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10年01月04日】

*特别通讯(需要尽快通知作者的事项):

*正见网2010年1月2日下载、审阅,1月3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诗八首(修改稿)

简讯:其中“颂歌─献给丁延暨正法时期大法弟子”一首,末句因乱码而字数不全,因此暂未登载。请作者将该诗再寄一次,我们将尽快登载。

*正见网2010年1月1日下载、审阅,1月2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恭祝师尊元旦快乐! 正法路 宋词

简讯:这一首没有登载。这种特殊情况的投稿,我们一般都要尽力修改使之合乎要求而及时登载。但这一首作品中失韵的地方比较多,不可能、也没时间都改。我们收到时就元旦了,不加修改也只能登载于1月2日了。以后这类稿子请稍早一点寄来,万一要改或请作者自改,也来得及。

*正见网2009年12月31日下载、审阅,2010年1月1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两首没有登载的诗歌:邪党末日临;法轮大法在心头・采桑子

简讯:第一首的韵脚中“明、京、兵、证、腥、横、能、庭、评”属“词林正韵”第十一部;“通、痛、风、封”属“词林正韵”第一部;尾句韵脚“临”属“词林正韵”第十三部。我们已经将“通、痛、风、封”四个韵脚修改了,但末句的“临”不便改,因为该句内涵特殊,又是标题句。请坐者将尾句(包括标题)修改后再寄来投稿(把“临”字改为第十一部中的平声字)。

第二首,作者好像完全不知道“词”是怎么回事,就倒提着词牌来投稿了!(词牌应在前、标题应在后)。类似的情况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可见作者以前并未认真读我们的“诗歌评议”,也没有问一声“填词”是怎么回事。按照作者的句读安排,作为诗歌来发表是可以的,就当作一首句法特殊的诗歌来对待。唯一的问题是,这样处理,每一首词都变成四句的小诗了,因此第二、四句的韵脚要求平、仄相同了。但作者来稿中多数是平、仄不同的韵脚。可认真推敲一下,把每一首的两个韵脚改得平仄相同,再寄来投稿。如果第二句韵脚是仄、第四句韵脚是平,又实在不好改,就不必改了吧。

*正见网2009年12月30日下载、审阅,12月31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诗二十七首

简讯:来稿27首中,前面22首基本上都是把《转法轮》里的有关内容改写为诗歌的形式。如果作为作者自己学法和学习诗歌写作的一个综合练习,那是可以的。但作为作品发表出来让其他人阅读,就不太恰当。一方面,师尊讲法中特别说了不能把功法编为顺口溜,何况是大法书呢;另一方面,这样的作品对弟子和常人都不适合:他们都应该尽可能看原文。因此这22首没有登载,而只登载了其余几首谈修炼的诗歌。

原稿:在列车上

车厢密闭不透风,客闷舒身眼蒙胧。
善意满怀慈悲唤,闻得真相广众惺。
有缘不啻勇三退,更愿转传劝亲朋。
正念救人坚正念,恩师正法必成功。

简评:四个韵脚中“胧、功”和“惺、朋”分属第一部和第十一部,还是那个混押的老问题。

原稿:法网收恶首(闻西班牙国家法庭裁决逮捕中共迫害法轮功五恶首有感)

一声霹雳震乾坤,中共恶魔惊丧魂。
西班牙国缉五恶,天降旨意法官申。
红墙倒坍一转瞬,赤政覆灭迫胸衿。
正法迅猛在收尾,法徒慈悲多救人。

简讯:“迫胸衿”一语不知作者表达何义,请修改或作注解释。

原稿:江南行

简讯:此诗从内涵和表达方法上都不错,是一首比较好的叙事诗。唯一的问题是在人称的表达上有些混淆。从开头一直到“其中两朵当女兵”,作者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但到“三花当中吾最鲜”时,突然换成第一人称了。请作者在涉及人称的地方仔细推敲一下,把人称的安排明确起来,到底是第一还是第三人称,从一开头就明确无误的给读者一个清楚的印象。

来稿附言:编辑同修:您好!先写的春联投稿未发表。我向内找到了对写春联执著的心,这几年写了几次,执著心出来了。二是春联的内容忽视了世人的接受能力和大法弟子的承受能力和安全意识。从新看后删除了一些,留下的这部份進行了修改,有的是适于大法弟子自己贴的对联,有的是适于世人贴的。有不适当的,请编辑同修给予修改和删除。

简复:春联是一种讲真相的好形式。但我们一直登得很少,因为来稿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达到对联的要求。对联(又称“楹联”、“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其唯一的要求就是两句话要“成对”,不满足这个要求就不算合格的对联。“成对”就是两句话要满足“对仗”的要求,“对仗”是律诗中的一个要求(可参阅正见文章:【诗词常识】(六) 对仗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2/15/20471.html) 比如你寄来的第一联“春回大地”:神州遍地传福音 千家万户福临门。下联有“千家万户”是两个“数词-名词”结构,上联前四字也必须是两个“数词-名词”结构才对,而“神州遍地”就不是这种结构。上联的“传福音”是“动词-名词”结构,下联的“福临门”却是“名词-动词-名词”结构,完全不同了。而且,上下联都有“福”字,它们对的字也应该是同一个字,但你的对联中它对的是不同的字“临”和“传”。总之,你的对联没发表,主要是距离“成对”的要求还比较远,如果要修改,也会修改得太多,所以就没有登载。如果你周围的弟子或常人喜欢你写的对联,你也可以为他们写,贴上大法弟子写的大法内涵的东西,总比甚么也不贴好多了,比起贴那些不好、不正的东西就更好多了。但你心里要明白自己写的对联还不合格。如果喜欢,可以先看上面的参考文章,再仔细琢磨网上弟子发表的对联,慢慢的就越写越好了。

◇◇◇ ◇◇◇

*正见网2009年12月6日下载、审阅,12月7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修禅 (原诗略)

评注:此诗总的说来写的不错,特别是第一诗节,所选“党永信”之例子很好。但第二诗节头两句“优昙花开大法传,不入庙宇可修禅”,直接将“大法”修炼说成“修禅”了,就不对了。师尊没有用过的术语、名词,特别是其它法门中的,我们千万不要用,这是个原则性问题。请将“不入庙宇可修禅”修改一下,同时标题“修禅”也改一下,再寄来投稿。另外,末句“满目莲花正放天”建议改为“满目莲花绽蓝天”,如觉此改不满意,作者也可自己修改后一并寄来。

*正见网2009年12月7日下载、审阅,12月8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一日--看《天道酬勤,有志竟成》有感

一日复一日,终有一日明。
笑杀邪恶魔,末日入幽冥!

一年复一年,终有一年春。
笑看红花落,处处莲花纯。

牢记三件事,努力修己身。
功到自然成,莲花载新神

修改与评注:原稿标题“一日”没有很好的概括全诗的内容,因此改为“终有一日”。第二节末句“处处莲花纯”,后来作者拟改为“寰宇净莲纯”,没有原来的好,因此没有改。第三节末句“莲花载新神”,这个“莲花”和上面“莲花纯”中的“莲花”显然不是同一个东西,但用了同一个名字,这就容易印起思维和形象上的混乱。因此将此句改为“莲台坐新神”。登载之时,看到了作者再稿,将此句也改为了“莲台坐新神”!既然想到一处了,自是皆大欢喜。

作者来稿附言:“一首诗中用一个物既用比喻的手法又指物体是否可以?例如这首诗中用莲花既比喻大法弟子和又指物。我有顾虑,因此把第二个莲花改成莲台。……

另请教纪实小小说是啥意思?小小说,我理解的是假的艺术加工后的故事,怎么再加个纪实?纪实不是真实的吗?……”

简复:同一物,既比喻人,又以物的形式出现,如果能做到不使读者产生误解,那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诗歌里这样写,如果不是长诗,则往往容易弄混,还是避免为好。顺便说一句,作者说此诗中的“莲花”是“比喻大法弟子”,这是作者自己的想法,这首诗本身没有这个确定的内涵。它是比喻,读者不会弄错。但比喻甚么?还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笑看红花落,处处莲花纯”,这是连在一起的两个比喻。第一个“红花”显然不是专用来比喻人的,因此第二个“莲花”也不能肯定的说是比喻人。但它们比喻的内涵都包括了人的因素,比单是比喻人要大得多。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后面的“莲花载新神”中的莲花才必须修改,因为后面这个莲花实际上是莲台,不是我们空间这个莲花,用同一个名字就不恰当了。这时就要用它本来的名字“莲台”,才不至于和比喻内涵很大的“莲花”混起来。作者想的是比喻大法弟子,那是因为我们的诗歌作者们经常用“莲、梅”比喻大法弟子,成了习惯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一般人是不会这样去理解的,他们会按照诗歌自身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去理解。

作者说不理解“纪实小小说”,那是因为作者对“小说”的概念有误解:“假的、艺术加工后的故事”。小说和其它文种的最大区别是它通常都要使用虚构的情节、虚构的人物,这在报告文学中是绝对不准许的。但“虚构”不等于是“假”。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处理素材的方式。虚构的人物是不存在的,但这个人物的性格乃至一言一行,都可能是从若干存在过的人物身上取来的;小说中的某一事件可能没有发生过,但其中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发生过。不同的小说,在虚构成份的多少和程度上也不同。“纪实小说”所记叙的事件是真正存在过的,小说作者只是增加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猜测而虚构的细节。用了小说的处理方法,自然该叫小说了,不然读者会把那些虚构的细节当成真有其事来谈论甚至引用,那就乱了。类似的,比如“历史小说”,所写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得是真实的,但事件中的细节、人物的具体的言行,则可能是作者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来虚构的。还有自传体小说,也是类似的,但其真实的成份就应该更大,否则会误导读者对一个名人产生不合实际的看法和评价。写得好的小说,比真的还好;写得不好的小说,比假的还坏。看看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远远超过“三国志”的影响;看看“文革”中出的鼓吹阶级斗争的小说,专门挑起人间的斗争,败坏人类道德,直接在毁人。

原稿:赞哈珀

哈珀执政整五年,谴责邪党未改变。
京奥开幕拒出席,抵制红朝不给脸。
首次访华自信满,堂堂正正讲人权。
义正词严办交涉,党魁理屈哑无言。
拉拢利诱全无效,寸步不让意志坚。
公开呼吁促民主,正气贯虹高九天。
杨威异邦获广赞,满载而归奏凯旋。

评注:写人物,特别是现代人、外国人,不一定每个读者都知道,因此最好用一段序或者加一个“注”来稍加解释或介绍。有些人物当时可能很出名,多数人都知道,但过不久就被人忘记了。那时候的读者读到这首诗就摸不着头脑了。另外,如果诗中人物的事迹或诗歌的内容只涉及到民主、自由或维权等,与修炼和救人关系不大,还是少写为好。

原稿:雅赋(原文略)

作者来稿附言:近来我想作一些赋的尝试,以前很喜欢读,但对赋的写作要求不太清楚,这是我的一篇习作,愿能多给予指点。

简复:以前一位作者也希望学习写赋,为此在一篇评议中讲了一下各类赋的特点以及我们的诗歌园地对赋的要求。作者可参看2009年6月29日诗歌评议。简而言之,我们只考虑骈赋,故其主要难点在于对仗。一首律诗中无非就是两组对仗句,要写好就颇费力气。若一首赋中来个十组、八组对仗句,要全部都对得工整,实非易事。况且如作者投稿那样长的赋,其中的对仗句就远非十组、八组了。作者的投稿,粗看后的感觉是:对“雅”的个人看法、感触和评议。“雅”这个题目很大,可以牵涉到任何人任何物,所以作者才能畅所欲言,有很多话可说。但这样写缺乏目标,即使有目标也缺乏说服力。因此,增加其客观性可能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比如多举古今雅人雅事,从中剥出自己希望讲的道理来,那样可能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另外,面铺得太宽了不好,使读者不得要领。这一点与诗歌类似:长的宜于叙事;短的便于抒怀。好诗好赋,就那几句精彩的话,人能记住就好。多说的话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言多必杂,言多必失嘛。从文字上看,作者也注意到了对称结构与非对称结构的交错,给人一种骈散相间的感觉,至少与散文不同了;同时作者还注意到了尽可能用韵,这也是与散文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但作者的对称结构多数只是字数相等,没有真正的骈对。而且字数上未加约束,因此没有骈赋那种节奏感很强的特点。作为骈赋,最好还是在句子字数上讲究一下。比如,“骈”的部份都按4-6句形,严格对仗;“散”的部份则可自由、松缓一点,有驰有张,自然就有力度而又不过于紧张。所投稿件,若将类似的内涵压缩、精简(比如砍掉一半),将“骈”的部份只留七、八组,可能就容易成功些。如果真觉意犹未尽,可以另写一篇。诗词文章都是一样,宁愿写几篇小的,不愿写一篇大的。特别是学习和试写时更是如此。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