这个政权很快就灭亡了。桀、纣、幽、厉及隋炀帝的例子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