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4月01日】
*正见网2007年3月26日登载“忆师恩”:
原标题“忆师恩 (长相忆)”,意在填词,但因不合词谱要求,故删去词牌“长相忆”(按:应为“长相思”)。写词、曲的作者请注意:如果你没有按词谱、曲谱填写,就千万别在来稿中挂上词、曲的牌名。因为你一挂牌,我们就得按谱对照你的作品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韵脚,虽然能很快发现你的词、曲不合谱,但也多少会浪费一些时间。
*正见网2007年3月27日登载“法中吟(二首):快快醒、上法船”:
“快快醒” 第五句“《九评》出鞘原形现”:因为“出鞘”已经把《九评》比喻成“刀、剑”,“原形现”就不太吻合了,改为“赤龙斩”,句意连贯,内涵也与另外空间里发生的事相符。第六句“七寸遭击邪气衰”:“邪气衰”改为“黑党衰”,既与“赤龙斩”构成对仗,同时也减少一个“邪”字。末句“看清邪恶害人来”:最终目的是“脱离”而不只是“看清”,改为“看清迷局走出来”,同时也减少了一个“邪”字。过去写律诗,要求不能有重复的字(除非词义不同),本诗中“邪”字重复了五次。虽然减少了两个,但还有三个。请学习写格律诗的作者稍加注意,这样做主要是不浪费字,让自己的作品内涵尽可能丰富。“上法船”第五、六两句“真理在前不犹豫,回家有路莫徘徊”:“在前”改为“面前”,“有路”改为“路上”,使两句结构相对。
*正见网2007年3月28日审阅“莲吟”:
原文:“生于淤泥净凡尘,虽立浊水洒甘霖。清香本自莲心苦,一片慈悲救世人。”按题目和写法,这首诗仍然是咏物诗。而它的问题还是我们一再提醒过的咏物诗中的常见问题:把“物”所没有的“性质、特点”加到“物”身上去了。比如本诗中的“净凡尘”“洒甘霖”“一片慈悲救世人”。作者要强调的是“人”的特殊品质,但却选择了强调“物”、着重描写“物”的“咏物”诗形式。由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一定普遍性了,我们将尽快在“诗歌评议”中专文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正见网2007年3月28日审阅“打油诗二首”:
“天灭”:“骗骗骗黑说成白,谎谎谎好诬为坏。邪邪邪邪党邪坏,恶恶恶流氓无赖。铲铲铲共铲祸害,灭灭灭天灭妖怪。”这首诗可以归入“顺口溜”一类说唱文学中去,和“打油诗”不同。“打油诗”仍然满足“诗”的句读和押韵要求,但这首作品的句读显然与诗不同:七言诗的句读是“4-3”读,这首作品全都是“3-4”读。如果作者愿意,可以把题目改为“铲灭邪恶谎骗”(每句的第一字),再把内容改得丰满一点,还是一首可读的说唱作品。比如:邪邪邪--幽灵西来,恶恶恶--痞子无赖。谎谎谎--颠倒好坏,骗骗骗--混淆黑白。铲铲铲--人铲祸害,灭灭灭--天灭妖怪。当然,作者还可作其它更好的修改。“布告”:“癞蛤蟆臭气熏天,祸害人早就该斩。此时不斩是为何,只等好戏要上演。若问到时怎么斩,天安门前看天遣。斩完之后再净手,立即消毒免污染。”此诗前两句和上一首一样,是“4-3”读,其余六句是诗的读法。但作为诗来要求,内容就未免太浅白、单薄了。
*正见网2007年3月29日登载“戏中人”:
原文:“世事纷繁悲喜剧//角色不由己安排//名利情中摸爬滚//羁绊身心难开怀//恍然一梦归黄土//连绵轮回不停待//优游自在何处寻//返本归真坐莲台”。第六句韵脚“待”是仄声,其余三个韵脚“排、怀、台”都是平声,因此应尽可能改一下(作者的写法显然是向格律诗靠近)。其次,“连绵轮回”如果总能保住人身,也并不太可怕,因为早晚还可能有机会。可怕的是失了人身,就希望渺茫了。因此改为“六道轮回世世哀”,韵脚变平声,明示了轮回中各种可能性。第七句不是押韵行,尾字应仄,因此把“寻”(平声)改为“得”(仄声,仅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中读平声)。
*正见网2007年3月29日登载“感恩年”:
原诗共十六句。第三、四两句“新年聆听尊师语,心中感慨泪梗咽”。“梗咽”应为“哽咽”,“咽”读音“业”,作者可能读成“咽喉”的“咽”(音“炎”)了,因此就失韵了(前面的韵脚是“难”)。故改“梗咽”为“如泉”。第五、六两句“财色本是头上剑,关键时刻难抛闪”,“难抛闪”造字有些生硬难解,改为“命难全”。第九、十两句“学法正法正人心,除去执著是净莲”。第九句尾声应仄,把“正人心”改为“人心正”。第11句“主佛擎起上天梯”形象要考虑:这样多弟子爬上梯,重量都由师父“擎”着,那样不好。因此改“擎起上天梯”为“传法天梯现”。第13句“千世轮回自作苦”,“自作”改“业力”,内涵比较清楚,态度也更慈悲。
*正见网2007年3月30日审阅“天涯海角之观海”:
原文:“一滴慈泪悲中涌//千里跋涉游子来//面朝大海泪化雨//无端思绪任徘徊//仁者乐山智爱水//本体净化质洁白//我心彭湃朝天阙//法缘悠悠云雾开”。 此诗不是句子难懂,而是整个思路太散碎了,让人理不出线索来。标题说“天涯海角”,诗中毫无迹象或解释。为什么要“千里跋涉”到海边,而且一“面朝大海”就激动得“泪化雨”?也让人不解。可能内心太激动,思绪有些乱了,让读者真有点“无端”的感觉了。但要与读者交流,还是要让读者理解才行。
*正见网2007年3月31日登载“咏物诗二首”:
“咏竹”一首未加修改。 “咏莲”: 净莲立亭亭,灼然暗香盈。七月风雨骤,摧现莲台层。“暗香”与荷花明朗的色调不太吻合,如果是残荷还可以,但“灼然”一词已经否定了这种可能。因此改为“清香”。“七月”初秋,“风雨”还不太“骤”,到八月秋高就“骤”了,因此改“七”为“八”。“摧现莲台层”的“摧”字,恐怕用“催”字要合理得多,故改为“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