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8年08月16日】
【原文】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字词义解释】
(1) 论语:书名。《论语》这部书,共分为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把孔子的格言警句记录下来而编成的。
(2) 者:指《论语》这本书。
(3) 群弟子:众多学生。
(4) 孟子:这里指的是《孟子》一书。孟轲着。
(5)止:为止,只有。
(6)道德:此词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是神的理,是人走回神的路,是宇宙的真实。“德”是人的心念符合“神的旨意”、遵循“道的特性”下的行为,体现在世间就是人的真诚品性与善良的行为。
(7)仁义:仁爱正义,宽厚正直。
【译文参考】
《论语》这部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孔子的善言。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著,共有七篇。整本书主要是在谈道德仁义的道理。
【读书笔谈】
上一课,正式提到了书本的教学,要从小学的基础文法的掌握,然后进入四书的学习。所以这一课自然提及四书里的头两本——《论语》和《孟子》。其余两本是《大学》和《中庸》,《论语》被视为儒学典籍之首,虽然只有二十篇,是记录孔子教导弟子们的言论,却成为儒学的基本纲领,后世弟子们无论出了多少典籍 ,涉及的根本思想都来自孔子。如果非要打个比方,就如同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一样。你可以有各种分支,各种流派,各种专门的领域的详尽的研究,但是指导思想都来自《论语》。
不仅如此,《论语》其实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书,今天的人说看不懂,主要是没读过,想到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典,都误解是高不可攀的书籍。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成长,生活中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烦恼大致都一样,哪个国家和哪个时代,问题出现时,大同小异,何况,这些言语,都是孔子与弟子们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学生有疑问时的问答。跟现代人并无太大区别。不过都是人,人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所以,才能打动不同时代的人心,才能成为人世间,做人时的指导。如果,人都听不懂,孔子也没有必要去教导人,教导百姓,他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做一个好人吗?进而更加正直的君子吗?
而且他宣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就是希望教育所有的百姓吗,当然包括为政者。他绝对不会传授听不懂的东西。无论是谁,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为官为政,只要是人这个层面的问题,你只要去读,都能用于实践,马上就能得到非常实用的指导。
甚至,后世的人偏离了孔子根本的思想,而进行各个流派的学术上的争论时,大家也都会回到《论语》,从新体会根本所在。就如同法律,制定了很多具体的分类,分类下又有更加详尽的解释和条目,可是,时间长了,人心有私,具体的法甚至出现违背宪法精神的东西,其道理是一样的。
别看《论语》只有短短的二十篇,从做学问的意义、方法如“学而篇”,到人在世上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为政,比如“为政篇”,只要是做人方面的教导,都几乎涉及到了。
在日本,百年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讲究信义的职业伦理的价值观,都是在儒学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论语》,被“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这位建立了500家会社的资本家巨人毕生运用,一言一语都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经营和人生。 所以自古会受到君王的重视,用于为政的指导。 决不能说,古代帝王运用了儒学治国,儒学就是“封建礼教”,日本资本家运用了儒学指导商业,就是资本礼教。 只能说,不同的人都可以运用《论语》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谁用谁受益。 讲的是最通俗易懂的为人的道理。
很多人因为这几十年的中共批判,从而认为儒学是所谓封建礼教。连读都未曾读过,那是非常可悲的。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等于丢掉自己的灵魂和傲人的智慧。
儒学又被说成孔孟之道,所以《论语》后,就是孟子的教导,他把孔子强调的仁义之本,进行更加详尽集中的论述。也可视作儒学纲领之一。
因此,读《三字经》,每个人,都会知道怎样循序渐进地学习儒家学问,成为儒者。其实一点也不难。
【故事天地】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孔子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很喜欢读书,也喜爱学习礼制。
三十岁以后,孔子便开始从事教育英才的工作。由于当时的教育并不普及,除了王孙贵族外,一般平民没有机会和能力接受教育。为此孔子首倡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广收学生,成为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也使得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孔子孜孜不倦的教育下,他的学生都能勤学向上,而民族文化也得以传承并加以发扬光大。
孔子看到当时社会上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政治上也缺乏道义。为了服务社会,为百姓谋福利,他决心以仁慈感化人民,用礼仪教导人民。果然,鲁国国政大治,社会道德回升,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鲁国也因此愈来愈强盛。
不过,后来鲁国的国王鲁定公迷恋女色,荒废国政。孔子失望地辞去官职,带着学生周游卫国、晋国、宋国、陈国、楚国等国,去推行他的仁政。可惜每到一处,并没有受到重用。
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自此他再也不管政事了,全心投入教育学生的工作。孔子的学生大约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七十二位成为贤能之士,他们传播孔子思想,于是后人称他们为儒家。《论语》这部书就是孔子的学生们记载孔子平时的一些做人的教导和言论,内容简洁,含义深远。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