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7年05月08日】

*正见网2007年5月4日登载“诗二首:记梦 大江歌”:

两诗均照原文登载,未做修改。顺便提醒作者们,如果你的诗歌照原文登载了,那就说明它是满足正见网对登载诗歌的要求的,即没有明显的内涵和文字方面的非改不可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但我们定的标准不是太高(比以前高,正在随着作者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因此还望作者们,特别是诗歌发表得比较多的作者们,不骄不躁、再接再励,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登载于4月23日的“诗歌评议”(“4月17日登载”“夜歌”)中,有如下一段话:“与作者切磋、仅供参考:如果三、四两句改成‘千载轮回苦/万般名利途’,对仗工整、内涵贴切,岂非更好?”作者在来稿后面附言回答说:“我觉得‘万般’没有‘深深’形象,而且‘万般’是‘极其’、‘非常’之意,‘非常名利途’好象不通顺,如果改成‘万般轮回苦、千载名利途’就通顺了”。

作者所言不全对,而且涉及到“本义”和“延伸意义”的选择问题。虽然不久前已提到过这个问题,但因其普遍性和重要性,不妨再谈一下。“般”作名词,表示“样、种类”,加数词构成双音名词,如“百般”“千般”“万般”,都表示“许多种、各种各样”。例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这是“万般”等词的本义。“万般”也确实有“极其、非常”之意,那是从以上本义的名词转义而来的副词。比如“万般疼爱”解作“极其疼爱”或“非常疼爱”,实际上是从“想尽各种办法去疼爱”转义而来。更明显的是“百般阻拦”,解作“阻拦得很厉害”,不如用原义“以各种各样方法、手段来阻拦”来得贴切。

原来已提到诗歌中多用词汇本义的问题。弄清本义和转义是词义辨析的一个内容。词义辨析的功夫是诗歌写作中特别重要的基本功。就连现在美国大学课堂里讲诗歌(包括新诗)创作课,还是要讲这部份。但我们不是要大家费时间去看有关的专著,只是在阅读别人的诗歌或自己写诗时,一旦看到一个词的用法与自己的理解有差别,或者对自己使用词的某义稍有疑虑,就不妨抄起词典或到网上词典(我们前面已推荐)去检查、验证一下,天长日久自见功夫。

*正见网2007年5月4日登载“莲笑”:

原文:“苦海沉浮造业多/如奔暗夜坠情波/情牵烦恼泪无尽/寺院烧香难解脱// 喜遇圣王挥雾散/法光照亮净污浊/洁心清澈溪欢唱/地狱除名谢主佛//从此法途催勇猛/时时检省灭执著/生活明快无烦恼/笑看香莲冉冉茁”。“烦恼”是情中生、情里出,改“情牵烦恼”为“情中烦恼”。改“时时检省”为“时时自省”。末句中“香莲冉冉茁”,“冉冉”一词欠妥,改为“出尘香莲茁”。

*正见网2007年5月5日登载“诗五首:赠别 感遇”:

“赠别:遭逢万古劫/心系此中缘/人生千般假/仅此一念真”。第二句的“缘”不押第四句的“真”。通常,人要到得法后才真正知道自己是否有缘,因此“心系此中缘”对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改“此中缘”为“缘中人”,内涵更阔大、慈悲。相应的,改第三句中的“人生”为“世间”,更带普遍性。

“赠别:相识犹恐迟/将别意匆匆/执手言不尽/以为同道人”。第二句的“匆”不押第四句的“人”。这里的“匆匆”来自客观环境,不是自己的意愿。改“匆匆”为“深深”。末句“以为”不妥,改成“因是”。

“赠别:人事多迷乱/此历数奇观/转首千百岁/来此接前缘/执手相道别/珍重复感伤/前路多艰险/心坦道自宽/滢滢隔一水/漠漠山苍茫/展翼鸟翔空/任游鱼入渊/此处相送罢/他日会云天”。“珍重复感伤”和“漠漠山苍茫”两句脱韵。改“伤”为“言”;改“山苍茫”为“几重山”。“展翼鸟翔空”不是押韵行,尾字当仄,改为“翔空鸟展翼”。

“感遇(一)”未加修改。 “感遇(二)(为妻生日而作):与君去千里/怀君无绝期/身因风云变/思随感遇发/未料平生志/横遭万古邪/晦色侵中原/阴霾蔽遮天/知者徒观望/迷者心茫然/泥沙合流水/江河日下殇/扰扰常平事/谁悟真机藏/光阴荏苒过/厘寸为谁延/茫茫宙宇小/回首道途艰/无论身后事/岂为己身伤”。第一句中“与”字似当为“别”(参第二句可知)。“思随感遇发”脱韵:“发”不押“期”。改“发”为“驰”。“未料平生志/横遭万古邪”内涵较次、脱韵,删去。“阴霾蔽遮天”,“蔽”与“遮”基本同义,改“蔽”为“密”。“泥沙合流水/江河日下殇”删去,理由同上。“扰扰常平事”,“常平”当为“平常”。“回首道途艰”,“回首”改为“不惧”。“无论身后事/岂为己身伤”,这两句移前作为倒数第三行。按韵不同分成四节,每节四句。

*正见网2007年5月6日登载“正法颂”:

原文共两节,第二节未加修改。第一节:“法轮常转度有缘/乱世末劫传世间/看昔日/大法洪传日/上亿之众得真福/尤胜是天/万人大晨炼/红透半边天/余霞光万丈”。“上亿之众得真福”和前面两句都不入韵,改“真福”为“真传”。“尤胜是天”不确,改“盛况空前”,下句的“万人大晨炼”移到此句前面。末句脱韵,与前面一句交换位置。

*正见网2007年5月6日审阅“净莲”:

原文:“净莲悠然开,香飘宇天外,恒远奇葩秀,璀璨法中来。”二十个字的小诗,如果不用图画来表达,其所能携带的信息就很有限。此诗第一句还是不错的,可以让人有一个具体形象(但可能因人而异)。第二句就一杆子撑得太远了:“宇天”应该比“云天”要大得多、高得多。把读者的眼光和思想一下送到那里去,得有原因和理由。第三句脱离形象,具体内涵少,而且用“奇葩”描述“莲”也不妥当,因为“莲”固然珍贵,但并不希罕少见。末句“璀璨”一词也不太恰当,“莲”是以淡雅、清新为特点的。另外,“外”和“来”两个韵脚一仄一平,我们对四句的小诗是要求“平、仄不相押”的。

*正见网2007年5月7日登载“儿童诗:落叶”:

原文:“树儿将一件件金黄的衣服/披在大地母亲身上/感谢她无私的付出”。第一句较长,加一“色”字后分为两行:“树儿将一件件//金黄色的衣服”。这样结构对称、显得规整些,也避免了长句,因为小孩子的读物通常不宜用长句。

原稿本含九首诗,但只登载了这一首。本来打算讨论和评议,以期对作者(以及其他作者)的诗歌创作多少有些帮助,但因手上还有作者的另几首类似小诗要审,因此决定下次评议时一并做,或许更全面一些。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