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8年08月06日】
【原文】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字词义解释】
(1)玉:材质坚硬,表面平滑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摸起来很柔细的一种美石,通常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雕刻的材料。
(2)琢:以雕刻或磨的方式来加工玉石。如:“雕琢”
(3)成器:制作成可使用或精巧美好的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成材、可造就。
(4)义: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
(5)为:担任。
(6)方:当、处在。
(7)少时:年幼的、年少的时候。
(8)亲:接近。
(9)师:能够提醒或教导我们做人处世道理的人。
(10)友:在这里是指能够促进我们在品德上有所提升的朋友。
(11)礼仪:礼节的规范与仪式。
【译文参考】
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仔细的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即使先天有很好的资质,但是如果不努力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做子女的人,要趁着年少的时候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虚心接受教导和规劝,并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课文讲解】
因语言浅白,这几句话的含义几乎一读就懂,头四句,是承上启下的过度句,也是直接对孩子的劝导,是在前三课阐明教育以德育为本,父母和老师要重视教育的基础上,开始正式进入具体的面对孩子的教导,用玉石需要工匠的精心雕琢方能成为有用之器物,来比喻人的成长,需要精心的培育和教导,否则“人不学 不知义”, 无法成为有用的人才。其核心依旧在于告诉孩子,学习和受教的重要性,而学习,就是为了懂得做人的正确道理,也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懂得“义”理。
传统的学问,核心在于明理,而非在于懂得多少知识和见闻,拥有多少本事,并以此来傲视于人。所以三字经在开始的这几课里,反复强调这一点,如果这一点无法理清,就会失去做学问的意义,变成酸腐文人,心胸狭隘,所学的一切知识和拥有的才华本事,甚至可能变成危害社会的利器。这就是为何传统学问,始终把仁义二字摆在首位。
仁义礼,一直是国学的核心,儒学的核心,也就是传统中国人做人的核心,这里以一个义字,代表了具体的德育所指。孔子强调仁义二字,而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和具体规范,民族不同,具体的礼仪不同,但都是为了表达对人的敬意、尊重、感恩、问候、关怀等等人对人的善意。
举个例子,路上碰到行人,如果是认识的人,对方对你视而不见,把视线错开,你一定会感觉不舒服,有种被人忽视的感受,自然会在感情上受到伤害而生气,相反,对方打个招呼,问你近况,就会感到被人关心重视,所以在重视传统礼仪的日本,即使是陌生人,也视为有缘人,会相互问候。问候的礼仪,会根据场合,对象,长幼亲疏等关系的不同,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表达人对人的善意。
所以懂得了仁义的重要,懂得了学习是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以此善待他人,那么必然第一步,就是做到后四句的要求,作为人的子弟,从小要打好做人的基础,就要亲近良师益友,学习基本的待人礼仪,为的是言行举止,能合情合理地表达各种善意。否则,就会因伤害了别人而引发各种矛盾、误会和争端,人生必然受挫。
讲的是学习的第一步:从小首先跟良师益友学礼仪,学习礼仪是日常生活与人交往应对时具体践行义理的方式。否则,即使想要做到仁义,都没有具体行为方式,就会在不经意中产生误会或伤及他人。甚至结下恶缘,遭人非议和排斥。对人对己都没有半点益处。而从小养成以礼待人的习惯,会让人一生受益,非常重要,否则,形成恶习想要再改,就很难了。
【故事天地】
和氏璧 来自卞和献玉
春秋时代,有个楚国人叫做卞和。有一天,卞和在山里得到一块还没经过雕琢的玉石。他知道这是块难得的珍玉,就捧着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他的玉工来鉴别这块玉石。玉工看了看,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厉王以为卞和拿石头来骗他,就叫人把卞和捉去砍断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去献给武王。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玉工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罢了。”武王也认为被卞和欺骗了,就叫人砍断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基。这时,卞和抱着他那块玉石,在山脚下痛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遭到砍脚刑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呀?”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而悲伤。我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却被认为普通的石头;忠诚的人倒被说成骗子!”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块玉石拿来仔细雕琢一番,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宝玉。而这块珍贵的宝玉,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和氏璧”。
这个故事讲的再明白不过了,即使是稀世珍宝,不经人工雕琢,质地原本再好,也不过是一块无用的石头,不会受到关注,没有用武之地。为人父母,应该像卞和那样,苦苦守护孩子原本如美玉般珍贵的天性,让他跟随良师,结交益友,不断启迪本性,明辨善恶,在后天的各种影响下能守住义理,最后被“雕琢”成一块真正的美玉。爱子之心,当学卞和。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